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材料采购和ABC方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经理部所需的A类材料应编制需要计划,由()负责订货或从市场中采购。
A.项目经理部B.项目经理
C.项目总工D.企业物资部门
2.材料采购必须按照()的要求,依据项目经理部提出的材料计划进行采购。
A.企业物资管理体制和项目资源管理计划
B.企业物资管理体制和项目管理规划
C.企业物资管理体制和项目施工组织计划
D.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3.下列计算式中,正确表达材料最优采购经济批量(Qo)的公式是()。(其中:S为材料的年订货总量;P为材料单价;C为购货费用;K为仓库年保管费率)
4.某材料的年订货总量为21600t,该材料的单价为80元/t,每次采购费用为60元,仓库年保管费率为4%,则该材料的最优采购经济批量为()。
A.800t B.900t
C.1000t D.1200t
5.抓住重点,照顾一般的存货控制方法是()。
A.ABC分类法B.比率分析法
C.头脑风暴法D.功能成本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分类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物资的品种和占用的资金
B.ABC分类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物资的品种和数量
C.ABC分类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物资的品种和市场价格
D.ABC分类法主要是分析材料管理的重点,对材料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E.ABC分类法的结果从材料品种的数量上看:A>B>C
2.用ABC分类法可分析出()。
A.主要材料B.次要材料
C.一般材料D.不合格材料
E.材料管理的重点
三、案例题
[案例1]
某施工企业正在进行一高层住宅项目的基础工程施工,根据材料采购计划,该项目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年订货总量S=18000t,并与业主约定由一个指定供货商供货。参考本企业其他类似工程历史资料:一次采购费用C=75元;水泥的单价P=90元/t,仓库年保管费率A=0.03.合同规定按季平均交货,供货商可按每次催货要求时间发货。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甲按每月交货一次,方案乙按每20d交货一次。
问题:
(1)应选择哪一种方案比较合适?
(2)计算最优采购经济批量和供应间隔期。
[案例2]
某企业安装公司有一项供暖安装工程,企业物资部门制定了本工程的材料采购计划,并列出了所需材料品种,数量和单价见下表:
问题:
(1)项目材料采购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用ABC分类法作材料分析的步骤。
(3)用ABC分类法进行材料分类,并指出材料管理的重点。
材料采购和ABC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B;4.B;5.A
[解析]
4.答案B:
由题设知,最优经济批量: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B、C、E
[解析]
1.答案A、C、D:
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种因素是物资的品种;另一种因素是占用的资金,即市场价格。这两个因素从考试教材表1A426022—l中可以看出。在掌握物资品种、采购价格和所需数量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做出资金占用和比重排列表,按A类物资(主要材料)、B类物资(一般材料)、C类物资(次要材料)进行分类,可以找出材料管理的重点。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1)比较甲、乙两种方案的采购费和储存费:
方案甲:
设q1为方案甲的订购批量,q1=18000/12=1500t,则采购费和储存费
F1=S/ql×C+q1/2×P×A=18000/1500×50+1500/2×75×0.04=2850元
方案乙:
设q2为方案乙的订购批量
q2=18000/18=1000t,则采购费和储存费
F2=S/q2×C+q2/2×P×A=18000/1000×50+1000/2×75×0.04=2400元
因此,方案乙的总费用较小。
(2)求最优采购经济批量和供应间隔期:
合同每季交货量:Q(1/4)=18000/4=4500t/季度
最优采购经济批量:
发货次数N=18000/1000=18次
发货间隔期T=360/18=20d
根据上述计算q=最省总费用F(采购费、储存费和材料费):
F0=S/q×C+q0/2×P×A+SP=18000/1000×75+1000/2×90×0.03+18000×90=1622700元
[案例2]答:
(1)材料采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经理部所需主要材料、大宗材料(A类材料)应编制材料需要计划,由材料企划部门订货或从市场中采购。
2)采购必须按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依据项目经理部提出的材料计划进行采购。
3)材料采购要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存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采购费和储存费综合最低。
(2)ABC分类法步骤:
1)求出每种材料的合价,计算每一种库存物资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占用量。
2)按占用资金数额的大小排列品种序列,计算出每一种物资品种占总金额的比例。
3)计算累计品种数、累计品种百分数、累计占用资金数和累计占用资金百分数,绘制ABC分析表,按ABC比例进行分类。
(3)按照ABC分类法的步骤分析出材料按价格、占用资金数和累计占用资金数的排列顺序如下表所示:
判断:累计比重占80%以内的材料是主要材料(A类材料),本例为散热器1种;累计比重为80%~90%的材料是次要材料(B类材料),本例为2~4种;其余5~22种为一般材料(C类材料)。
(本节提示)
1.经济订购批量控制模型(仅供参考)
经济订购批量是最经济的一次订购物资的数量,也就是存储总费用最低的一次定购数量。研究经济订购批量,首先要分析物资存储系统的各种费用,包括:①订购物资总价,由物资单价和订购数量所决定;②订购费用;③保管费用(存储费用);④缺货损失费用。
综上所述,库存系统的存储总费用就是指订购费用、保管费用、缺货损失费用的总和。
假定在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资品种单一,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采购条件中不规定商业折扣条款,每批订货均能一次到货。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的经济订购批量控制模型为基本模型。此时控制的存储总费用只包括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项。在物资总需要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订购次数多,每次订购数量就小,订购费用就大,而保管费用则小;反之,每次订购数量就大,订购费用就小,而保管费用则大。因此,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者是相互矛盾的,确定简单条件下的经济定购批量,就是要选择一个最适当的订购批量,使有关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两者的总和为最低。
在实际工作中,可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经济订购批量。
设以F代表简单条件下的存储总费用,S代表物资年需要量,P代表物资单价,C代表一次订购费用,A代表年保管费率,Q代表一次订购量。则:
年订购费用=S/Q×P
年保管费用=Q/2×PA
其中,S/Q代表订购次数,Q/2代表平均库存量。
因为每次订购到货时,库存量到下一次订购到货前,库存量为0,则平均库存量为(0十Q)/2=Q/2
由于经济定购批量控制基本模型,存储费用为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所以
F=S/Q×P+Q/2×PA
要求总费用T为最小,可用导数求解,并令其为零。
d(F)/dq=-SC/Q2十PA/2
可求得当时,为最优经济订购批量。
2.ABC分类法(仅供参考)
ABC分类法又称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排队,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科学管理方法。物资管理中的ABC分类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种因素是所用的物资;另一种因素是占用的资金,即市场价格。
在ABC分类法的分析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长方形,一条曲线。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数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大小从左向右排列,曲线表示各种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一般地,是将曲线的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类:
A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80%,是主要影响因素。
B类因素,发生频率为10%~20%,是次要影响因素。
C类因素,发生频率为0~10%,是一般影响因素。
这种方法有利于人们找出主次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项目管理中ABC分类法大致可以分五个步骤:
(1)收集数据。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
(2)统计汇总。
(3)编制ABC分析表。
(4)绘制ABC分析图。
(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