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10 HXG3 016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张晓娟
审稿老师:曲宝琦
[同步教学信息]
复 习 篇
第五单元 硫酸工业
复习篇
【教材阅读提示】
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工生产的基础,生产过程是为实现化学反应服务的,而设备又是为实现生产过程而服务的。本单元从硫酸生产原料、流程、设备——至讨论到综合经济效益,将化学反应原理与化工知识,工业经济观念、环境保护等密切结合起来,使我们对化工生产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方法导航】
本单元重点为反应原理的确定,其它内容要求不高,只是常识性的了解,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即可。
【基础知识精讲】
[接触法制硫酸]
(一)主要原料(三种原料)
资源丰富的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或硫黄,空气和98.3%的浓H2SO4(用来吸收SO3)
(二)生产过程(三个阶段)
1、造气(制取二氧化硫)
(1) 反应原理:或
或 △H= —853KJ/mol
(2)生产原理:
①化学反应速率原理的应用:为增大反应物质的接触面积,在原料进入沸腾炉之前,把矿石粉碎,从炉底通入强大的空气流,使其反应快且充分。
②防催化剂中毒——净化炉气
(3)生产设备:沸腾炉
2、接触氧化(SO2转化为SO3)
(1)反应原理: SO3(g) △H== -98.3 KJ/mol
(2)生产原理:
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循环),加大反应物中O2 的配比( ),提高SO2 的转化率。
b、温度400℃~500℃,加快反应速率,使催化剂活性最大
c、选用催化剂
②(热交换器)原理
充分利用气体流动,生成气体从上而下,冷气体从下而上充分利用热量的传递,即节约了能源,又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
(3)生产设备:接触室
3、三氧化硫的吸收
(1)反应原理:SO3(g)+H2O(l)H2SO4(l) △H==-130.3KJ/mol
(2)生产原理:
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SO3 用水或稀H2SO4吸收的效率很低,因为吸收时产生的热使部分水分子变成气态水分子,SO3与水蒸气分子迅速结合成酸雾,使吸收速率慢又吸收不完全。因此改用98.3%的浓H2SO4吸收SO3可避免产生酸雾又能使SO3充分地吸收。
②逆流原理:98.3%的浓H2SO4由上而下,气体由下而上,两者在逆流过程中充分反应,提高了SO3的吸收速率和程度。
(3)生产设备:吸收塔
[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计论]
1、环境保护与原料的综合利用
硫酸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按以下方式处理:
(1)尾气吸收:用氨水吸收,再用硫酸处理。
SO2 + 2NH3+ H2O = (NH4)2SO3
(NH4)SO3 + H2SO4 = (NH4)2SO4 + SO2↑ + H2O
(作化肥) (返回再次氧化)
(2)污水(含硫酸等)处理:用石灰乳中和Ca(OH)2+ H2SO4=CaSO4+H2O
(3)废渣利用:作为制水泥的原料或用于制砖。含铁品位高的矿渣用于炼铁。
2、能量的充分利用
流酸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可充分利用放出的热能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接触室中设热交换器。
3、生产规模和厂址选择
硫酸是腐蚀性液体,不便贮存和运输,因此要求硫酸厂建在靠近硫酸消费中心的地区,但应避开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工厂规模,主要由硫酸用量的多少来决定。
【基础知识梳理】
1、硫酸工业生产流程
接触法制H2SO4的反应原理及生产过程归纳
三种原料、三个阶段、三个反应、三套设备、三步净化、矿石粉碎、空气过量、热交换器催化氧化、逆流循环、浓酸吸收、三废处理。
【拓展性学习】
教材“讨论”(一)
全面分析题设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有利于在A城市建硫酸厂;第二个条件从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考虑,在A城市建厂不如在B城市建厂好;第三个条件从根本上否定了在A 城市建厂的设想。因为一个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对环保的要求一定很高。而且该地的土地价格也较贵。如果在该地建污染比较严重的硫酸厂,必然会破坏旅游资源,得不偿失。所以结论是:在B城市建硫酸厂,再运输少量硫酸到A城市供应生产的需要,这样资源配置比较合理。
教材“讨论”(二)
题设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说明C 地对于肥料(包括磷肥以及制造磷肥的硫酸)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第二个条件指出C地有丰富的磷矿资源,而且其他条件也很优趣,适合于建设大型磷肥厂。第三个条件指出制造磷肥需消耗硫酸,暗示建磷肥厂必须配套建硫酸厂。第四个条件指出该地无硫酸厂,而邻近的D地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暗示通过运进黄铁矿的方式在C地建硫酸厂是可行的。结论是在C地建一个大型磷肥厂,并配套建一个大型硫酸厂的建议是正确的。
综合以上讨论小结:
一般说来,现代化工生产要求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化工厂厂址选择,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应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权衡利弊,才能作出合理的抉择。
【例题解析】
例:现有一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的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0.2%的二氧化硫和10%的氧气(体积分数)。在400℃时废气以5 m3/h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层与20L/h的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至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铵晶体”(空气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利用上述资料,用氨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是
,简述不采用2:1的理由 。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 m3/h 的速率与20L/h速率的氨气混合?
(3)若某厂每天排放1 ×104 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30天计)可得硫酸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吨?
[解析] SO2转化为一可逆反应,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可用过量的O2;
根据关系式SO2~SO3~2NH3~(NH4)2SO4可见废气中SO2与NH3应以1:2通入。
(1)1:50;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过量的O2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2)废气中SO2:1000×5×0.2=10L/h;V(SO2):V(NH3)=10:20=1:2恰生成(NH4)2SO4
(3)3.54t硫酸铵;0.91t NH3
【高考真题演练】
(2003、上海)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4
A 使用吸收塔设备 B 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 使用H2作原料 D 使用催化剂
答案:D
(2003、上海)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 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卮,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 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27.(1)N2、O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SO2%=22.4CVa/(22.4CVa+Vb)×100%(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bceg或beg或ceg
【教材习题解答】
教材第68页部分习题答案
二、选择题 1、D 2、D 四、 1、336.8t 2、0.8t
教材第72页部分习题答案
二、1、82:7.7 2、4.64×106kJ
教材第74页部分习题答案
一、1、B、C ; 2、B、D、E; A、C; B、E; C; A、D。
二、(1)、 (4)、 2、C
四、1、854kJ 2、1.4×106kJ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 (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27.(1)N2、O2的体积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VSO2%=22.4CVa/(22.4CVa+Vb)×100%(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bceg或beg或ceg
【达标训练】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B、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
C、人吸入二氧化硫,会发生呼吸道疾病
D、消除大气污染的根本方法是限制化学工业的发展
2、接触法制硫酸时,由沸腾炉导出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净化流程的理由是( )
A、杂质和矿尘会使催化剂中毒
B、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提高成品硫酸的纯度
D、水蒸气对设备和生产有不良影响
3、接解法生产H2SO4过程,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 )
①尾气用氨水处理 ;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造水泥、炼铁;④设置“废热”锅炉以产生蒸气,供热或发电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 D、全部
4、化工厂厂址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硫酸厂应建在( )
① 靠近原料产地远离消费中心
②靠近消费中心,稍偏离原料产地;
③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④建在环保要求高的地区,便于“三废”的治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只有①
5、为了实现我国政府于1997年12月21日对淮河流域环境的治理,某甲、乙相邻的工厂做了横向联合,已知两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只溶有浓度较大的Ag+、Ba2+、Fe3+、Na+、Cl-、
SO42-、NO3-、OH- 中的各不同的4种离子,若单独排放仍会污染环境,如将两厂的污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变成无色澄清的NaNO3溶液排出,则污染程度会大为降低,你认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SO42-和NO3-可存在于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在不同的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Fe3+和SO42-存在于同一工厂
二、填空题
6、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
含硫燃料 硫酸。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 ,B物质的化学式 。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小污染的目的。(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认为:雨水的pH<5.6时,就判断为酸雨,已知pH =-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只含硫酸,且浓度为5×10-5mol/L,这次降雨 (填“是”或“不是”)酸雨。
(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为了除去有害的SO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降低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
(Ⅰ)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囱造高
C、燃料脱硫 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开发新能源
(Ⅱ)请从全球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这种建造高烟囱的方法是否可取 ,
理由是 。
(※※)
7、某空气污染滥测仪是根据SO2和Br2水的定量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的。反应的溴来自一个装有酸性(稀硫酸)的KBr溶液的电解槽阳极氧化反应,电解槽的阳极室与阴极室是隔开的。当测量某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时,空气(已除尘)以1.5×10-4m3·min-1的流速进入电解槽的阳极室,电流计显示电子通过的速率是8.56×10-11mol·S1,此条件下能够保持电解槽中Br2浓度恒定并恰好与二氧化硫完全反应(设空气不含能与溴反应的其他杂质)。
(1)定出此监测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该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单位:g/m3 空气)。
8、硫酸是许多化学工业的原料,其消费量可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硫酸工厂厂址的选择是一个复杂问题,下图是影响化工厂选址的部分因素。又已知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液体,不便较多贮存,需随产随销。另外,硫酸的运输价格也比较贵,据估算,1tH2SO4的运价约为同质量黄铁矿石的三倍。
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条件:
条件(Ⅰ)
①A城市郊区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水源、能源充足,交通方便。
②A城市需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而离它远的B城市却是一个消耗硫酸甚多的工业城市。
③A城市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甚高,而且土地价格较贵,土地供应紧张。
条件(Ⅱ)
①C地是重要的农业区,需消耗大量的肥料。
②C地有丰富的磷灰石矿藏,水源、能源充足,土地价格较低,土地供应充足,交通方便。
③磷肥是由磷灰石[有效成份是[Ca3(P4O4)2]
④C地无磷肥厂和硫酸厂,在相邻的D 地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
在A 、B、C、D四城市中,你认为应该建设硫酸厂的城市是 ,应该建造磷肥厂的城市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D 3、D 4、D 5、B
二、填空题
6、(1)SO2 ;SO3 (2)③ (3)还原剂 (4)是
(5)(Ⅰ)A、C、E;(Ⅱ)不可取,建高烟囱并没有降低大气中SO2的含量,随着雨水仍会降落地在面
7、(1)2KBr+2H2O 2KOH+H2↑+Br2
Br2+SO2+2H2O H2SO4+2HBr
(2)1.1×10-3 g/m3空气
8、B、C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