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心理咨询与辅导》考试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心理咨询: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2.厌恶疗法: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3.指导:直接指示来访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以某种方式行动,是最有影响力的影响性技术。
4.自我开放:心理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来访者共同分享。
5.释义:(内容反应)将来访者谈话内容整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将谈话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观念予以反馈。
6.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分为正负强化。
7.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指以临床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心理疾病的过程。
8.会谈法:心理咨询师同来访者为特定目的进行的面对面交谈的方法。
9.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师不应向来访者之外的第三者泄露心理咨询中任何关于来访者的信息。
10.共情:心理咨询师设身处地理解来访者的能力。
11. 满灌疗法:也称暴露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相反。治疗一开始就让患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的细节,或者用录像、幻灯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
12.情感反应:体察确认来访者在倾听中流露的情绪情感并反馈给来访者。
13.内容表达:心理咨询师向来访者传递信息,提出建议忠告,给予保证,进行反馈等。
14.情感表达:心理咨询师向来访者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
15.测验法:凭借标准化工具对来访者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
16.个案法: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全过程的方法。
17.个体咨询: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团体咨询:在团体情境中向去群体提供咨询的方式。
18.价值中立原则: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思想和行为不评价、不指导、不干涉。
19.开放式询问:引起来访者话题的一种询问方式。采用“如何”“什么”“为什么”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封闭式询问:采用“是不是”‘“有没有”等词在内的语句询问来访者的提问方式。常用于将收集的资料清晰化、条理化,有助于搜索重点、确定主题、引导方向。
20.消退技术:来源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当条件反射建立后,条件刺激出现时强化物不出现,反复几次,则有机体的反应性行为会逐渐消退的治疗技术。
21.系统脱敏:又称交互抑制法,指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情境,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22.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维控制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的技术。在患者想象其强迫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人为地抑制并中断其思维,经过多次重复,促使强迫思维症状消失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23.固着与倒退:固着为认知及思维方式因习惯化而形成的定势。倒退为行为受挫后,表现出与年龄或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简 答
1.心理咨询的特点:1)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独特性、受专业的限制2)心理咨询的对象为正常人3)心理咨询是一个促进来访者自我成长的过程4)心理咨询具有渐进性5)心理咨询具有社会性。
2.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中的问题:1)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3)加强学术交流与学术探究4)探索适合我国心理咨询的方法。
3.影响咨询技巧选择和使用的因素:1)咨询师遵循的理论方法2)咨询师个人因素3)来访者个性因素。
4.恰当表达尊重这一事项:1)完全接纳2)一视同仁3)以礼相待4)信任5)保护隐私6)以真诚相待。
5.咨询对象具备的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合适3)人格基本键全4)咨询动机积极5)有交流能力6)对心理咨询师有一定的信任感。
6.表达真诚注意事项: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实事求是4)适度原则。
7.心理咨询的目的:1)建立新的人际关系2)认识内部冲突3)消除错误观念4)形成新的认知观念5)增加心理自由度6)做出新的有效行动。
8.发展咨询、健康咨询的特征:发展咨询着力于挖掘心理潜能,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自我实现。健康咨询针对个体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做专业的帮助,促进人格成熟或恢复正常。
9.心理咨询师的情操与行为条件:1)有自知之明2)有助人为乐的价值取向3)有责任心。
10.心理咨询方案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的责任与义务3)咨询时间与次序4)咨询方法、过程、原理5)咨询效果评估阶段6)其他问题。
11.心理咨询关系的特点:1)一种职业性人际关系2)具有时间限制的人际关系3)平等助人、共同成长的关系。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把握好第一次会谈:建立信任、帮助来访者了解工作性质及可提供的帮助、找到来访者的困难、明确咨询协议、商定咨询方案。2)尊重:完整接纳、遵守职业操守3)真诚:表里如一、负责任4)温暖:和谐的环境、言语倾听5)共情真实体察来访者6)积极关注:实事求是。
13.阻抗定义、成因、种类、解决办法:1)实质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2)来自成长中的痛苦、功能性行为失调、对抗咨询或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动机。3)讲话程度:沉默、少言、赘述,讲话内容:理论交谈、谈论琐事、答非所问、假提问,讲话方式: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最终暴露,咨询关系:不认真履行咨询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4)解除戒备心理、正确进行诊断和会诊、以诚恳的态度对抗阻抗。
14.参与性技术(9个):倾听、内容反应(释义)、情感反应、共情、询问、鼓励和重复、具体化(澄清)、参与性概述、观察分析非言语行为。
15.影响性技术(8个):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
16.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理论中心是无意识。该理论包括:①意识和无意识。②压抑和抵抗。③泛性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提出了系统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以及探索潜意识的方法如释梦论、过失论等,这些为指导临床治疗服务。关注来访者人际距离及分布状况。常用方法:暗示、鼓励、自由联想、梦的解释、移情、提问、反抗拒以及顿悟。
17.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行为主义主张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应答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总结了以下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和泛化现象、消退和遗忘。关注来访者的行为特征,主要矫正适应不良的行为。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代币疗法、厌恶疗法、满灌疗法、正强化和消退法、示范法、放松训练法。
18. 人本主义理论与方法:关注来访者的自我功能、自我导向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反应,强调人的价值。代表是求助者中心疗法。主张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主要技术:1)、坦诚交流的技术: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没有心理防御、一致性、自我交流。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3)、促进感情移入理解的技术:关注、言语交流感情移入的理解、非言语交流感情移入的理解、沉默。
19.理性情绪疗法理论与方法:整体模型是“ABCDE”。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又称“ABC理论”。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和某些行为障碍的病人。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因此,这一治疗简要地说,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