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期数: 05 09 YWG3 003学科:语文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冯银江 同步教学信息预 习 篇第14课:蜀道难(预习篇) 李 白扩展延伸:一、唐诗简介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时期。评述唐代的诗,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类初唐(618712)、盛唐(713765)、中唐(766846)、晚唐(847906)四个时期。初唐时期的作家仍然不免受齐、梁诗的影响,因此没有产生伟大的诗人和诗歌。应该引起注意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这四位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虽然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却逐渐向健康、活泼的风格发展。唐朝建立不久,因为军事力量强大,政治
2、统一,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日益提高,各方面都显出一片繁荣景象。人民富有积极奋发情绪,要求摆脱一些社会制度的束缚追求新的健康的生活。这些都反映到盛唐的丰富多彩的诗篇里。而盛唐最具代表的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应引起注意的还有两个诗歌流派:其一为以王维、高适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二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的代表的边塞诗派。中唐是唐由盛转衰的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是此时的代表作。晚唐时的代表作家李商隐和杜牧,被人称为“小李杜”,在文学史上也很有影响。二、李白的生平和性格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3、,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谓真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泛称),不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年轻时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
4、:“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又深得这位“朝廷大手笔”、文章巨公的赞赏。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大鹏赋序)。开元十五年,他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三年后,即开元十八年(730),李白由南
5、阳启程入长安,这时他正好三十岁。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
6、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
7、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
8、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溯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
9、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喜豪饮纵博,又精于骑射。他不屑于走一般士子由科举入仕的常轨道路,而希望一举成就大业。他又不无虔诚地求仙学道,采药炼丹,独孤及说他出门的行装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送李白之曹南序)。甚至,他还从山东尊师高如贵受道篆,履行了正式成为道教徒的仪式。他对排难解纷的策士颇为倾心,有纵横家的气派,崔宗之说他“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赠李十二白)。新唐
10、书文艺列传也说他“喜纵横术”。总之,“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上述各个方面,又正是盛唐时代社会习尚和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所在。因此,李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人们所心仪的人伦风范。例如为了一瞻李白的丰采,任华、魏万不远千里追踪相从;“四明狂客”贺知章一见李白,惊呼为“谪仙人”,解下随身所佩的金龟相赠;门人武七则甘愿赴汤蹈火,越过安禄山叛军的占领区至东鲁接回诗人的子女,等等。李白的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容神采,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音的。三、谪仙李太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11、(今甘肃天水附近)。天宝元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来到长安,遇见了八十高龄的太子宾客贺知章;据孟棨的本事诗中记载,贺知章一见李白即奇其姿,当李白出示作品蜀道难后,“(贺知章)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对这个美誉,李白也颇为自豪,他在对酒忆贺监二首中写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李白的诗内容广泛,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对封建权贵的抨击,有对安史之乱的鞭挞,有对保家卫国的歌颂,还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鄙视颓风陋俗,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他的诗浪漫色彩极为浓厚,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精炼,情调昂扬,意境开阔,作品的影响极为深远,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
1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作品的独特风格与他的生平行事、性格和才情都是密不可分的。李白的思想比较复杂,他兼收并蓄,对多种思想都有爱好,但对李白影响最大的,还是道家的思想。这在他的作品登峨眉山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诗中都有所表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正是表现了他浓重的求仙出世情结。李白具有任侠精神,他走马横剑,出入通都大邑,举止豪爽,轻财乐施。他还好饮酒,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纵酒豪放的姿态。豪荡纵姿、傲然不群的浪漫气质,又与他的道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的独特作品风格和艺术魅力。天宝年间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中称赞李白的诗是: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
13、还,鲜有此体调也。指的就是李白诗歌纵逸若仙的特征。上述所说的这一特色,也就是通常说的浪漫主义诗风。李白的诗歌是极其富有个性的,他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李白诗歌的意象是超越现实的,他在诗中较少对生活过程做具体详尽的描述,而是让想象神游,将历史、神话、传说、幻觉以及人物故事、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捕捉许多表面上看似没有逻辑的意象,来构成令人奇异、惊愕的画面。大胆的夸张是李白浪漫诗风的一个表现,诗人将极普通的事物,变为使人惊叹的形象,化腐朽为神奇,手法高妙,让人叹为观止。至于诗歌的语言方面,李白当然也有他自己的个人特点;他崇尚道家的自然观,反映到创作上,则表现为主张
14、自然率真、反对雕饰造作。他的诗语言朴实通达,有的直如脱口而出的白话,如被我们所熟知的静夜思等作品。而同时,李白的诗歌语言又是奔放的,充满了激情,像将进酒、行路难等,给人以喷涌而来、一气呵成的感觉。正因为李白的诗歌具有这些特色,所以直到今时今日,后人们读他的诗篇时,仍会感到慷慨激昂、痛快淋漓,于精神上得到享受和解放,觉得有一种酣畅与满足。四、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从六朝到隋唐是审美观念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虽在曹丕就已提出“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钟嵘也提倡“自然英旨”(诗品),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六朝的艺术趣味仍是更多地偏向于典雅文饰;至盛唐诗歌转以主体意兴的天才抒发和自然表现为鹄的
15、,前人的这些审美理想才真正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李白在这方面又正是一个集中的代表。明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以“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两句话概括李白诗歌的总貌,这一特点体现于李诗的艺术形象、抒情方式和诗歌语言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他与众不同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李白对形象的捕捉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当诗人的澎湃诗情无法为寻常的形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以气骋词,来实现艺术的变形。这种变形的依据是诗人感情的强度,它使形象突破常规而染上了奇幻的色彩。例如,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变形来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他忽而化重为轻,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
16、轻鸿毛”(结袜子),“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忽而又化轻为重,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在这种对比关系中,诗人写出了他的愤激和自信。李白的写景诗又常常打破空间方位的拘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任意安排,通过空间的变形展示出诗人宽阔的襟怀。例如他的横江词六首,本来是从“横江”(在今安徽和县)这一地点着眼的,但诗人的视角却没有限于这个局部的地段,它忽而跳到远在江宁城外的瓦官阁,甚至到了地处江宁县北、比瓦官阁更远的三山,忽而又跳到当涂西南三十里的天门,忽而又写了钱塘江的潮水。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
17、秋。诗人醉后竟想把君山削去,好让湘水一无遮拦地流泻,借以发挥他奔放的豪情。此外如写庐山瀑布的“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海风吹不断,明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之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题之二),也无不是在想象中变换空间,以壮大气势。李白诗中还可以依据情感的要求,改变时间的速度,出现了所谓的“主观时间”。例如将进酒里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把人的一生说成如朝夕之间的短暂;寄韦南陵冰“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又把一天放大为三年的时间。长相思则更奇妙地把某一瞬间凝固起来,诗中云: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
18、镜前。诗中的女主人公要把对镜流泪的时刻封存起来,好作为日后的明证。这和六朝民歌莫愁乐的“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伸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时间的变形烘托出女子的痴情。李白在更多的诗里,好以游仙、梦境或幻境来补充或组织画面,在虚拟的描写中更加恣肆汪洋地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开始时所作的描述就带有很大的虚拟成分,例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些是诗人在写胸中丘壑,不能当作真山真水看待的。从“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以下,诗进入了神话般的世界,自在遨游的神仙激发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热情,终于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19、贵”的反抗呼声。诗人是通过幻想的境界来表现自己对权贵的决绝态度的。又如梁甫吟中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华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也都是在幻境中充分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或是不能忘怀苦难现实的拳拳之心。把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寄托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离的幻觉形象中表现出清醒的抗争意识和热情,这是对屈原诗歌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李白的“以气为主”,还表现为其壮浪
20、纵恣的抒情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诗体的选择上,他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例如蜀道难大量运用长短不齐的杂言,劈头就用了独特的句式:“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下去忽而五言,忽而七言,时而短至三、四字,时而又长至十几字,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在句式的屈伸变化中把诗人的激情一步步推向高潮。李白诗歌的跳跃性也是极
21、强的,往往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开阖动荡中坦露变幻无常的感情活动。贯穿在这些飞跃之中的,不是生活的逻辑,而是情感的踪迹。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全诗仅十二句,可是诗人的情感活动却出现了几度跌宕起落。首两句从忧愁落笔,但从三句开始境界忽然一变,诗人抖擞精神,情绪变得高昂起来,以至于想上青天,揽明月。“抽刀”两句又从天上跌回到人间,愁绪像回潮般再度袭来。但诗人不愿被这种消沉的情绪吞噬
22、淹没,终于再次挣脱出来飞向自由的空间。诗人就在这样大起大落的飞跃之中,披露了其内心深沉的痛苦,也表现了他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
23、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他有很多诗篇的用语就是直接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的,如静夜思系从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一篇化出;而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又显然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他的上三峡诗则是以古代民歌三峡谣为张本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还有许多诗篇,虽然不是直接由民歌改造而来,却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了率
24、真自然、明朗流转的风格,深得民歌韵味。如: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但是,并不是说李白的诗歌语言局限在乐府民歌的范围,实际上,他也广泛汲取了前代文人诗歌的精华,形成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自然”并不仅仅是除去雕饰,浅显明白,而且是语近情遥,具有丰富的意味。总之,李白善于博采前人的成就而自成高格,堪称炉火纯青的语言大师。选自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课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加
25、点词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从及鱼凫(f) B猿猱(no)欲度愁攀缘C以手抚膺(yng)坐长叹 D砯(bng)崖转石万壑雷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步九折萦(环绕)岩峦 B扪参历井仰胁息(屏住气息,不敢呼吸)C剑阁峥嵘(不平凡的)而崔嵬 D但见悲鸟号(大声啼叫)古木3下列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 B侧身西望长咨嗟C西当太白有鸟道 D使人听此凋朱颜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B诗中融贯着浪漫主义的激情。诗人寄情于
26、山水,放浪形骸。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丽的姿态。C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从蚕从开国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D这手歌行体的诗运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却很讲究,一韵到底,很见工夫。二、默写5蜀道难中描写青泥岭高峻难行的诗句: 。6蜀道难中描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的诗句是: 。三、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赤 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篇开头借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B诗的后句议论,意思是东风若不给周郎方便,大小二乔被曹操捉去关在铜雀台里了。作者选取了那有趋有风韵的事加以渲染点缀,动人观感。C诗的后句议论,意思是东风若不给周郎方便,东吴政权就要覆亡了。“锁二乔”是东吴政权覆亡的形象说法。D“东风”、“铜雀”二句,写赤壁之战的胜利,作者是从反面着笔,写如果不胜利的后果,表现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8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许彦周说,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若不能纵火,即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社稷存亡生灵涂炭皆不问,只恐捉了
28、二乔,可见措大(穷书生)不识好恶。”意思是说杜牧只担心捉二乔,不担心国家社稷,是不知轻重好坏。立意不可取。B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一书中说:“诗人之词微以婉,不同论言直遂也(即不同于写议论文那样直陈道理)。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国家不保。”意即写诗要委婉含蓄,杜牧写锁二乔的意思正是说家国不保。C纪晓岚说:“大乔乃伯符之妻,仲谋之嫂,小乔乃公谨妻也。宗社不亡,二人焉能被辱?”意思是说写二乔被辱,实际是写宗社不保。D王尧衢唐诗合解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意思是周瑜用兵不不足之处。他的成功,只是靠偶尔的东风侥幸取胜的。参考答案1D砯要读png。 2C峥嵘,高峻而不平。 3A匪同 “非”。 4D(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极尽变化之能事。)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7B。 8A 非不担心国家社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