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路超电子子自
JGT-10
数字式钢轨探伤仪 V700
使用说明书
3
目 录
第一章 仪器概述 3
第二章 技术参数 4
第三章 电气功能介绍 5
3.1 仪器面板概述 5
3.2 后面板插座说明 6
第四章 仪器的功能和操作 7
4.1 多通道A超显示画面 7
4.1.1 A超探伤界面按键使用说明 7
4.1.2 方门调节 8
4.1.3 失检度设置 8
4.1.4 报警 8
4.2 单通道A超显示界面 9
4.2.1 单通道A超界面按键说明 9
4.2.2 编码器检测 9
4.2.3 A超波形储存 10
4.2.4 A超波形浏览 10
4.3 B超使用说明 11
4.3.1 B超界面按键说明 11
4.3.2 A超背景 12
4.3.3 B超画面直接修改dB值 12
4.3.4 显示方式 12
4.3.5 B超测量 12
4.3.6 B超全程记录 13
4.3.7 B超选点记录 14
4.3.8 拼孔调整 14
4.3.9 高灵敏度图形显示 14
4.3.10 B超浏览 14
4.4 管理功能 15
4.4.1 记录下载 16
4.4.2 储存区清零 16
4.4.3 探伤时间参数调整 16
4.4.3.1 线别和线名 17
4.4.3.2 里程增减: 17
4.4.3.3 左右股 17
4.4.3.4 里程: 17
4.4.3.5 时间,年、月、日 17
4.4.4 探头报警设置 17
4.4.4.1 探头角度 18
4.4.4.2 5通道报警方式 18
4.4.4.3 迟到波关 18
4.4.4.4 高灵敏度通道 18
4.4.4.5 斜70°探头报警方式 18
4.4.5 系统参数调整 18
4.4.5.1 储存检测 19
4.4.5.2 报警速度,曲线报警速度 19
4.4.5.3 编码器微调 19
4.4.5.4 编码器方向 19
4.4.5.5 失检检测 19
4.4.5.6 失检报警声 19
4.4.5.7 焊缝提醒间隔 19
4.4.5.8 双储存器储存方式 19
4.4.6 出厂设置 19
4.4.6.1 报警门设定 20
4.4.6.2 串号设定 20
4.4.6.3 时钟与存储器检测 20
第五章 探伤管理功能 21
第六章 电池和充电器的使用 21
第七章 和老10型仪器的操作区别 22
第八章 浏览软件使用简要说明 23
第一章 仪器概述
JGT-10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是我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式小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适用于国产和进口43kg/m~75kg/m钢轨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该仪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340-2000《多通道A型显示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技术条件》。请在使用本仪器前,详细阅读本说明书,并确定您已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JGT-10型钢轨探伤仪具有如下特点:
1. 配备9个独立的探伤通道和可以悬挂5至7个探头架的探伤小车。
2. A/B超两种探伤模式 可以使用A超,B超或AB超同时显示进行探伤。
3. 耦合度检测功能 可以检测探头是否正常工作,耦合是否良好,位置是否正确等状态,并给与报警。
4. 双灵敏度通道 1,2,3,4通道可以加载高灵敏度通道,正常灵敏度产生的波形用于现场探伤,高灵敏度通道产生的波形可用于对比回放校对。
5. 具备对鱼鳞纹下核伤的探测能力 当斜70°探头产生的有一定位移量的回波时仪器产生高频报警声以引起特别注意。
6. 超高重复频率 重复频率标称值为500HZ±10%。
7. 强大的全程记录功能 使用双储存器增加全程记录的可靠性。
第二章 技术参数
l 通道数目: 9个独立探伤通道。
l 放大器中心频率: 2.1±10%MHz。 频带宽度2.3±10%M
l 每个通道重复探测频率: 500HZ±10%。(9个通道,关闭高灵敏度通道时)
l 探测范围: 0~200±4mm 适用于43kg/m和50kg/m钢轨。(70°,37°通道)
0~250±4mm 适用于60kg/m和75kg/m钢轨。(70°,37°通道)
0~250±4mm 适用于 0°通道
0~300±4mm 适用于45°通道
l 动态范围: ≥16dB(抑制小),2~6dB(抑制大)
l 水平线性误差:≤2%
l 垂直线性误差:≤15%
l 衰减器范围: 抑制大时,每个通道配有总量为70dB的衰减器,可按1dB的步级逐步调节。
l 衰减器误差: 每12dB的误差≤±1dB
l 灵敏度余量 0°探头,探测WGT-3试块110mm底面,当波高达到80%时不小于36dB(抑制小)。
37°和70°探头,探测WGT-3试块上Φ3×65横通孔,当波高达到80%时不小于40dB。
l 缺陷检出能力 能检出GTS-60试块上除15°下裂以外的各种缺陷
l 工作环境温度 -35℃~+45℃
l 耦合剂容量: 15L
l 供电电源 DC10.6V-13V
第三章 电气功能介绍
3.1 仪器面板概述
1 液晶屏 11 【退出】
2 【参数显示/报警开关】 A超下恢复全通道显示方式;或从管理画面中退出。
用于B超显示下显示或不显示参数区。 B超显示时,取消校对状态。长按关机。
A超报警开关。 12 【键转换】
3 【+/ B测量】 使用其它功能键红色字体所标注的功能时,需保持按住
增大参数值;在B超显示下测量伤损的位置。 此键同时按下相应的功能键。
4 【精/拼/ 栅格】 13 【(A/B)/增益】
B超方式下在精确和拼孔显示之间切换 切换A超显示或B超显示;在A超单通道显示方式下
A超方式下显示栅格。 进入增益微调状态。
5 【-/ 方门】 14 【储存】
减小参数值;进入方门调整画面。 启动A超或B超的储存
6 【颜色↑/线宽】 15 【浏览/高灵敏度】
AB同显时,调整A超波形颜色。浏览时选择 查看机内储存的探伤数据。显示或关闭高灵敏度波形。
下一条记录,调整显示波形线条的粗细。 16 【A超背景】
7 【选择+/选择- (标记)】 在B超显示方式下,启动A超背景显示功能。
选择需要修改的参数。B超显示时进入标记菜单。17 【F2/轨型】
8 【dB↓/抑制】 改变所探测的轨形。
浏览时选择上一条记录。B超显示时进入改变 18 【1 - 6】
DB值功能,切换抑制大和抑制小。 全通道A超显示下轻按可选择相应通道的灵敏度;
9 【管理/线别显示】 保持按住2秒后进入单通道放大显示方式。
进入管理菜单,显示线别和GPS信息。 19 电源开关
10 【确认/里程校正】
执行所选中的功能。校对里程(全程记录打“L”)。记录时打上“*”标记。
3.2 后面板插座说明
3.2.1 仪器后面板
图3-2为仪器后面板示意图。
图3-2
1 编码器插口,用于连接探伤小车上编码器的电缆
2 通道发射与接收插座。上面是接收插座,下面是发射插座
3 仪器串号及生产日期。下载到U盘的数据都保存在以串号命名的文件夹里
4 电源插座,用于连接电池或直流电源
5 外接GPS插座。(选用)
6 GPS指示灯(选用)
7 U盘插口
8 外接按键插口,接上外接按键,按外接按键的效果和按确认键等同。可以打标记“*"
第四章 仪器的功能和操作
4.1 多通道A超显示画面
本界面用于钢轨母材的A型检测,显示界面如图4-1所示。
本机最多可以同时使用9个探伤通道,在屏幕上共设置了6条基线。其中第1、2、3条基线的回波方向向上,第4、5、6条基线的回波向下。通道6和6A共用第1条基线;通道1和1A 共用第2条基线;通道2和2A 共用第3条基线;通道3使用第4条基线;通道4使用第5条基线;通道5使用第6条基线。通道1A,2A,6A是可选通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开或者关闭。
图4-1
4.1.1 A超探伤界面按键使用说明
项目
按 键
功 能
探伤灵敏度调节
【+】【-】
增加或减少所选中通道的衰减量。
【1 - 6】
选择需要改变衰减量的通道,被选择的通道用黑底显示。对于非共用通道,只要按一次就可以选择这个通道。例如按【3】来选择3通道。如果两个通道共用一条扫描线,例如通道1,和1A,则第一次按【1】选择通道1,再按一次选择通道1A,如此交替选择。如果持续按这些键2秒钟以上时,将进入相应的单通道状态
改变轨型
【F2】
按下此键,可在43、50、60、75四种轨型间循环切换。在轨型改变后,报警方门、声程及各通道dB值也随之改变为相对应的数值。
A超/B超
显示转换
【(A/B)/增益】
按下此键,可在A超和B超显示之间相互转换。再次开机时,仪器将恢复上一次探伤时所使用的探伤方式。
方门调整
【键转换】+【方门】
同时按下此组合按键,可进入方门调整画面,用于调整各个通道方门位置和设置探头失检开关。
波形线宽
【键转换】+【线宽】
按下此组合按键,可以在A超实心波和空心波之间相互转换。
管理
【管理】
进入管理界面,执行仪器管理和系统设置功能。
栅格
【键转换】+【栅格】
按下此组合按键,可以打开标尺显示,以便更好地判断波形出波位置和位移距离。
里程校正
【键转换】+
【里程校正】
在探伤过程中经过公里标时,如果仪器显示的里程数字与实际存在误差,可以按此组合键进行校正。
例如经过201公里标时,里程显示为201+005或200+993时,按下此组合键,里程自动校正为201+000。
抑制大小
【键转换】+【抑制】
组合按键,进行抑制大小的相互转换。探伤时,仪器用抑制大。测试时,用抑制小。报警方门在抑制小时不显示,抑制大时显示。抑制大时,动态范围为2-6dB。
线别数据
【键转换】+
【线别显示】
在A超全通道显示状态下,打开或关闭线别数据显示
报警开关
【键转换】+
【报警开关】
可打开或关闭声响报警。
关机/
退出校对
【退出】
点按此键,如果仪器处于校对状态中,则退出校对状态。
长按此键,则仪器停止任何储存活动,并给出可以关闭电源提示,这时可以切断电源。
注意:使用组合键时,需首先按住 【键转换】键后,再按下相应的按键,这时仪器将执行红色字体所标示的功能
4.1.2 方门调节
在A超界面下,按住【键转换】【方门】两键,
即可进入方门调整画面,详见图4-2。调整各个通道的方门宽度和位置,使用2 - 6数字键来选择需要修改的方门位置或宽度(位置和宽度是相互转换的,也就是按第一次键选择方门位置,再按一次选择方门宽度)。被选择的项目以黑底显示,相对应的方门以红线显示。然后使用【+】【-/】来调整。调整完后按【退出】键保存,或按【F2】键放弃刚才做出的修改,然后回到A超界面。当想关闭3,4,5通道第一个小方门时, 可以将要关闭的小方门的宽度调成0, 并移到最前面。
图 图4-2 图4-2A
4.1.3 失检度设置
为了检测探头的工作状态,可以进行失检度设置,进入方门调整后(图4-2),按【1】键选择失检度设置(图4-2A),使用【1 - 6】来选择需要修改的通道,然后用【+】【-】 键来调整每个通道的失检度。失检度实际上是仪器用来检测钢轨晶粒反射回波所用的灵敏度。通常在探头脱离轨面时,每个通道编号应该红底色的,代表失检。此时,在维持红色的基础上尽量减小所设通道的失检度。 探头失检的检测是一个辅助性的功能, 其对探头是否正常工作给予提示,并不能当做灵敏度设定的依据,同时在通道变红时也要结合其它证据来判断探头是否正常工作。 0度探头由于是使用穿透式探伤, 底波就可以用来判断探头状态,所以0度没有失检设置, 5通道永远是黑的。
4.1.4 报警
本探伤仪使用多种报警提示声。其中70°、37°、0°探头各产生一种报警声,声调由低到高。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探头同时报警,则合成另外一种报警声。例如,当0°和70°同时报警时,将产生一种接近于70°报警频率的报警声。当0°和37°同时报警时,将产生一种接近于37°报警频率的报警声。另外当打开“智能报警”功能后,斜70°探头探测到“鱼鳞纹下的核伤”时将发出特殊的高频报警声。
在某个通道报警时,除声响提示外,该通道灵敏度数值处也将出现“!”符号提示使用者注意。
4.2 单通道A超显示界面
在A超全通道状态下,长按【1-6】键两秒即可进入单通道放大模式,在此模式下相应通道的A超波形将被单独放大显示,并可启动A超波形储存功能,如图4-3所示。对于在全通道共用扫描线的通道,例如1和1A,也是单独显示。只不过是通过同一按键相互转换共享通道,例如1和1A来说,按一次【1】显示1通道波形,再按一次则显示1A通道。进入单通道显示界面后也可按【1-6】键来直接改变所显示的通道,或者按【退出】键回到全通道显示界面。
注意,在单通道显示方式下,B超将停止工作,也无法通过按【A/B】 键转换到B超显示。必须先退回到全通道显示方式下,然后才能转换到B超显示。所以单通道显示界面只用于校对伤损、A超储存和仪器测试等特殊情况下。
图4-3
4.2.1 单通道A超界面按键说明
项目
按 键
作 用
参数
调整
【+】【-】
增加或减少所选参数的值。
【选择+/选择-】
循环选择所要修改的参数,所选的参数以黑底显示。单按顺时针选择,和【键转换】同时按逆时针选择。
浏览
【浏览】
浏览储存在A超储存区里的A超波形。
储存
【储存】
储存正在显示通道的A超波形。
退出
【退出】
退出到全通道显示
注:其它功能如【栅格】、【抑制】、【线宽】、【管理】等功能用法同A超全通道显示。
注:增益微调功能用于调整整机灵敏度。数值越大灵敏度越低,正常探伤时应设置为0。
4.2.2 编码器检测
编码器是仪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B超显示、全程记录、里程计算,即时速度显示全部依靠编码器的正常工作才可运行。如果在使用中发现B超不工作、里程误差增大、速度不准等故障,首先要检查编码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的具体方法为: 看(图4-3)。此画面中有两个和编码器有关的计数器数值A和B。当小车向某一个方向推动时,A、B中应只有一个数值会变化而另一个保持不变。如果A、B数值同时改变或者都不变时则编码器可能出现故障,这时探伤仪的B超和速度显示等功能将无法使用,但仍然可以作为一台A超探伤仪正常使用
4.2.3 A超波形储存
A超储存时,由于仪器显示的自动里程数字可能有误差,所以在储存前有必要再次确认并设置好伤损的精确位置(图4-4)。其中,左右侧和线别在管理菜单中设置,其它参数可在本画面中设置。设置方法与修改其它参数相同,使用【选择+/选择-】 键来选择要改的参数,然后使用【+】【-】 来修改所选择的参数。其中顺端为在一条钢轨和火车行驶方向相同的一端,相反则为逆端。
图4-4
设置完毕后,按 【储存】键即开始储存(图4-5)。
图4-5
储存开始后,探伤车每移动3毫米就会记录下一个波形,最多可连续记录200个波形。在记录200个波形后或再次按下【储存】 键时储存即停止。机内A超波形储存区最大储存量为558个A超波形。在储存区存满后,可以使用下载功能将其中的A超波形数据下载到U盘上,文件名为:AAhhmmss.dat,其中hhmmss分别是下载时的时分秒
4.2.4 A超波形浏览
在A超情况下,按 【浏览】 键进入A超波形浏览状态(图4-6)。这时屏幕所显示的波形为机内存储区的A超数据,而不是当前探测钢轨的回波。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动【↑】 与【↓】 两个键来向前或向后回放所存的记录。浏览完毕,按 【退出】 键返回到A超全通道探伤画面。
图4-6
4.3 B超使用说明
B超显示是将超声波探测到的每一个点的位置再结合探头移动的速度,经过计算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表现的是钢轨纵截面的图像(图4-7)。在B超显示下,屏幕分为三部分,分别显示70°探头,37°探头,0°探头所产生的B超图形。每个通道产生的B超波形所用的颜色不同,而且和在电脑上回放时所用的颜色对应。分别是:1通道-红色;1A通道-棕色;2通道-蓝色;2A通道-白色;3通道-粉色;4通道-黄色;5通道-白色;6通道-绿色;6A通道-浅蓝色。在屏幕左侧可看到相应的颜色标示。
在B超显示下,A超报警继续有效,并且可以设置A超波形作为背景。传统的探伤方法是听A超声响报警,使用A超校对。而利用B超显示,新的探伤方法可以改为听A超报警,查看B超图形,使用A超校对。由于不同的伤损在B超会以不同的形状显示,和杂波产生的图形有明显区别,所以使用B超探伤会比A超更直观可靠。
图4-7
4.3.1 B超界面按键说明
项目
按 键
作 用
B超测量
【键转换】+【B测量】
对B超图形进行水平和深度测量。(精确显示方式下起作用)
A/B超切换
【A/B】
转换到A超显示方式。
线宽调整
【键转换】+【线宽】
按下此组合按键,可切换B超图像描绘线条的粗细,共分为三档调整。
B超显示
方式切换
【精/拼】
转换B超显示方式,可在“精确显示” 、“拼孔显示”两种方式间切换。
B超参数页切换
【参数显示】
打开或关闭B超参数显示。
里程校正
【键转换】+
【里程校正】
按此键进行里程校正并打入“L”标记。 里程校正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公里数取整。
*
【确认】
在全程记录过程中打上标记“*”,使用外接按键也可以打标记
打开A超背景
【A超背景】
打开或关闭A超背景。
浏览
【浏览】
进入浏览状态,浏览储存在B超储存区里的B超图像。
进入标记
菜单
【标记】
进入标记菜单,在全程记录中打入“*”,“△”,“M”,“曲上始”“曲下始”“曲线终”或岔号,股号。
A超颜色
【颜色】
在打开A超背景时, 按此键进入修改A超颜色画面。进入后,使用【+】【-】改变颜色。然后按【退出】退到正茬探伤画面。
修改dB
【dB】
进入修改dB值页面, 使用【1-6】【+】【-】来选择并修改dB值,改完以后按【退出】退到正常探伤画面。
高灵敏度
【键转换】+【高灵敏度】
打开或关闭高灵敏度波形显示。
储存
【储存】
启动B超自选储存,储存当前正在显示的B超图像。进入后先输入相关位置信息和伤损级别,然后按【确认】储存,按【退出】放弃
关机/
退出校对
【退出】
点按此键,如果仪器处于校对状态中,则退出校对状态。
长按此键,则仪器停止任何储存活动,并给出可以关闭电源提示,这时可以切断电源。
注:在B超显示下,也可以进入管理界面,或进行改变轨型、校正里程、开关报警等操作,其用法同A超显示下一致。
4.3.2 A超背景
B超显示探伤时,可随时按下 【A超背景】 键打开或关闭A超背景显示。A超背景打开后,可以同时观察A超波形和B超图形。为了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可按【颜色】进入A超背景颜色调整画面,然后使用【+】【-】键改变A超波形的显示颜色,这时在屏幕右侧参数区的会显示出数值代表A超的显示颜色,数值变化范围为0-254。颜色改完使用【退出】键退出。一些典型的颜色数值,白:254、黄:252、绿:60。
4.3.3 B超画面直接修改dB值
在B显下,不用转到A超画面就可以直接修改dB值, 按【dB】键进入dB值修改页面,然后按相应的按键选择要修改的通道,按【+】【-】键改dB值,完了按【退出】键退出。
4.3.4 显示方式
B超方式下提供两种显示方式,可以使用【精/拼】 键进行切换
精确显示 :按照实际的出波位置显示反射点,可以真实的反映伤损B超图像的绝对和相对位置,在这种显示方式下可以进行B超测量。在无缝钢轨上或正常探伤时,建议使用精确显示方式,因为这时候,A超报警,A超出波,和B超画点可以同步出现。
拼孔显示 :由于探伤小车上的探头不是放在同一个位置,使得各个探头所产生的B超波形是离散的,
同一位置不同探头产生的B超图形在屏幕的不同位置显示,使得判伤比较困难。使用拼孔显
示,通过给不同探头产生的波形加上个位移,使得所有探头好像放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得同一位置产生的波形在屏幕上在同一位置上显示。 这样可以更准确区分和判断伤损。使用拼孔显示,由于B超图形的人为移动,将会出现A超出波,B超画点不同步的现象。这时需要将小车再向前推上一点距离,这时完整的螺孔B超图像就会出现。
当显示B超图形时,所有的B超数据都存在仪器内部缓冲区中。随着探伤车的移动,新的数据不断进来,
旧的数据不断移出去。屏幕好像一个窗口,显示的是缓冲区里面数据的一部分。可以通过 【+】【-】键移动屏幕窗口来显示缓冲区中的其它部分。屏幕以一条白线来表示缓冲区内B超数据的边界,随着缓冲区内的B超数据不断增多,白线也会不断地向屏幕右端移动直到消失。只有通过屏幕窗口的移动才可以继续看到。
B超波形显示采用“新波”挤“旧波”的方式显示, 如果没有新的B超波形进来,旧的B超波形会一直在屏幕上显示。 参数区上会显示这个“旧波”离小车的距离。
4.3.5 B超测量
在精确显示方式下,可以同时按【键转换】【B测量】键打开水平距离与垂直深度测量功能,此时,屏幕上将显示出一条测量线。在测量垂直距离时,屏幕显示一条水平横线,通过【+】【-】 键上下移动此线并在屏幕右下方读出此横线所代表的深度数值,此数值表示该位置到轨面的距离毫米数,如图4-9。在测量水平距离时屏幕显示一条竖线,此时通过【+】【-】键来左右移动这条竖线并屏幕右下方读出此竖线所代表的距离数值,该数值表示此位置离各自探头的水平距离。例如针对第3通道产生的点,此数值为此点距3通道探头的距离;针对第4通道产生的点,此数值为此点距4通道探头的距离。再同时按【键转换】【B测量】 键即可退出B超测量状态或在水平和垂直测量之间切换。。
图4-9
4.3.6 B超全程记录
本机的B超全程数据储存的数据完整,不仅可以储存正常探伤所产生的波形,也可以储存回拉校对产生的波形。每次开机时,如果机器内部全程记录区有空间的话,仪器将自动启动B超全程记录功能。如果操作者不希望使用此项功能,可以在管理界面里关闭或重新启动B超全程自动记录功能。每天工作结束后,可以将全程记录区之中的记录下载到U盘中。下载时所用的文件名为QChhmmss.dat,其中hhmmss分别是下载时的时分秒
l 每隔一米都在屏幕下方标注着这一米所在的位置和通过这一米的时间。
l 在全程记录里有更多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操作:
〉n.nn :探伤工在此处拉车校对,回拉最远距离为n.nn米。
L :在此探伤工按【键转换】【里程校正】进行里程校正。将米数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 :探伤工在此主动退出校对状态。
# :在此保存了一个选点记录。
S :探伤工在此开机关机。
l 在B显下,可以输入各种标记和符号,至于每种标记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将由用户自己来定义。以下符号不管是否进入校对状态,只要在B显为主的画面下,就可以打上标记。*号直接按【确认】,其它标记先按【选择】再通过按【1~6】选择要按的标记。有如下标记可以按入:
* ,△,M,岔nnnn,股nn,曲下始,曲上始,曲线终
仪器静止不动时,同一位置打入的多个标记不会重叠。
l 校对模式
在探伤推行过程中,操作者听到报警声后,经常需要拉回小车进行校对,此时仪器进入校对模式(图4-10),并将B超显示屏幕清空。继续向前推车并经过进入校对模式时的位置,也就是第一次拉回小车的位置时,仪器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加入“>n.nn”号,其中n.nn为此次校对小车回拉达到的最远距离。校对产生的波形也保存在全程记录里面,浏览时可以按【F2】选择打开或关闭。
在校对模式下,可以按 【退出】 键退出校对模式,此时会在全程记录里产生重复记录, 并在此加入!号以便引起回放员注意重复记录。
图4-10
4.3.7 B超选点记录
除了B超全程记录,探伤人员也可以使用仪器有选择地保存一些记录。例如对一处明确的伤损,操作者可以保存这个伤损的B超图形供今后研究。可以通过按【储存】键来保存当前的B超画面,这就是B超选点记录。B超选点记录和B超全程记录在仪器内储存在不同的位置,两者互不干扰。
在进行B超选点记录前,首先确认仪器所在的位置,然后按【储存】 键进入位置设置页面(图4-11)。先使用 【选择】 键来选择要改的参数,然后使用 【+】【-】键修改数值,最后可以对伤损的等级加以判定和标记,共分4级,从1个*到4个*。设定方法与位置设定相同。设置结束后再按【确认】 键储存正在显示的画面,同时选点记录的使用百分比会发生改变。在全程记录上会有一个“#”标记代表这个位置储存一个选点记录。储存区存满后,可以下载到U盘,文件名为XDhhmmss.dat。其中hhmmss
分别是下载时的时分秒。
图4-11
4.3.8 拼孔调整
1. 拼孔显示可以调整除了5通道以外的每个通道的相对位移。考虑到针对某些伤损,特别是焊筋的伤,需要了解各个通道对同一位置的反射波形,要求更精密的拼孔显示。使用拼孔调整的方法:
l 在B显下,按【浏览】键进入全程记录浏览画面(图4-11A)
l 按【管理】键,进入拼孔显示。
l 使用【选择】键来选择所要调整的通道
l 使用【+】【-】来调整各个通道的位移。这时也可以使用【↑】【↓】来移动画面。
l 各个通道的位移量是用数字表示的从-127到+127。由于是以5通道0°探头为基准进行拼图的,而在绝大部分的小车上0°探头都是最后一个探头,所以其它通道的拼图位移量应该都是负数,而且离0度探头越远的探头其位移量负的越大。一般为
前翻板上第一个探头架为-92,第二个为-82,水箱下面,第一个探头架位置为-53,第二个-40第三个为-30,后翻板第一个(装0度探头)为0,第二个为10 图4-11A.
l 调整结束后再按【管理】键,退到正常的浏览中。注意拼孔设置一般一种小车就设一回,设好以后就只要不换探头位置,不换小车就不用再改了。以后每次只要切换到拼孔显示自动就拼好了。
4.3.9 高灵敏度图形显示
作为本仪器的特色之一, 1,2,3,4通道可以设置高灵敏度通道, 这样可以一遍推行看到两组数据。 一组是正常灵敏度产生的波形, 这个波形将会产生报警和A超波形, 另外一组所用的灵敏度可以设置成比正常灵敏度大上几个dB。 这个高灵敏度通道产生的B超波形现场也可以看到。通过同时按【键转换】【高灵敏度】打开或关闭高灵敏度波形显示。 注意,1,2高灵敏度通道的B超波形在37度区域显示。3,4高灵敏度通道的B超波形在0度区域显示。
4.3.10 B超浏览
在B超显示状态,可以按 【浏览】 键来查看储存在机内的B超图形,如图4-12所示。以下是在浏览状态下可以使用的按键说明。
项目
按 键
作 用
记录浏览
【↑】 【↓】
每按一次记录向前或向后移动一屏的数据
区域选择
【选择+/选择-】
在选点储存区和全程记录储存区之间切换,以浏览不同储存区内所储存的记录
校对波形
【F2】
打开或关闭校对波形显示, ●为校对进入点。当参数显示>●时,显示校对数据,当之有>时,不显示。
高灵敏度
【键转换】【高灵敏度】
显示或不显示高灵敏度波形
拼孔调整
【管理】
进入拼孔调整画面,来调整各个通道的相对位移
B超测量
【键转换】【B超测量】
进入B超测量可以对B超波形进行深度和水平的测量,在水平测量时,可以按【5】【6】键设置A点,B点,这时仪器会显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测量时按【+】【-】键移动测量线,按【↑】 【↓】翻页
窗口移动
【+】【-】
慢速浏览全程记录,每按一次记录向前或向后移动一点的数据
注:其它功能如【B超显示】,【精/拼】,【线宽】,等功能和B超显示界面的使用方法一样。
图4-12
4.4 管理功能
按【管理】键进入管理菜单(图4-13)。可以执行数据下载和清零、系统及探伤参数的设置、里程调整等管理功能。在管理菜单的左上方显示本机的串号,它与机箱后面板上的串号相同,在数据下载时会以这串数字生成下载的目录名,以便不同的探伤仪下载的数据文件互相区别。在管理画面中使用【选择+/选择-】或 【↑】 【↓】键选择菜单项目,被选中的项目将以黑底色显示,然后按 【确认】 键进入下一级菜单或者执行本项目功能。如果该项目具有可调整的参数,则使用 【+】【-】调整数值。调整结束后按 【退出】键退出管理界面或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每台仪器有自己的一个串号, 这个串号和仪器后面板的标示是一致的, 这个仪器的全程记录也包含着这个串号,以便知道这个全程记录属于那台仪器的。
图4-13
4.4.1 记录下载
仪器内部共有四个储存区,分别是A超储存区、B超选点储存区、B超全程存储区和管理记录存储区,可以分别或同时下载。进入下载菜单(图4-14),选择好所要下载的项目,然后按【确认】键执行。
图4-14
此时仪器将会提示“检查U盘”。然后插入U盘开始下载,屏幕上会显示下载进度(图4-15)。 下载结束后按【退出】键退出。
图4-15
4.4.2 储存区清零
强烈建议在每天的探伤作业结束后都进行数据的下载与清零工作,因为下载的探伤文件都在以日期为名的目录里面,所以每天下载可以保证今后非常方便的找到每天对应的数据文件。四个存储区可以分别清除或者全部清除。注意一定要确认相应区域的数据已经下载到U盘中,仪器内部的数据一旦清除将无法恢复。
4.4.3 探伤时间参数调整
此项菜单包含每天探伤前需要检查和调整的参数(图 4-16)。
图4-16
4.4.3.1 线别和线名
线别代表所探的钢轨路线的种类,分别为上行,下行,单线,联线,其它,站线。
线名或站名为所探线路的编号或名称字母简写,是4位数字与字母。
4.4.3.2 里程增减:
“里程增加”时,随着推行,里程数字不断增大,“里程减少”时,里程数字不断减小。
4.4.3.3 左右股
表示正在探测左侧或右侧钢轨。
4.4.3.4 里程:
探伤车的位置,每天设置好以后,随着小车的移动,探伤仪将会自动改变数值。
4.4.3.5 时间,年、月、日
开始探伤工作前请检查时间及日期显示是否正确。
4.4.4 探头报警设置
设置各个通道的所使用的探头角度和报警方式(图4-17)。
图4-17
4.4.4.1 探头角度
请针对探头实际配置情况设置正确。各个通道探头的方向设置一定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如果设置错误,例如前70°探头被设置成后70°,则此通道的B超图像显示将出现错误。例如70°的断面图像应为一条竖线,错误设置将导致一条大斜线。
4.4.4.2 5通道报警方式
通道5可以使用穿透式报警也可以使用反射式报警。
4.4.4.3 迟到波关
当选择5通道迟到波关闭时, 5通道不画迟到波, 使得螺孔波更加干净,但水平裂纹可能画的长度不够。
4.4.4.4 高灵敏度通道
多年以来,现场70度探头的灵敏度设定一直是一个难题,灵敏度设低了容易漏伤,设高了又造成报警过多,影响探伤效率, 同时钢轨的材质和轨面状态也需要不断地调整灵敏度,加大了现场探伤的难度,JGT-10 针对1、2通道可以使用2个灵敏度采集波形。正常灵敏度采集的波形供现场使用探伤,而高灵敏度产生的波形主要用于回放时遇到怀疑点的浏览分析。1,2通道通常是接朝内的斜70.
以前3,4通道的37度探头主要是用来发现螺孔伤损的, 现在3,4通道也用来发现轨底,焊筋,轨腰上的伤损。 灵敏度过高,将会产生太多的轨底报警和假螺孔伤,这些报警将影响现场探伤,所以灵敏度也不能调太高。 现在3,4通道也可以开启高灵敏度通道来对轨底,轨腰进行高灵敏度扫查。
如果开启了2个高灵敏度通道,每个通道重复频率为401HZ,3个重复频率为367HZ,4个都开为340HZ.
4.4.4.5 斜70°探头报警方式
斜70°探头可以选择三种报警,
l 统一报警:只要70°探头出波则报警,此时70°没有小方门
l 智能报警:如果70°探头出波但没有位移则为普通报警声,如果出波且具有一定的位移则产生特殊报警声。由于鱼鳞纹所产生的回波一般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位移,所以此种报警方式特别用于探测鱼鳞纹下的核伤。激发报警的位移长度是由相应通道上的小方门长短确定的。一般应调整为0.8格左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注意,使用智能报警并不意味着忽视没有位移的波产生的报警,只是提示对有位移的回波应更加留意。
l 分别报警:斜70°的基线上有一个可以改变位置的小方门, 以小方门前沿为界,之前和之后的报警频率不一样。 同时B超显示时也以这个前沿的值在70度区域画一条横线, 有的局以此为鱼鳞纹的判定条件。
4.4.5 系统参数调整
图4-18
4.4.5.1 储存检测
如果打开,在仪器推行过程中。仪器将不断地检测全程记录储存模块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正常工作将会显示错误信息。如果想暂时忽略检测信息先把今天的探伤工作做完,可以关闭此功能
4.4.5.2 报警速度,曲线报警速度
在推行速度超过设定值后,仪器蜂鸣器将发出越来越急促的提示音以提醒探伤工超速,听到限速提示音后应该及时降低推行速度。 曲线报警速度用于曲线探伤超速报警。
4.4.5.3 编码器微调
用于对编码器进行细微调整。首先在钢轨上推行100米并确定误差大小,多减少补,例如如果仪器显示里程数超过100米,例如103米,则调整此参数为-30;如果小于100米,例如为95米,则调整此参数为+50。
4.4.5.4 编码器方向
根据探伤车是左手车还是右手车,选择不同的编码器方向。当小车向前推行时探伤仪应正常画出B超图形,回拉探伤小车时自动清除B超图形。编码器的设置必须与探伤车的推行情况相对应。
4.4.5.5 失检检测
打开或关闭失检检测功能
4.4.5.6 失检报警声
打开此选择项时,如果一个或多个通道出现探头耦合不良情况时则仪器的蜂鸣器将发出声响提示。
4.4.5.7 焊缝提醒间隔
当*号被用来标记焊筋波时,如果距上次*号位置等于这里所设的焊缝间隔时,仪器的蜂鸣器会发出报警以提醒探伤工正在接近下一个焊缝。一般设置为22或23米
4.4.5.8 双储存器储存方式
本机有两个储存器, 分别叫DB1和DB2, 这两个储存器可以串联使用也可以并联使用。串联使用时,储存容量增大一倍多, 仪器先将数据储存在DB1,存满后再开始存入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