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置置换换新新风风大大势势所所趋趋、势势在必行在必行清清洁能源建筑能源建筑应用技用技术联盟盟 金金继宗宗1目目 录 一、一、现状与政策状与政策 二、二、行行动已已经开始开始 三、三、希望与展望希望与展望2一、一、现状与政策状与政策1.1.严峻的室外环境、特别是冬季供暖期糟糕的大气环境我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从以人为本的建筑节能的角度谈谈对新风的看法。当前随着我国高标准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建设;为新风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广阔的前景。32.2.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推行,北京市目前已经强制执行新建建筑节能75%的第四步节能标准,北京地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墙体、屋面、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不断提高。举例:目前北京地区新建住宅使用的塑钢窗检测报告中,测试压力为10 Pa 条件下冷风渗透量已经小到0.7 m3/(mh),几近封闭。可见,在当前节能标准下,冬季建筑物正常的冷风渗透已不能满足室内人员对氧气的最低需求,所以采暖期长期开窗换气已成为了普遍现象;实际供暖能耗因此下降不大。更造成了建筑供暖节能事实的能源重复浪费。43.3.在此情况下,采取何种新风技术,使其既能确保住宅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又使供暖能源消耗处在一个最佳水平,已成为当前较为突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使用中央空调供暖、制冷和新风的大型公共及民用建筑,如何实现高效的能量回收和智能化运行,也成为民用及公共建筑降低能耗水平的重要课题。54.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绿色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势必再次修订提高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再次提高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要求,那么北北京京地地区区住住宅宅和和公公共共建建筑新筑新风系系统发展方向展方向”课题的的调研研势在必行。在必行。65.5.带热回收功能的置换新风系统是标配形式;但具体哪些产品或系统形式更长期有效、适合,结合建筑参数如何确定;如何将欧美国家的经验、技术与我国国情、北京市情相结合,提出既先进又适用于北京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的新风系统技术类型与产品变得非常迫切。7二、二、行行动已已经开始开始1.北北京京地地区区住住宅宅和和公公共共建建筑筑新新风系系统发展展方方向向”课题的的调研研需需要要对北北京京市市既既有有建建筑筑及及新建筑做全面新建筑做全面调研;研;就在本周也就是12月15日下午1:30分为实现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工程“绿色、环保、清新”的建设目标,受行政副中心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如何选配新风系统调研工作已经展开。82.2.首先:对没有中央空调的居住建筑和普通公共建筑重点要解决“用什么”的问题目前新建、既有居住建筑绝大部分不配备中央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执行中的国家和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也没有新风系统的条文规定。将来北京地区采用中央空调的居住建筑仍然是少数。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共建筑也不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这些的建筑的新风系统要实现“从无到有”,面临的问题是选择什么类型的新风系统。要根据“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原则,通过调研给各类建筑提出选择新风系统类型、设备选型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建筑物一体化设计要求等建议方案。9103.3.对已采用中央空调供暖、制冷的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档居住建筑,重点是“高效率热回收”和“智能化运行”的问题 根据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应当采用热回收技术对建筑物的热源进行循环利用,但又不能增加太多的热回收装置的造价和运行能耗,这就要求采用高能效、低成本的热回收技术、设备,并根据建筑物使用工程中的实际新风需求进行智能化运行。目前,国内和北京地区大部分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公共建筑、高档居住建筑的新风系统没有热回收装置,相关设计标准在这方面的规定也不够具体。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新风系统热回收技术的研发、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发布技术导则的方式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出具体指导。并在今后北京市修订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时提出补充完善建议。11三、希望与展望三、希望与展望1.1.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首先要实现的是交通一体化和环境一体化。中央已经明确表态,北京的节能减排指标也是对天津、河北的要求。河北省今年已经推出了建筑节能75%的设计标准。并已开始实施。为了落实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现首都生态圈的“蓝天梦”。在“十三五”期间,京津冀等北方各省市将把建筑节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必将带动新风产业有一个大发展。122.2.希望更多国内外新风生产企业、科研、检测单位参于北京地区住宅和公共建筑新风系统发展方向的调研工作,参于北京相关标准、技术导则的制定;以其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进入北京建筑市场。今年8月,北京、天津、河北及周边的近10个省市的住建委、建设厅的建筑节能协会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等成立了“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共同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空气产品和技术,以期通过这个平台为新风产品和技术推广作出贡献。13谢 谢 观 看看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