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生人际交往指导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人际网络,从整体上一般有三类:Ⅰ、以情感为基础的各类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Ⅱ、以利害关系为基础的同事、同学、上下级关系;Ⅲ、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这些交流过程会产生以下效应:
⑴首因效应:是人与人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
⑵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印象。
⑶光环效应: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
⑷设防心理: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一些防范心理,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
三、处世原则
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守以下四条基本的心理学原则:
⑴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
⑵会话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
⑶在听到对方的内心秘密后不要把内容泄露给他人。
⑷不在背后批评别人,保住对方的面子。
人际沟通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会话。要创造良好的会话气氛,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⑴积极和明确的说话方式。
⑵对他人的话必要时加以赞许或首肯。
⑶适当加以提问,给别人以某种暗示。
⑷在倾听对方谈话时,适当地予以反馈。
有一年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当时班上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数学成绩很好的同学突然连续几次考试数学成绩下降很厉害,我马上找学生了解情况,原来是这个学生上课讲话,给数学老师在脸上轻轻地扇了一巴掌,这个学生觉得很委屈,就跟老师对着干,包括上课不听课,考试只做一部分题目,才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马上找他谈心,首先批评他上课违反纪律,再讨论老师的做法,让他认识到学好数学对他的重大意义,结果他消除了心理阴影以后,上课又开始认真听课,作业能按时完成,期末考试数学拿了135分(满分150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很细致,不要忽略每一件小事,很可能这样的小事就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我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例如: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三个金人很形象的比喻了三类人:第一类人很自我,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小聪明;第二类人很虚伪,不务实,嘴上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只动口不动手;第三类人踏实肯干,用心去做事情,是典型的公仆类型的人。
讲完以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赞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