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视频工作流程
1. 剧组接洽期间(技术协调会)
按照以下内容与节目组进行接洽
(1) 所需讯道数。
(2) 录制格式及画幅(高清或标清,16:9或4:3)
(3) 所需录像机数量。
(4) 所需放像内容及放像要求,推荐放像方案,协调素材交接时间(VGA,硬盘录像机和磁带录像机合理安排)
(5) 确定机位安排(如果不能确定可在以后再定),确定所需广角数量,大寻、小寻数量,伺服要求,各机位性质(游机、固定机位或摇臂等)。
(6) 剧组的其他要求。
注:
(1)以上所有要求需结合设备具体情况,不能达到的要求要及时向剧组提出并向上级领导反映。
(2)接洽结束后组内开技术通报会,使组员了解协调结果。
2. 剧组进场期间(节目录制开始前)
需沟通的内容:
(1) 彩排时间,是否带机,确定出机时间。
(2) 确定节目录制开始时间,确定人员到位时间。
(3) 确定机位安排(如果不能确定可在以后再定),确定所需广角数量,大寻、小寻数量,伺服要求,各机位性质(游机、固定机位或摇臂等)。
(4) 协调播放素材的交付(包括VCR、循环logo等)。
(5) 剧组的其他要求。
需准备的内容:
(1) 据技术协调会沟通结果,对系统进行准备和合理改动。
(2) 试通所有相关通路,调试所有相关设备。
(3) 播放素材交付后及时上载,并检查、试播。需使用电脑播放的要及时调试。
(4) 机位确定后到现场确认,并制定走线路线,做好保护措施。
(5) 组内开会,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录制方案,确保所有人员都完全清楚,原则上节目开始后方案不改。
注:所有事宜应及时告知组内人员,并协调相关工作。
3. 节目录制期间
(1) 按照既定时间人员到位。
(2) 打开相关设备电源,开启相关设备,最后调试设备。
(3) 最后的素材交付时间,及时上载和试播素材。
(4) 将监视器调整到既定状态。
(5) 调整录像机到既定状态。
(6) 调整大屏幕播放通路,保证不闪黑,保证画幅正确,并试播。
(7) 最后核对系统,保证调整到既定状态。
(8) 配置摄像机,针对各个机位安装不同部件。
(9) 在既定时间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布设摄像机光缆,合理走线,严格做好保护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速度节省时间。
(10) 按机位位置架设摄像机,并连接光缆,CCU加电,打开机头电源,对摄像进行调整,并检查TALLY、通话、伺服和返送,将机头光圈打到自动,保证各项都工作正常。
(11) 按需求给导演、键盘、灯光、现场音频提供监视器。
(12) 节目开始前与灯光部门协调进行白平衡调整,并储存。
(13) 节目录制开始前,按照既定安排,各工位就位,等待节目开始。
(14) 节目开始后各工位各负其责,原则上不临时更换人员,各工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出现突发状况无法解决时应及时报与主管领导。
(15) 按照既定节目录制方案进行录制,原则上不做更改,如需更改必须报与主管领导批准。
注:安排专门人员对所出物品进行记录,后续所出物品必须报与此人知道,由其负责所有物品的记录和清查。
4. 剧组离场期间(节目录制结束后)
(1) 节目录制结束后,录带人员与节目组进行录像带的交接,确保节目组人员确认无误。
(2) 关闭CCU电源后,除录带人员外所有组员到演播厅现场,首先将摄像机及配件收回到机库,由之前的物品记录人员进行物品清查,有出入时要及时报与主管领导。
(3) 其余人员应迅速将摄像机光缆盘回电缆盘,注意对电缆头及线的保护,不得扔摔。
(4) 待现场物品回收完毕,清点结束后返回导控室,关闭所有设备的电源,关闭空气开关,待所有设备都关闭后关闭总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