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测试题(一).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82838 上传时间:2025-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测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测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公社】所有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QQ:764723079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近几年出现了“卖海水”的新行当。一些渔民用大型水罐车将洁净海水运往附近城市出售给经营鲜活海产品的高档饭店、酒家,找到了一条赚钱的新门路。海水成为商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海水装运的过程中耗费了人类劳动 B、 洁净海水能满足饭店、酒家的需要 C、 这些城市的海水供不应求 D、 这些渔民懂得海水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价值是通过( ) A、 商品自身表现出来的 B、 通过与其他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的 C、 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 D、 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 3、近几年进口洋水果在国内市场随处可见。单从这些水果的滋味中人们品尝不出它究竟产于何地。这说明( ) A、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B、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的基础 D、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只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这段话( ) A、 肯定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B、 认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辨证统一的 C、 主张使用价值和价值属于不同的商品所有者 D、 承认了商品能够交换的原因是有使用价值 5、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等价物不固定,一般等价物是固定的 B、 等价物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是用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C、 等价物有使用价值,一般等价物没有使用价值 D、 一般等价物比等价物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6、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现在价格已十分低廉,已成为寻常百姓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 A、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提高 B、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C、 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D、 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7、有的书刊载文认为,价格是货币出现后才产生的,交换价值则不是;价格与价值常不相符,交换价值与价值总是一致的。这样来比较价格与交换价值( ) A、 准确把握了价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B、 正确弄清了价值的不同表现形式 C、 科学地指出了价格是价值的符号 D、 错误地否定了价格与交换价值的从属关系 8、“优质”之所以要“优价”,根本原因在于( ) A、 优质产品市场需求大 B、 优质产品的价格由产品质量确定 C、 优质优价才符合国际潮流和国际惯例 D、 优质产品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9、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作用是通过( ) A、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来实现的 B、 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作用来实现的 C、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D、 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10、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这段话说明( ) A、 科技进步是大工业发展的基础 B、 科技水平是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 C、 科技进步使商品价值量不再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科技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决定意义 11、新商品的上市价格通常较高,过了一段时间,价格则逐渐下降,发生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但根本原因是( ) A、 新商品往往供不应求 B、 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商之间在市场上激烈竞争 C、 生产新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 D、 生产新商品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 12、商家在促销时常用这样的办法:为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某种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单价。这表明( ) A、 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B、 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C、 降低商品的价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D、 降低商品的价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以下关于商品知识和商品交换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劳动产品必须在一定的交换关系中才能成为商品、具有价值 B、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必须通过交换才能二者兼得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商品的等价交换表现在每一次交换中,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2、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 A、 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B、 纸币的面值(如10元、5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C、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D、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3、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 A、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才能实现 B、 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 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他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说明( ) A、 商品不可能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C、 任何人不可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D、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购买者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5、把一根木头锯成粉末出售,虽然劳动时间增加了,可售价反而低了。对此,下列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 售价降低是由于人们已经不需要它了 C、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题中现象属于个别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D、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某地农民反映“用海尔洗衣机洗土豆、白薯等,泥土将洗衣机下水口堵塞”,海尔集团得知后立即决定组织生产下水口扩大,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土豆、白薯的洗衣机,以供应农村市场。海尔的这种做法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适销对路的商品能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D、 商品的效用越多、越好,其价值就越大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一个企业来讲,只有对外注重市场信息,对内挖掘内在潜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主要是因为( ) A、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和发展 B、 挖掘内在潜力一定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 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D、 市场价格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商品生产者要提高竞争能力,谋求更多的利益,必须面向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保证产品质量,争创名牌;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实行规模经营。为什么这几条是不容忽视的? 2、俗话说:一分钱买一分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分钱不止买一分货或买不到一分货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 四、辨析题(每题11分,共22分) 1、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五、论述题(17分) 中国园艺学会的一些专家分析了我国水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顾条件,盲目发展。一些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实际,重形式轻实效,要搞所谓公 路两旁“一律”种果,弄得当地群众苦不堪言。个别地方已出现水果滞销,价格下降,果农增产 不增收的现象。 二是粗放经营,效益不高。目前我国果品平均亩产与先进国家差距很大。投产果园有30%为 低产劣质园。有些果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比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单产低,质量差,所以效 益不高。 (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用(1)道理对两则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3)专家的分析对我们发展商品经济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A 5、B 6、B 7、B 8、D 9、C 10、D 11、C 12、B 二、1、AC 2、ABD 3、ABC 4、BCD 5、AD 6、ABC 7、ACD 三、1、(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辨证统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质量标准,才能顺利让渡使用价值,实现价值。商品生产只有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使产品适销对路,才能提高产销率。名牌是质量的集中体现,是产品通向市场最好的“介绍信”,争创名牌,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依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进行的。商品生产者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优胜劣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规模经济,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才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2、(1)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以,从总体上、理论上讲,一分钱只能买一分钱的货。 (2)在实际生活中,在个别的商品交换中,受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并不是与价值一致的,价格时而低于价值,时而高于价值,也就是说,一分钱不止买一分钱的货或买不到一分钱的货,价格低于价值时,一分钱不止买一分钱的货;价格高于价值时,一分钱买不到一分钱的货。 四、1、(1)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2)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但物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①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就会上涨。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也会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格的上涨。③流通环节过多,市场管理不善,也会引起物价上涨。 (3)认为物价上涨是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单从控制货币发行总量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发展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同时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物价上涨。 2、(1)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也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因此,价值总量不变。 (2)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一方面使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商品交换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样,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就增多。 五、.(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价值规律。 (2)第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道理表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 格的影响是客观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就可能低于价值。问 题一的出现就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不按价值规律办事,不会预测市场需求,盲目发展水果种植,导致水果供大于求,果贱伤农。第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调节、刺激和淘汰作用。问题二中水果单产低、质量差,主要是一些果农只会粗放经营,不懂得改良水果品种、改进生产技术的重要,因而必然在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提高单位面积果园的经济效益。 (3)专家的分析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否则就要受惩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