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语文学科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课题羚羊木雕1备课人 张智课 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两代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明白亲情需要互相沟通、理解、尊重。能力目标:了解插叙手法的作用。学会通过把握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朗读法、默读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沉浸文本,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文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可是在生活中友情有时会和利益起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羚羊木雕或许对我们有所帮助。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三个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2、落实字词,强调“逮、颊、攥”的读音。3、思考文章围绕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要求按课文的叙述顺序。4、学生回答后明确:追问木雕送木雕要回木雕5、提问:按时间顺序先写哪件事?说说用插叙的巧妙。明确:送木雕是插叙,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1、师生互换角色朗读文中“我”和“妈妈 ”的对话部分(即112小节)2、学生评评说话人部分谁读的到位。学生异口同声说老师读的好,把人物的心情说话是语气读出来了。3、认识“妈妈”的语言反映了她怎样的心情和态度?明确:态度坚决,逼我去把木雕要回来。4、请一男生读爸爸的语言,其他同学思考对这件事爸爸的态度又是怎样?明确:爸爸表面平静,但实质和妈妈一样,木雕必须拿回来。5、投影“我”“妈妈”“爸爸”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请了两组同学读,并略作点评。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