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简要概述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小儿腹泻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称腹泻病,小儿腹泻,称腹泻病,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是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形状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形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综合征。小儿腹泻小儿腹泻中医学中医学称称“泄泻泄泻”、“泻下泻下”。多有。多有于小儿脏腑较小只有、抵于小儿脏腑较小只有、抵抗力差,乳食不节,壅滞抗力差,乳食不节,壅滞肠胃或外感暑湿,伤及脾肠胃或外感暑湿,伤及脾胃肠腑,升清降浊功能失胃肠腑,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走大肠而泻下。常,走大肠而泻下。小儿腹泻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夏秋两季发病率高,2岁以内易患病,
2、若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可影响小儿生长及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该病西医以对症治疗、抗感染、液体疗法为主,但存在药物毒副作用对小儿身体伤害、药物应用范围的禁忌或慎用等限制。中医药治疗有特色和优势,但因腹泻常伴呕吐、或中药汤剂难于服用的缺点,临床上常配合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针灸等治疗,其疗效经大量的临床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亦得以证实。病理特点病理特点中医: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小儿“脏腑娇嫩”,易受外邪,导致脾失健运。西医:胃酸、各种酶含量少,肠道菌群不稳定。抗生素的滥用。诊断标准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则10次以上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3、严重腹泻或呕吐较
3、重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症状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标准:伤食泻:有伤食病史,泻下酸臭不化食渣为主。指纹紫滞 风寒泻:有感冒史,大便不臭、清稀等,指纹色淡 湿热泻:有饮食不洁史,泻下腹痛,大便粘液或脓血。舌红苔黄腻【分型辨证论治】:1、伤食泻;2、寒湿泻;3、湿热泻;4、脾虚泻;5、脾肾阳虚泻;1、伤食泻:主证:腹痛腹胀,泄泻量多,酸腐秽臭,常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口臭嗳酸,口渴纳少,呕吐酸溲,。舌脉: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指纹沉滞,色紫。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代表方:保和丸加
4、减。2、风寒泻主证:便稀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脉: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指纹色红或淡红。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3、湿热泻 主证:腹痛即泻,大便黄褐热臭,一日十余次,可表现为暴注下迫,便如水样,亦可为泻下粘滞不爽。肛门灼热发红,身有微热,烦躁口渴,尿少色黄。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红。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4、脾虚泻:主证: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或食后即泻。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有大量奶瓣及食物残渣,日泻数次至十余次,食欲不振,精神疲惫,睡时露睛,面黄唇淡。舌脉:舌
5、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指纹淡红。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5、脾肾阳虚泻:主证: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甚至完谷不化,脐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暖。舌脉:舌淡胖,苔薄脉沉细,指纹色淡不显。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代表方:四神丸加减。推拿治疗适应证年龄在生后3月(含)至6周岁(含)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病程7天。西医诊断属小儿腹泻病,中医诊断属泄泻病,体温38.5,或伴中度及以上脱水者;二、经检查证实为痢疾、霍乱者等传染性疾病;三、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者;四、严重营养不良,或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原发疾病及精神、神经疾病患儿及其他严重疾病者;五、
6、有出血性疾病或皮肤有出血倾向;六、操作部位有皮疹或感染、或破损、或创伤、或瘀血者。七、腹部疼痛剧烈,拒按者。八、患儿监护人不同意者。基本方补脾经推大肠经揉脐摩腹龟尾推上七节骨阑门足三里脾俞操作方法1.补脾经(双侧)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健脾胃、补气血,一般操作100200次补脾经补脾经2.补或清大肠(双侧)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从食指尖桡侧缘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温中涩肠止泻;反之为清大肠,清热利湿通便。100200 补大肠补大肠 清大肠清大肠按揉阑门: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1.5寸处。有顺通上下气机,顺应脾胃运化的作用 按揉阑门按揉阑门揉脐摩腹:用手掌的前掌鱼际和
7、掌根贴于脐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循环摩动,称摩腹。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作用。常用摩法3-5分钟。揉脐摩腹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自下而上直推称为推上七节骨,有温阳止泻作用。反之为推下七节骨有泻热通便作用。一般操作100300次。推上七节骨推上七节骨捏脊:背部正中线,从大椎穴至长强穴成一直线。用捏法自下而上捻动捏之,称为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一般操作35遍。捏脊捏脊1岁岁捏三提一法捏三提一法 按揉足三里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旁开1横指(同身寸)处。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作用。操作200次-300次。足三里足三里推板门:手掌大
8、鱼际平面。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的作用。从拇指根经大鱼际(板门)推向腕横纹能止泻,反之能止呕吐。一般操作100300次。推板门(止呕)推板门(止呕)推板门(止泻)推板门(止泻)推三关:前臂桡侧,从腕横纹桡侧缘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有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作用。一般操作100300次。本穴性温热,主治一切虚寒病证。推三关推三关揉天枢:脐旁开2寸。用食中两指指腹置于左右天枢穴揉动,有疏调大肠、理气消滞作用。一般揉100-200次。揉天枢揉天枢三、推拿时间、次数及频率(1)主穴:补脾经300次(单侧150次)、补或泻大肠200次(单侧100次)、按揉阑门100次、摩腹3分钟、推上七节骨
9、100次、捏脊3-5遍、按揉足三里100次。(2)配穴:呕吐加推板门100次,风寒泻加推三关100次,湿热泻、伤食泻用清大肠100次,伤食泻加揉天枢100次。(3)频率与时间:脾经穴、大肠穴推拿频率120次/分钟,中脘穴、天枢穴推拿频率150次/分钟,其余穴位按照100次/分钟,每个患儿约需15分钟。注意事项1.防治脱水,注意多饮水,必要时补液;2.清淡饮食,宜消化食物,流质或半流质3.对症治疗,防止感染4.推拿环境相对安静,避风;5.操作力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潮红为宜;手法轻快、柔和,忌蛮力和暴力。6.患儿哭吵厉害时可暂缓施术。1 1)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
10、应勤换尿布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揩洗臀洗臀部部(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洗洗),然后用软布吸干。,然后用软布吸干。2 2)保持干燥保持干燥,禁用不透气的塑,禁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的发生。3 3)同时常改变姿势和给予良好)同时常改变姿势和给予良好的的皮肤护理皮肤护理,以预防可能因脱,以预防可能因脱水而产生的损伤水而产生的损伤.4)4)局部皮肤发红处涂局部皮肤发红处涂5 5鞣酸软鞣酸软膏并按摩片刻膏并按摩片刻,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小儿腹泻次数多,常小儿腹泻次数多,常伴有呕吐、发热等症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
11、,伴有不同程度的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脱水,根据病情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两种。轻度、中度脱两种。轻度、中度脱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儿选用口服补液盐,儿选用口服补液盐,中、重度或呕吐频繁中、重度或呕吐频繁的患儿选用静脉补液。的患儿选用静脉补液。轻度轻度 中度中度 重度重度 望望 诊诊一般情况一般情况 良好良好 烦躁易激惹烦躁易激惹 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嗜睡或昏迷、软弱无力 眼窝眼窝 正常正常 下陷下陷 明显下陷明显下陷 眼泪眼泪 有有 少或无少或无 无无 口渴口渴 饮水正常无口饮水正常无口渴渴 口渴想喝水口渴想喝水 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只能少量饮水或不能 口舌口舌 湿润湿润 干燥干燥 非常干燥非常干燥 触触诊诊 皮肤弹性皮肤弹性 回缩快回缩快 提取后回缩提取后回缩(2s2s2s)诊诊 断断无脱水征无脱水征有些脱水,有两个有些脱水,有两个或以上上述体征,或以上上述体征,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其中至少包括一个体征丢失水分占体体征丢失水分占体重重3 31010 重度脱水,有两个或两个重度脱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体征,至少包括以上上述体征,至少包括一个体征,丢失水分大于一个体征,丢失水分大于体重的体重的101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