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2490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选资料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 枣阳市王城中学 拟题人:谢云波知识归纳:这四篇文章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出师表中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公输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借本文表现了对统治者强烈的不满。间接反映了作者的呼吁。 它们有相同也有不同

2、之处:出师表和马说都是以议论为主。出师表言辞恳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马说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公输故事性强,都运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体现了古代的劝说艺术。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不约而同地向君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建议。不同的是诸葛亮直接向君主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邹忌是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的。试题举例: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比较阅读。【甲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3、,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 解释加点的字词。修: 窥镜: 美我: 私我

5、:特遇 : 恢弘: 臧否: 偏私: 2、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翻译下列句子。(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5、【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征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

6、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答: 二、马说 出师表比较阅读【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乙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7、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只 食 且 道 临 卑鄙 猥 驱驰 倾覆 尔来 二、翻译句子。 1、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 译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 三、一词多义。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遗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益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 C、不效则治臣之罪 恐托付不效 D、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欲报之于陛下也C、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千里称也 D、骈死于槽枥之间 叹息痛恨于桓、灵 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

9、而临之 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C、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D、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不知马也 4、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B、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安求其能千里也 C、之贞良死节之臣 策之不以其道 D、食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 四、内容理解。 1、马说通篇用的就是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 。全文寄托作者的 之感并对统治者 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从内容上看两文相同的是都谈到了人才的有关问题。不同的是马说所谈的是统治者对人才的 出师表所谈的是恳切地希望后主刘禅 _ 。3、两篇文章都运用 的表

10、达方式。从写法上看出师表和马说都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出师表言辞恳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 ”之情和“ ”的决心并表达 的心愿。马说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用的是 的写法寄托了作者 之感。 五、迁移拓展。 1、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作者为报先帝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责任意识强烈的今天他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联系实际谈谈。 (三)公输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11、,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公输【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此为何

12、若人 私我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荆之地方五千里 孰视之B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C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鲁肃过寻阳D胡不见我于王 皆以美于徐公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两篇选文都充分体现了劝说艺术。墨子使用的是 方法,陷楚王于自相矛盾境地;邹忌使用的是 的方法,将自己妻妾客人皆怀私心美言于己,与齐王宫妇大臣国人莫不私心蒙蔽于他作比,从而达到了劝谏齐王广开言路的目的。5墨子和邹忌都使“王曰:善”,由此,从口语交际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比较阅读(一)1、见课下注释2、 C3、(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

13、集市一样。(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4、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5、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比较阅读(二)一、只:只是 食:“食”通“饲”喂养 且:况且 道:正确的方法 临:面对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猥辱:降低身份 驱驰:奔走效劳 倾覆: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1、和普通

14、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2、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3、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4、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5、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6、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自己的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里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三、1、C 2、C 3、B 4、B四、 1、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

15、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马说所谈的是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出师表所谈的是恳切地希望后主刘禅后主刘禅亲贤远佞。 3、议论的表达方式,“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并表达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托物寓意的写法。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五、1、当今社会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心理素质良好、能毛遂自荐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想成为“千里马”个人方面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具备实力进而全面发展抓住机遇展示个性社会方面应尊重人才为他们提供民主宽松的施展空间做到知人善任尽量让他们发挥优势。 2、作者为报先帝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责任意识强烈的今天他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联系实际谈谈。 做什么事情都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分内的事联系实际对自己、对他人、集体、社会谈影响。比较阅读(三)1、什么样的。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2、B 3、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4、类比(逻辑推理);设喻说理。5、在劝说别人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意对即可)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