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

上传人:asd****19 文档编号:7732351 上传时间:2025-01-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完成总结之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开端之年。科技文体局在“十二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十一五”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新机遇,取得新突破,全面推动全县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我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将“十二五”时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负责县青少年

2、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县体育公园(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二集中体校)等项目的建设,各项工作按照计划安排如期推进。截止目前,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已于2012年初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县体育公园填土方工程总填方量70.6万立方已完成;桩基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综合馆、游泳馆、体育场和二集中体校主体工程均已竣工验收,其中,综合馆、游泳馆二次装修工程也均已竣工验收,综合馆已成功举办第一届青运会武术套路测试赛和正式赛;其他景观及绿化工程正在施工。 二、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全力办好全国第一届青运会武术套路测试赛和正式比赛。积极参与筹备举办“清新福建X8226;2015年XX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暨第一届全国

3、青年运动会测试赛”,严格按照青运会的竞赛规程举办,较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的各项工作目标,为青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举办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检测了各项保障能力。10月19日-20日,全国第一届青运会“利嘉杯”武术套路比赛在县体育公园举行。由我局组成的竞赛部,从工作实际出发,分为技术官员裁判员服务组、运动员服务组、场地器材组、信息编排组,任务分工明确、职责细化到岗、工作协调一致,确保人员到岗、责任落实到位,有效地保障了比赛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国第一届青运会的圆满完成贡献了力量。 三、抓住机遇,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 (一)科技工作1、科技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

4、高度重视科技经费投入,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均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的1.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县科技经费支出累计1.78亿元,分别为3045万元、3676万元、5219万元和5885万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出累计210万元,分别为50万元、50万元、60万元和50万元;县科技创新配套经费累计1401.5万元,分别为308万元、348.5万元、387.1万元和357.9万元。 2、科技项目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县共推荐80多个项目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其中: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个,省级科技项目30个,市级科技项目49个,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

5、企业备案20家,市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项目6个,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经费513万元;县级科技项目58个,共下达210万元;县级科技创新配套项目483个,共配套1401.5万元。 3、科技创新配套奖励政策进一步落实。“十二五”期间,我县先后修订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鼓励科技创新若干配套意见的通知(连政综2011221号)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连委201275号),为我县创新型县域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对列入国家科技项目、省市区域科技重大专项和省市重点项目,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对认定的省级以上高新技

6、术企业和xx市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项目,根据政策规定都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十二五”期间,我县科技创新配套项目累计483项,分别为52项、72项、143项、216项。累计配套金额1401.5万元,分别为308万元、348.5万元、387.1万元和357.9万元。 4、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县专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县专利申请量累计779件(发明专利192件),分别为63件、230件、168件、318件;全县专利授权量478件(发明专利47件),分别为64件、56件、151件、208件。“十二五”期间,我县继续加大实施扶持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力度,尤其

7、是在对授权专利配套奖励方面,对授权专利的配套数量累计371件,分别为16件、18件、38件、113件和186件;配套金额累计267.4万元,分别为21万元、15万元、59万元、87万元和85.4万元。“十二五”期间,我县共有3家企业获得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分别为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远嘉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5、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县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行业创新平台,覆盖了全县大部分重点企业,集聚了一批高素质的行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共建立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现代农业

8、技术创新基地6家,院士工作站1家,专家工作站6家。2014年5月22日,我县政府与福建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形成“聚智引才、合作共建、创新跨越”的发展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带动计划和产学研联合等方面再上新水平、新台阶。 6、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X8226;人才活动周”、“中国专利周”、“防震减灾宣传周”等系列科技宣传活动,在活动期间适时开展科技培训、知识讲座和科技下乡服务,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企业和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2次,举办科技培训班(会)8次,科技下乡

9、23次,科技进企业(社区)25次,印发科技信息6000多份,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000多份(册),宣传品1万多件。 7、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持续开展,先后推荐7家企业申请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威尔(福建)生物有限公司和福州海华星测控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获得新认定,福建格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获得新认定,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获得复审认定。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XX省沃特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正阳饲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请2015年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文化工作“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始终坚持把

10、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完善各项政策保障,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新的文化发展观念得到树立和落实,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1、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充分发挥文化公益的功能。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加强公益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我县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14年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工作。文化馆、图书馆均已达到国家二级馆的标准。大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五年来全县22个乡

11、镇获得省市资金扶持450万元,22个乡镇都拥有一个功能设施完善的文化站。其中,有独立站址的文化站有15个,同时为了使新农村文化建设更加深入,我们在全县242个村投入近200万元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截止今年,全县242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文化惠民活动已形成制度。五年来每年的春节期间均组织承办了“县民俗文艺演出”,先后举办了“活力,全民健身”广场健身舞展演活动,县“邮政杯”青年歌手大奖赛、“永恒的旗帜”县直机关文艺晚会,“与祖国同行”县文艺晚会,县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选送声乐作者参加xx市第九届“新福州人”歌手赛和xx市金色海西“深缆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活动。组

12、织了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会,成功举办青岛啤酒节,组织排练“仁山拉线狮”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组织县闽剧团赴马祖演出,2013年组织少儿合唱团赴台湾新竹参加海峡两岸合唱节,得到高度评价;非遗项目十番古乐应邀去台湾、金门、上海等参加展演交流。三是各馆发挥了公益文化的功能。我县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开展各种类型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系列丰富而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其中,文化馆充分发挥综合文化功能,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逐步成为惠及全县人民的重要文化艺术活动场所。五年来组织承办了大型文体表演等活动160余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13、效益,在社会上反响良好。为乡村培训了400多人次的群众广场舞的骨干,丰富了广大乡村的文体生活。县图书馆逐步完善建设,提升业务水平,五年举办专题书展153期,图片展58期,刊出各类宣传专栏181期,共接待读者300178人次,流通图书458767册次,接待读者信息资料咨询5478件次,新办读者借阅证1503本。同时,投资60多万元积极筹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利用共享工程现有设备,在节假日定期为读者播放讲座和科技专题片。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展厅功能,五年共举办书法展、画展、文物展、党史展等展览100多场次,接待观众288560余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五年来,

14、以各种文艺小分队形式下农村社区、学校、军队开展慰问演出135场;图书馆开展文化下乡75次,无偿向农村群众赠送科技信息资料24000多份,展览农村实用科技图书15600多册次,向群众赠送科技书刊杂志17200多册,赠送春联18000多副,组派专业技术人员到部分镇村开展业务指导,协助筹建文化站和农家书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为推动我县新一轮文明县城创建和“平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各艺术协会的作用。全县先后成立了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江滨歌友会、书法家协会、东方红艺术中心、拉丁舞俱乐部、夕阳红闽剧票友会等艺术协会,活跃于社区乡村,为群众营造了丰富的文化氛围。现在无

15、论是城关的闹市区,还是偏僻的乡村只要有一小块可集聚的空地,早上和夜晚都能看到成群成群的健身广场舞的人群。今年县书法创作基地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省财政厅联合授予“XX省第三批特色文艺示范基地”。五是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五年来,我县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契机,精心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成果突出。一是连续参加省文化厅、省文联联合举办的“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XX省音乐舞蹈节”,其中独唱歌曲那座青山,那座竹林获创作二等奖、节目三等奖;舞蹈糍耙香香、畲山畲水畲家谣获编导二等奖,节目二等奖,三公主的凤冠获福州赛区金奖,2014年,以县南宋诗人、画家、爱国人士郑思肖为原型人物的

16、舞蹈作品墨兰寻梦在省第十二届音舞节总决赛中荣获创作一等奖和表演金奖。二是2013年第七届农运会上我县的东方红艺术中心代表福建队参加的秧歌舞青年组的比赛中获得了三枚金牌。三是参加xx市第四届十邑闽剧票友比赛,获得一个银奖、一个优秀奖、一个优秀组织奖。四是代表省文化厅参加在浙江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舞蹈节日获得全国银奖。六是非遗保护和传承扎实有效。积极配合市局做好xx市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调研工作,初步制定县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规划。按照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非遗普查工作方案。通过22个乡镇的紧密配合,经过实地调研,认真普查,圆满完

17、成了对辖区内所有村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成果汇编成书(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县卷和各乡镇分卷,计23卷)。自09年“透堡铁基坪”、“道教音乐”、民间故事余厝墓、丹阳六十甲子花灯、剪纸和“文武太平王”六个项目被xx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截止2013年市级非遗项目有23个,其中省级非遗项目有5个,其中潘渡仁山拉线狮代表XX省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演出,今年已由市文新局逐级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正在申报“十番古乐”、“定海海上龙舟”、“纸扎工艺”、“东岱钱棍舞”为xx市非遗项目。七是闽剧演出得到传承和弘扬。县闽剧团成立于1957年1

18、2月,编制为54个,目前在编在岗人数为20人,是财政差额拨补的事业单位,五十多年来,县闽剧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经典的剧目,多次参加全省文艺汇演,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其中甘国宝演出达2300多场。2002年以来每年至少一次与马祖进行闽剧交流,受到马祖乡亲高度好评,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于2012年改制为县闽剧传承中心,保留下来。现在剧团以承包的形式在运转,团长、副团长均不在团里。 2、文物保护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使我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馆藏文物多,内容丰富。我县目前有64处文物单位,文物点5

19、23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博物馆现存馆藏可移动文物7025件,其中3级以上的文物1300多件。重点涉台文物有黄岐“海峡之声广播站”、吴氏守祠、琯头长门炮台、林森藏骨塔、林森公馆、大东电报局等。二是文物工作做到“五纳入”: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陈第公园”、“青芝山”、“狮山”等单位,纳入城乡建设项目,开设文物旅游区,部分基建单位,修建时避开文物保护单位,有效地保护古迹;文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文物经费都有增加;纳入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开辟了长门炮台为德育教育基地,设立林森公馆陈列室、辛亥革命纪念室等,定海小学设立少年文物陈列室,对青少年进行

20、德育教育。博物馆已免费对外开放,每年参观人数达三万多人次,每年至少有10次以上更新展览,收到良好社会效益;把文管会纳入常设议事机构,保证文物保护工作正常运转。 3、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15家。主要有网吧、歌舞娱乐场所、音乐零售出租、电子游戏室、书报刊出租零售。其中网吧43家,歌舞娱乐场所29家,电子游艺场所32家,书刊经营户25家,音像制品经营户15家,印刷厂13家,复印打字店50家,民间闽剧团7家。这些文化市场分布于城乡,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4、继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2011年获批组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文化市场

21、综合执法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节假日、“两会”、省级文明县城测评等为契机,对全县歌舞、电子游艺、网吧等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和督查;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执法整治行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暑期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各类文化经营单位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据统计,五年来,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检查4200多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182多家次,处罚违规单位70多家次,共处罚款28.7多万元。取缔无证经营的歌舞、游艺娱乐场所89多家,查缴违

22、规经营的设备143多件;取缔无证演出团体20多队;取缔无证经营的书刊、音像摊点251多家,查缴非法书刊8781多件,非法音像制品22928多件;参加xx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销毁活动,将收缴到的13600余件非法出版物送往现场公开销毁。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第2页:体育工作第3页:“十三五”规划思路 (三)体育工作1、群众体育快速发展。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展示和竞赛,圆满完成第三、四届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福建福州站)的监测任务,群众体育的基础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健身水平和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23、在科技文体局领导xx县体育总会的指导下,我县先后正式登记成立乒协、羽协、篮协、足协、棋协、鸽协、冬泳协会、体育舞蹈协会、农体协、马拉松协会、自行车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委员会等12个协会,群众性体育组织快速发展,开展活动、展示、竞赛和交流常态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不断健全,全民健身活动红红火火,广场舞遍布城乡,晨晚练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理念深入人心,体育社会化路子进一步拓宽。基层体育骨干队伍逐年扩大,我县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5期和参加国家、省、市体育局、农体协、老体协举办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0多期,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10多人,其中,国家级2人、一级20人、二级110人、三级

24、178人,在组织和指导城乡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群众体育覆盖面越来越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水平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达40%,体育活动、展示、竞赛和交流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县运会和第九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会。举办县级体育竞赛活动100多场次;主办、承办和协办基层比赛和活动50多场次。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遍布乡镇、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达70%以上。 2、竞训体育成效显著。以输送培养国家级运动员为导向,以县体育训练中心(少体校)为躯干,以体育传统校、业余训练点为四肢,以武术、射箭省级后备人才基地为两翼,以提高竞训、竞赛水平和输送高精尖运动员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运动

25、训练,加大业余训练深度、广度、力度,探索体教结合新路子,不断拓宽体育人才选拔渠道。“十二五”在编教练9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外聘教练3人,在训运动员95人。五年来向上级体工队、体校、体育院校共输送近200人。籍运动员参加国家以上级别比赛成绩喜人。我县籍国家武术运动员陈惠颖2013年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南棍第一名、南刀第一名;2014年参加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获少林拳第一、南刀第一;2015年参加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获南刀第一、南拳、南棍第二。我县籍国家体操运动员陈思怡获第十七届亚运会女子体操团体金牌,获第四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银牌。我县籍国家女子跳水运动员郑曲琳获2009年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

26、赛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与吴葵娣);获2010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马德里站比赛女子单人3米板冠军、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与杨玉婷);获2011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马德里站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获2012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德罗斯托克站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与王涵);获2013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西班牙马德里站女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与刘娇);获2014年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德罗斯托克站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与屈琳)。我县运动员参加第十五届省运会获13金4银3铜好成绩。同时,我县获得十五届省运会青少年部县(市、区)总分榜第二十名。我县代表团参加二十三届市运会获团体总分第八(七县总分第三)和

27、金牌第五,共获金牌11枚、银牌3枚、铜牌10枚,同时还获得二十三届市运会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训练中心田径班参加2014年市田径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初中组团体第二名。派出队员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获1金2银1铜好成绩。体育训练中心武术班参加2014年xx市小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获团体第一名。代表队参加2014年“阳光体育”XX省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竞技赛团体总分二等奖。由省体育局主办,我县承办的首届“海峡杯”城市围棋队际赛和第十六届世界华人“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于2014年9月19日至24日在我县潘渡贵安溪山温泉宾馆举行。代表队获首届“海峡杯”

28、城市围棋队际赛团体第二名,张守銮还获第十六届世界华人“炎黄杯”名人围棋赛个人第六名。 3、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根据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我县共有已建成的体育场地853个(不含教育、部队系统数据),种类涵盖了体育场、体育馆、登山步道、健身步道、绿道、高尔夫球场、健身路径、游泳池、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房)、棋牌室、台球室、健身馆等多种场地设施。体育设施用地总面积169万,建筑面积67331,场地总面积121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922。超过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要求的人均1.50体育场地面积标准和2009年全民人均1.03体育场地面积水平

29、。按照省市体育局安排和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我县大力建设省级农民健身工程篮球场xx县级进村健身路径和多种体育场地设施,共建成国家级农民健身中心1个,省级农民健身中心1个,建成省级农民健身工程篮球场200多个,安装县级进村健身路径300多条,建成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中心)19个,建成多功能运动场4个,建成省级登山健身步道2个,人均体育健身用地面积达1.9,不断满足城乡群众对体育健身场地和活动的需求。2012年我县为迎接第一届全国青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需要,开始建设体育公园(中心)一场两馆以及“二集中体校”。体育公园总用地面积197335(约296亩),总建筑面积66685,总投资约4.3亿。建

30、设体育馆、游泳馆、综合体育馆,建筑总占地面积约47079,预估2016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第2页:体育工作第3页:“十三五”规划思路 “十三五”规划思路“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处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全面推进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的重要五年。我局立足于“十二五”发展基础,特提出我县科技文化体育“十三五”规划思路。 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大力推动全县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科技方面。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重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需求导向与产业化方向,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以创新和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

32、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破解科技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使我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支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科技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促进内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为加快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文化方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入研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人民对文化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提高文化科学发展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实现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

33、则、“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城市与农村、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等文化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文化事业科学、均衡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在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突出文化服务能力、文化队伍和制度标准等软件建设;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强大动力,用改革举措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创新思维为

34、文化发展布局谋篇,进一步深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进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3、体育方面。以全民健身条例贯彻实施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总任务,以迎接二十四届市运会和十六届省运会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以提高我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发展体育产业为基础,以活动的组织和舆论宣传为导向,以各协会开展活动、组织竞赛、外向交流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体育事业逐步社会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

35、、发展目标。 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速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县级财政科技支出要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2.0%以上。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数达到50项以上;县级科技计划项目与科技创新配套项目经费达3000万元。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到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10%左右。全县拥有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平台达到20个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35家;xx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1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530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专利申请量

36、达到2000件以上,专利授权数达到500件以上,每万人专利拥有量达到4件以上;企业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专利奖达15项以上。要建成集新型企业孵化器、文体产业为内容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入驻企业达20家以上,孵化项目50项以上。经认定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家以上,市级以上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达到15个以上。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海峡西岸文化中心县区。到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海洋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城市文化品牌更加鲜明,xx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完善我县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37、富有文化创意、与大都市区相适应的海峡西岸文化中心县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XX县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基本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农村的覆盖率达90%以上,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馆;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建有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门类繁荣发展,创作生产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地域特色浓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

38、秀文艺作品,培养造就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领军人物、名家大师。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行政主体,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加强历史文化名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对台对外文

39、化交流活动,形成对台对外多进多出、双向交流的良好局面。提升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 3、统筹兼顾,全力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快速协调发展。积极发挥体育总会和老体协、农体协、篮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委员会等体育协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配合我局参加省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展示、赛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科学健身的文明生活方式。“十三五”期间,社会体育指导员争取发展到800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达总人口42%以上。坚持健身宣传和体育彩票宣传,举办好县第十四届运动会,以大赛体育推动民生体育,提高群众体育健身、体育消费、体育休闲、体育旅

40、游意识,带动城乡群众利用省级农民健身工程、县级进村健身路径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展示、竞赛和交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逐步形成社会办体育的主流格局。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为目标,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多渠道发展和壮大体育产业,并在业务和安全上给予指导,以此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展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做好射驽、龙舟、十八铁武术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工作。关注特殊人群的身体素质,加强对残疾人体育活动、训练、竞赛指导,发挥残疾人的体育作用,并为其开展活动、竞赛和参加上一级比赛提供必

41、要的支持。加快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健全县体育训练中心教学训练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我县整体竞技运动水平,并向省、市培养输送高水平运动人才。做好参加市二十四届运动会和省十六届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选材、训练、集训、报名)和参赛工作,争取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继续推动为民办实事项目县级进村路径建设。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规范选址,配合文体公园,确保健身路径按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向行政村文体公园、幸福家园工程建设示范村、社区、小区、自然村等逐年拓展覆盖,逐年更新从2006年至2010年已超期使用的健身路径。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9以上,同时,逐年争取省市体育局配套建设多

42、功能运动场、室内健身房等,不断扩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面和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以体育公园(中心)等大型项目为依托,全力构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基础平台,以适xx市化进程体育设施配套跟进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的新形势以及引进国家级和亚洲级单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新常态。充分利用和完善县级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和乡镇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使之发挥青少年活动、运动训练、健身活动、展示、竞赛、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以缓解城乡体育场地分散的状况。与城建规划部门沟通合作,在县区多规划建设和改造建设体育公园、广场。以满足XX县区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科技文体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规划思路第2页:体育工作第3页:“十三五”规划思路第22页 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