收藏 分销(赏)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测试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68138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测试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测试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汇-专业教育培训网站,上万家培训机构,海量培训课程 [知识应用自测]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含量最少的有机物是   。 答案:水 蛋白质 核酸 思路导引 ←此题的解答,应从题干的说明与结果对照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含量占74%左右,但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含量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   。 解析:相同物质在人体和自然界的含量不同,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虽然种类相同,但含量有区别,这一区别说明了两者存在着差异性。 答案:差异性 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组成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 ) A.C    B.H     C.O     D.N 解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都属有机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C的核外有四个电子,易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使含C的有机物结构比较稳定,易形成生物大分子。 答案:A 4.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 Ca(NO3)2 MgSO4 KH2PO4 KCl FeCl3 H2O 1.0 g 0.25 g 0.25 g 1.2 g 0.005 g 1000 mL 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解析:从培养液中各化合物的用量求解。 答案:大量元素是:H、O、N、S、P、K、Ca、Mg。 微量元素是:Fe(Cl)。 ←熟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 5.在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解析:本题考查是否理解实验选材要求。选材时,首先要考虑生物组织中待鉴定物质的含量,其次考虑是否有对材料大小的特殊要求。A项中甘蔗、甜菜虽含糖多,但主要是蔗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所以不能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答案:A ←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材料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6.蛋白质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颜色是( ) A.浅蓝色 B.砖红色 C.绿色 D.紫色 解析: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有特定的颜色反应——紫色。 答案:D 7.向日葵种子的子叶细胞内的圆形透亮的小颗粒与苏丹Ⅳ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形成( ) A.蓝色 B.红色 C.紫色 D.无变化 解析:向日葵种子的子叶细胞内的圆形透亮的小颗粒就是脂肪,它能被苏丹Ⅳ试剂染成红色。 答案:B ←掌握脂肪与苏丹Ⅳ的特定颜色反应。 8.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B.无色→浅蓝色→砖红色 C.砖红色→棕色→浅蓝色 D.棕色→绿色→砖红色 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还原性糖在加热条件下,先变成棕色,最后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答案:A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不仅要注意最后的颜色,还要特别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过程。 9.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目的是( ) A.失败后再做一次 B.下次实验再用 C.鉴定还原糖时用 D.与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对比 解析:在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鉴定中都要事先留出一些组织样液,主要目的就是与反应后混合溶液的颜色作对照,对照是科学实验设计的一种原则。 答案:D ←对照的设置是实验设计中很关键的一步。 10.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 发生作用,形成 色的沉淀,该沉淀是 。 (3)鉴定花生子叶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 ;若用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请叙述鉴定方法: 。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 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剂B而不能过量? 。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充分稀释? 。 答案:(1)颜色 (2)斐林试剂 葡萄糖 果糖 砖红 Cu2O (3)苏丹Ⅲ 烘烧花生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挤压,白纸上会出现透明的油迹,说明子叶中含有脂肪。(4)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蓝色Cu(OH)2沉淀,会遮盖所产生的紫色。(5)如果蛋清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洗干净。 ←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是一基本的实验,实验方法有多种,在实验中要掌握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 11.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请根据下表填写有关内容: 序号 实验材料 被鉴定物质 方法(检测用试剂) 显微镜内看到的现象 1 梨 加 加热 在果肉细胞内有细小 的 颗粒 2 花生仁 加 染色体 子叶内脂肪被染成_____ 3 蓖麻籽 用酒精处理后加 在糊粉粒中被染成    的蛋白质晶体 解析:此题是用改进的方法做的实验,用梨可以作为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加入2滴班氏试剂后并加热,梨果肉细胞内有细小红黄色颗粒出现;用花生仁子叶切下极薄的一片,置于载玻片中央,加1~2滴苏丹Ⅲ染液,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即可见到花生仁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被染成橘红色;将蓖麻籽剥去种皮,用刀片把种仁切成薄片,然后选最薄的几片放在盛有95%酒精的培养皿中。更换酒精液数次。经处理后,取出一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革兰氏碘液,盖上盖玻片。可看到在卵圆形的糊粉粒(植物细胞内贮藏蛋白质的构造)中,观察到染成淡黄色的晶体蛋白质。 答案:1.还原性糖 班氏试剂 红黄色 2.脂肪 苏丹Ⅲ 橘红色 3.蛋白质 革兰氏碘液 淡黄色 教育汇-专业教育培训网站,上万家培训机构,海量培训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