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课 题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设计者
杨云飞
学校
江安职学
课型
欣赏课、舞蹈课
总课时
2课时
备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究文化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作的学习,与学生们一起探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动作,通过视听、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学情分析
高中选修舞蹈课的学生,很多是没有舞蹈基础的。示范教学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结果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配合学生喜爱的蒙古族、藏族歌曲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知识: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及动作,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歌舞和乐舞的风格特征,加深对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的印象。
技能:学习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及物道组合,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动作的变化、发展和规律。
二、 过程与方法
1、各民族舞蹈作品赏析,根据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2、学跳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掌握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欣赏、时间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对学生舞蹈节奏感及乐感的培养。
二、 教学难点:把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的松弛,强调双膝颤动贯串动作始终;以及蒙古族舞蹈的正确用力方法和身体的协调性。
一、 导入
1、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师:刚才老师播放的舞蹈是什么舞蹈?(学生回答)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2、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作品简介(教师引导)
二、新课
1、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概况介绍
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广泛的群众性,稳定与变异性同在,自娱性与 叫交融。
2、 傣族舞蹈作品赏析《雀之灵》
师根据人文环境、生活习俗等引导学生体验傣族舞蹈带来的美感
3、 维吾尔族舞蹈作品赏析《顶碗舞》或《大阪城的姑娘》
⑴引导学生讨论新疆的风土人情。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大方、活泼开朗。他们经常在节奏丰富的手鼓声中翩翩起舞。同学们想不想看一段新疆舞?(生热情高涨,齐声回答:想!)
⑵师:刚才的恶道中,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动作?
(扭脖子、翻手腕)
⑶邀请学生互动表演新疆舞
4、藏族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赏析
⑴师:藏族舞蹈中最突出的动作特点是什么?(颤膝)
⑵教师可通过介绍西藏历史以及让学生体验背着重物走台阶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藏族含胸、颤膝等舞姿动律的主要原因
⑶学跳藏族舞
师强调颤膝、上身松弛等动作要领
三、 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今天我们知识领略了众多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的三个民族,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继续去关注、探索我们绚丽多彩的民族舞蹈,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一、 课件展示
(一) 播放视频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东方红》作品简介
中国现代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在周恩来的倡议和指导下,集中了音乐、舞蹈、诗歌、美术等各方面注明艺术家的智慧集体创作的。作品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革命斗争历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这部作品,表现了中国舞蹈与音乐的艺术成就,舞蹈场面宏伟壮观,各民族舞蹈交相辉映,五彩缤纷,动人心魄。
(二) 课件展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概况
1. 民族舞简介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不公国家、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在表演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略)
3.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分布(略)
4.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及其发展(略)
(三) 各民族舞蹈视频赏析
1. 傣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服装道具图片
2.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服装道具图片
3. 藏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服装道具图片
⑴藏族的居住地
⑵藏族舞蹈的分类(学生观看藏族舞蹈,体会动作特点,并学习基本动作,踢踏舞:剁步、退踏步;弦子舞:三步一撩;锅庄)
⑶跟音乐跳藏族舞蹈
师生拉手围圈跳锅庄,让学生自由的跳藏族舞蹈,再次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
(教师播放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与体验少数民族舞蹈,学习基本动作,体验民族舞蹈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