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测查
引言
本章重点讨论人的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主要内容围绕着如何测查人们针对生活的总体幸福感或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不仅仅与生活总体有关,同时也涉及特定的生活内容,例如:工作、住房、家庭以及经济收人等等。本章所叙述的测查总体幸福感的方法多数也适用于测查特定的生活内容。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借助于普查和群体调查来完成的。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学概念与生活质量有间接的联系,它们是:自尊,抑郁、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和情感疏远(alienation),但唯有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最终标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当然,个体所感受到的幸福和满意无疑地与上述概念有密切的关系。
围绕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十分宽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概念上的混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内:精神卫生、生活质量以及老年社会医学。各个领域里的研究人员使用各自的术语,这些术语的含义有某种程度的重叠,但并非都是同义词。它们包括:满意、幸福、信心、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认知评价、兴高采烈、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受、心理幸福、感觉幸福、主观康乐(主观/感觉/,心理/感受)、不幸、焦虑、优郁、不适、紧张以及感受到的生活质量。毫无疑问,还存在其它一些术语。本章将介绍部分术语的相互区别。
有关主观幸福的文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1969年时只有20余篇,现在已发展到了几千篇。据Diener (1984)报道,1968年至1983年共发表600多篇。而Michalos(1986a)用“满意”或“幸福”作主题词通过计算机检索发现在1979-1982年间有2545篇文献。
除引言以外,本章还包括三节背景介绍和一系列具体量表。第一节简短复习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近况,并介绍一些主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第二节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主观幸福感测查量表进行简单的描述,最后具体介绍一些量表。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1.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态度,人们普遍认为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见Ostrom,1969)。认知成分涉及理智,而情感成分涉及感情。只有区分开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里多种多样的测查概念。
在作进一步介绍之前还应指出的是情感成分也是由两个成分—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组成的。Bradburn (1969)的正性情感量表和负性情感量表有时被用作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测查的相对较纯的测试工具。
目前业已证明一些幸福量表对情感(尤其是正性情感)成分的测试相对较多,但对认知成分的测试相对较少。而满意度量表相对较多地反映了认知成分。然而满意量表似乎并不单纯反映认知,它还同时反映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关担优、焦虑或抑郁的间题主要针对负性情感,而兴高采烈主要反映正性情感。Andrews和Withey (1976)的快乐一可怕应答量表(Delighted-Terrible Response Scale)倾向于以同样的比重测查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并以同样的比重测查情感成分之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Andrews & Mckennell,1980)。
Mckennell,Atkison及Andrews (1980)证实在不同国家(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所做的调查中确实区分出了幸福感之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Horley和Little (1985)在美国重复了这一结果。Hox (1986)从荷兰的资料中也挑选出了独立的认知因子和情感因子。Veenhoven(1984a)在复习了大量有关幸福感的文献后得出结论认为对情感一认知成分的鉴别是十分有益的。
在测查主观幸福感时鉴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料。例如,在进行总体幸福感调查时常常发现老年人流露出的幸福感低于中青年,但满意度却高于中青年(Campbell, Convers, &.Rodgers, 1976)。根据认知一情感理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对生活总体的认知评价升高,但正性情感却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纪变老,人们在情感方面有些筋疲力竭了,但是时却提高了成就感和/或调整了抱负水平。
这一理论也解释了为什么用快乐一可怕量表测查生括时发现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很小。如上文所述,快乐一可怕量表按同等比重测查幸福感的各个成分,所以年龄增加后认知成分的升值被正性情感成分的贬值所中和。
2.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的关系
在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中有一篇专门讨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之统计学关系的文献(Bradburn,1969)。你也许认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会显著地负相关,但Bradburn的研究显示这两种成分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变量。他初次发现这一结果时感到十分惊异,但接下来进行的几项研究重复了他的发现(Andrews&Whithey,1976;Cherlin&Reeder,1975;Hox,1986)。一些文献提供的证据表明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可能是不同脑区功能活动的结果(Stein,1964)。
3.主观幸福感评定的心理动力学机制
人们的幸福感是怎样产生的呢?显而易见,这取决于人们的外部环境。但心理动力学所要求的回答却是在给定的外界环境下,内在精神过程如何产生主观幸福感?针对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两类研究:(1)缺口或比值学说;(2)社会心理影响学说。
(一)缺口/比值学说
人们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个体期望值与成就感之间的“缺口”或“比值”。至于是采用缺口公式还是采用比值公式则部分地取决于如何测试期望的成就。
在缺口公式中,缺口等于期望值与成就感之间的差,期望值往往高于成就感。两者间的差越小,主观幸福感就越高。负差(即成就感超出期望值时)产生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但此时的主观幸福感可能并不会超过差为零时的主观幸福感。
在比值公式中,比值等于成就感除以期望值。比值越大,幸福感就越高。缺口/比学说有助于解释案些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令人困惑的资料。
在横向研究中,有时会观察到经济状况明显优于平均水平者其主观幸福感却低于平均水平,例如,拥有面积相对较大的设施完备之住房的中年人对住房的满意度可能不如居住条件较差之老年人。一种解释是,尽管住房条件好的人可能经济的确宽裕,但其期望值比住房条件差者要高得多,故其较大的缺口(或较小的比值)导致了较低的幸福感。
缺口/比值概念同样能解释某些纵向研究的结果。为什么在有恰当机会时,许多人仍不愿意回到“快乐的往日”?可能“快乐的往日”是指当时期望与成就之间的缺口小于(或在记忆中该缺口小于)目前所感受到的缺口,但当时的成就按绝对水平衡量低于目前的水平(用比值公式亦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不愿回到往日的人们可能是意识到了回到过去就必须放弃目前已经取得的实际利益。
鉴于缺口或比值的重要性,在测查主观幸福感并进行纵向监测的研究中,“完整”的设计应分别测查三个变量:期望值、成就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目前这样的研究还很少。假设你只有主观幸福感的资料,那么你也许能够观察到组间的差异(或跨时间的变化),但有一个问题你却无法回答:这种差异或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是实际情况不同,还是期望值不同,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你具有上述三种变量(主观幸福感、期望值、成就感)中任何两种的资料,你就可以用缺口/比值理论来解释主观幸福感的组间差异和时间差异。例如,由于成就感上升较慢而期望值上升较快,故A时的主观幸福感可能高于B时。但只有在获得了所有这三个变量的资料时你才能确定该理论是否恰当。
(2)多重差异学说
目前在检验有关期望之理论并找出期望之来源的研究中有一部分采用了Michalos(1985)的多重差异学说。该学说假定个体与某一特殊生活内容(例如住房)有关的主观幸福感取决于他对多种缺口的心理整合。这些存在于‘系列期望值(即想得到什么)与相应的成就感之间的缺口则取决于下列因素:(1)别人有什么;(2)自己过去的最好水平;(3)自己现在想得到什么;(4)自己将来想得到什么;(5)自己应获得什么奖励;(6)自己认为自己需要什么?Michalos(1985)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多重差异学说可解释总体幸福感和满意度测查中所产生的变异的500oe他的工作延续了Andrews和Withey (1976)以及Campbell等(1986b)的早期工作。此后,这些结果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Emmons&Diener, 1985a;Wright,1985;Michalos,1987)。
(3)社会心理影响学说
社会心理影响学说是对缺口/比值学说的补充。其目标是探索有可能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因子并观察它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联程度。
可能与主幸福感有关系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如下:应激、社会支持、内在控制(自信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外在控制(感到被他人所控制或感到被机遇所控制)以及角色扮演(即对家庭、工作和社会角色扮演的好与不好)。
在一个纵向研究中,Abbey和Andrews (1985)发现上述社会心理学概念确实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预期的联系。分析表明,抑郁的变异中有34%可用社会心理学因子来解释,生活质量的变异中有54%可用抑郁加上社会心理学因子来解释。
对主观幸福感的测查
许多不同的研究人员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查。还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量表或哪一类量表特别有用或者显著优于其它量表。一些“量表”只有一个项目,具有特定的反应等级。尽管从正规的心理测验角度来看,这些基于单个项目的测查相对比较粗糙,但已证明它们是非常有用的。
在测查主观幸福感时,“量表”一词有两种不同的用途。一种情况和常规心理测验相同,量表是用来获取信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根据其获取的信息评定主观幸福感。
另一种情况下它是一系列不同回答的集合。例如:阶梯量表、面部表情量表、快乐一可怕量表、山高量表等。这些量表均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里,通常,可用其中的一种记录人们对有关主观幸福感的许多不同项目的回答。这些项目既可组合成单一的量表测查主观幸福感,亦可彼此分开测查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概念。
下面将讨论“量表”一词的两种不同用法。当然,如果某一测试工具是在单个项目的基础上获取信息的,那么该术语的用法就合二为一了。但如遇到由许多项目组成的测试工具,则有必要区分它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还是提供了回答问题的一系列答案。
1.幸福感量表
有关幸福的调查由来已久。Smith (1979)发现幸福问卷的修辞和/或它所使用的评分等级对答案的分布只有微弱的影响,所以对幸福感的平均水平影响也很小。但是在不同时间询问同一个问题却显示出时间趋势,产生于一种量表的时间趋势与产生于另一量表的时间趋势互相平行(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平均幸福水平较高,60年代中期和末期逐渐下降,70年代初降到最低点,然后在70年代末又急剧上升,80年代再次维持于较高的水平)。
有两种“标准的”的幸福量表,均为单项问卷。不幸的是,即便是这种标准量表在不同研究之间也偶尔存在微小的变异,原因可能是量表设计时出现的误差。
第一个标准的幸福问卷(见表1)曾被密执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RC)和芝加哥大学国民意见研究中心(NORC)所采用。第二种标准的幸福量表(见表1)曾被Gallup机构(美国公众意见研究所,AIPO)所采用。这种“标准”随着时间也有一点变化。Smith (1979)对上述两种标准量表各取45项全国性调查和24项地方性调查或特殊人群调查的资料加以比较,他发现与AIPO的资料比较,SRC-NORC的资料中报告自己“非常幸福”者较少(8-15%)。
2.单个项目的满意度量表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将满意度量表定义为直接询问满意度者。而未直接使用“满意”这个词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将在下一节进行讨论。
典型的满意度量表均为单项问卷,询问受试者“你对……的满意度如何”或“你从……之中获得多少满意度”。参照生活总体或某一特定生活内容(如家庭生活或工作)回答这一问题。
应答式量表长短不一,用于面对面的测试时它常常被印在卡片上递给受试者。
3.用于评定主观幸福感的其它应答式量表
除了上面讲的幸福和满意量表以外,还有其它几种类型的应答式量表。制订这些量表的目在于更加综合地测查主观幸福感,而不仅仅是询问“幸福”或“满意”。如上述,“幸福”的内涵太窄,它忽视了认知成分。同样地,一些研究者认为“满意”的内涵太窄,它有忽视情感成分的倾向。
编制下面这些量表的其它动机还有(1)使用图表式的测试工具以避免量表依赖于某种特定的语言,尤其在多国协作研究中;(2)减少某些幸福和满意量表所产生的误差。
(1)阶梯量表
此量表由Cantril (1967)编制。如表2所示,此量表是一个梯子的示意图,它有10个阶梯,在阶梯上下的空档里有11个数字(0-10)。要求受试根据他/她自己的关于好和坏、最好和最坏的看法定义梯子顶和梯子底所代表的意义。使用这个量表询间受试对不同生活内容的评价。
(2)山高量表、人脸量表
与阶梯量表一样,这两种量表也是通过图表而非语来测试主观幸福感。山高量表由Cantril编制(Gallup, 1976),使用于梯子比较少见的国家。它是用线画出的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11个台阶。
人脸量表由Andrews和Withey (1976)编制,这也是一种非言语性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它由七幅人脸组成,每幅人脸的表情不一,从非常高兴到非常难过。量表被印在卡片上并在测查时交给受试者。这两个量表详见表2。(3)高兴一可怕量表
本量表由Andrews和Withey (1976)编制,是七级应答式量表。它既测查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也测试其认知成分。另附有若干额外的选择。详见表2。
表1幸福感项目和满意度项目
幸福感项目
1.密执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RC)和国民意见研究中心(NORC ):
“从总体上看,近几天来你的感觉如何—非常幸福、相当幸福还是不幸福?"
非常幸福 相当幸福 不幸福
1 2 3
2. Gallup机构(美国公众意见研究所,AIPO):
“总的来说,你的幸福程度如何—非常幸福、相当幸福或不幸福?"
非常幸福 相当幸福 不幸福
1 2 3
满意度量表
1.一般社会调查:
“就我所提到的每一生活内容,请指出哪个数值代表了你从中得到的满意度。”
满意到了极点 非常满意 相当满意 比较满意 有些满意 有一点儿满意 不满意 不知道
1 2 3 4 5 6 7 98
2. Campbell等(1976):
“你对……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如何?哪一数值最接近你的感受?”
非常不满意 满意与不满意相等 非常满意
1 2 3 4 5 6 7
3.欧洲晴雨表式调查(例如,Inglehart& Rabier, 1986)
(4分项目)“总的来说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相当满意、不太满意或一点儿也不满意?”
(11分项目)“请在本量表中指出你对…的满意程度。0代表非常不满意,而10代表非常满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2测试主观幸福感的其它应答式量表
阶梯量表(Cantril,1976):“这里有一幅梯子的示意图,假定梯子的顶部代表你可能过上的最好生活,梯子的底部代表你可能过上的最差生活。你目前处于梯子的什么位置上?”“……五年前你处于梯子的什么位置上?”“……你认为五年后自己将处于什么位置上?”(图略)
山高量表:用一条线画出的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11级台阶(Gallup, 1976)。“我想问你对……的满意程度如何,如果非常满意请标示山顶,如果对某一部分感到满意但对另一部分感到不满请在山脚到山顶之间的某一台阶上注明。请注明与你的满意程度最接近的台阶。切记,台阶越高满意度越高,反之则满意度越低。”(图略)
人脸量表(Andrews & Withey, 1976):“这里有一些表情各异的人脸,每幅画的下面有一个字母。哪幅人脸最接近于你对生活的(总体)感受?”
高兴一可怕量表(Andrews&Withey, 1976):“接下来我们想了解你对生活各个部分的感受,以及你所观察到的在这个国家里的生活质量如何。请告诉我你目前的感受—同时考虑过去一年里所发生的事以及据你估计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请指明卡片上哪个数值与你的综合感受最接近。`7'表示高兴、‘6'表示偷快、‘1'表示可怕。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一点儿感受也没有,请选择`A';如果你从未考虑过这类问题,请选择`B';如果这个问题不适合你,请选择`C’。”
一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⑧一⑦一
可怕不幸福基本混合基本愉快高兴
不满意(满意与 满意!
不满意
相等)
A:既非满意也非不满意
B:受试者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C:这个问题不适用于该受试者
本章介绍的8个量表均偏重于总体幸福感和综合的生活值量。
生活满意度量表
Life Satisfaction Scales (Neugarten,Havighurst,&Tobin,1981)
简介
此量表包括三个独立的分量表,其一是他评量表,即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oale),简称LSR;另两个分量表是自评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指数A (LifeSatisfaction Index 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B),简称LSIA和LSIB oLSR又包含有五个1-5分制的子量表,故其得分在5(满意度最低)和25(满意度最高)之间,LSIA由与LSR相关程度最高的20项同意一不同意式条目组成,而LSIB则由12项与LSR高度相关的开放式、清单式条目组成。LSIA得分从。(满意度最低)到20(满意度最高),LSIB得分从。(满意度最低)到22(满意度最高)。
总测试样本为177名50及50岁以上之成人,其男性91名、女性86名。有50人得分中等偏上、55人中等偏下,另外72人之得分下等偏上。这177名受试者的平均LSR得分为17.8(标准差=4-6)。92名重点受试的LSIA得分为12.4±4.4(均数±标准差,下同);LSIB得分为15.5±4.7。
信效度
两位评分者评定LSR的一致性为0.78。LSR得分与临床心理学家和受试者充分面谈后所得结果之一致性为0.64。
LSIA和LSIB与LSR的一致性分别为0.55和0.58;它们与临床心理学家之评定的一致性分别为0.39和。,47。LSIA与LSIB的一致性为0.73。
没有关于重测信度、区分效度及项目间一致性的资料报道。
应用与评价
量表作者认为LSIA和LSIB与LSR的一致性仅为中等。男、女之间以及青、老年人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本量表得分与受试者之社会地位显著相关(r=0. 21-0.41)。经修妈LSIA之1、2、3、4、6、7、9、12, 16、17、18, 19,和 20项组成T一个更有用的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Z,简称LSIZ (Wood,Wylie and Sheafor,1969)。
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
(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cale,LSR)
表A.热情与冷漠
5.充满热情地谈到若干项活动及交往。感觉“当前”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喜爱做事情,甚至呆在家里也感到愉快。乐于结交朋友,追求自我完善。对生活的多个领域表现出热情。
4.有热情,但仅限于一、二项特殊的兴趣,或仅限于某个阶段。当事情出现差错并可能妨碍其积极享受生活时可表现出失望或生气。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要预先做出计划。
3.对生活淡泊.似乎从所从事的活动中得不到什么乐趣。追求轻松和有限度的参与。可能与许多活动、事物或人完全隔离。
2.认为生活的给大部分是单调的,可能会抱怨感到疲乏。对许多事感到厌烦。即使参与某项活动也几乎体会不到意义或乐趣。
1.生活就象例行公事,认为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做。
表B.决心与不屈服
5.奋斗不息的态度:宁可流血也不低头。有抗争精神:抵抗到底、决不放弃。积极的人格:坏事和好事都能承受,尽力而为之。不愿改变过去。
4.能够面对现实。“我对自己的遭遇没有怨言”、“我随时准备承担责任”、“只要去寻找就一定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介意谈论生活中的困难,但也不过分渲染之。“人不得不有所放弃”。
3.自述:“我曾经攀上顶峰也曾跌人低谷,我有时在峰顶、有时却在谷底”。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流露出遭受外在惩罚及内在惩罚的感觉。
2.感到由于得不到休息而未能事情办得更好,感觉现在的生活与45岁时截然不同,越来越糟了。“我努力工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1.谈论自己未能承受的打击(外在惩罚),反复责怪自己(内在惩罚)。被生活所压倒。
表C.愿望与已实现目标的统一
5.感到已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一切。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对生活中失去的机遇感到有些懊悔。“也许我应该更好地把握住那些机会”。尽管如此,仍感到生活中自己想做的事情均已完成得相当成功。
3.族去的机遇和把握住的机遇各占一成。如果能重新开始人生,宁愿意干一些不同的事情,或许该接受更多的教育。
2.为失去重要的机遇而懊悔,但对自己在某一领域(也许是其专业)中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满足。
1.感到失去了生活中的大多数机遇。
表D.自我评价
5.感觉正处在自己的最佳时期。“我现在做事比以往任何时候做得都好”,“没有比现在更美好的时光了”。认为自己聪明、完美、有吸引力;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认为有资格随心所欲。
4.感觉自己比一般人幸运。有把握适应生活的各种艰辛。“退休只是换个事情做而已”。对健康方面出现的任何问题均能正确对待。感到有资格随心所欲。“我想做的事情均能去做,但不会过度劳累自己”。感到能处理好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认为自己至少能够胜任某一领域,例如工作。但对能否胜任其它领域持怀疑态度。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但能够面对现实。感到自己不那么重要了,但并不十分介意。感到自己有所得,也有所付出。随着年纪变老感到身体各方面的状况普遍下降,但并非严重下降。认为自己的健康情况好于平均水平。
2.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谈到人变老时往往感到绝望。试图抵御岁月的侵袭。
1.感到老了、没有用了,或者快没有用了。贬低自己。“我已经成了别人的累赘”。
表E.心境
5.“现在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几乎总是愉快的、乐观的。在旁人眼里其快乐似乎有些脱离现实,但又不象是装模作样。
4.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知道快乐之所在并把快乐表现出来,有许多似乎属于青年人的特点。通常是正性的、乐观的情感。
3.宛若一艘性情平和的船在缓缓地移动,一些不愉快均被正性心境所中和。总体上为中性到正性的情感,偶尔可表现出急躁。
2.希望事情宁静、平和。总体上为中性到负性情感。有轻度的优郁。
1.悲观、抱怨、痛苦、感到孤独,许多时间里感到优郁,有时在与人接触时会发脾气。
生活满意度指数A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
下面的一些陈述涉及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请阅读下列陈述,如果你同意该观点,就请在“同意”之下做一记号;如果不同意该观点,请在“不同意”之下做一记号;如果无法肯定是否同意,则在“?”之下做一记号。请务必回答每一个问题。
* 1.当我老了以后发现事情似乎要比原先想象得好。(A)
* 2.与我所认识的多数人相比,我更好地把握了生活中的机遇。(A)
* 3.现在是我一生中最沉闷的时期。(D)
* 4.我现在和年轻时一样幸福。(A)
5.我的生活原本应该是更好的时光。(D)
* 6.现在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A)
* 7.我所做的事多半是令人厌烦和单调乏味的。(D)
8.我估计最近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令人愉快的事。(A)
* 9.我现在做的事和以前做的事一样有趣。(A)
10.我感到老了、有些累了。(D)
11.我感到自己确实上了年纪,但我并不为此而烦恼。(A)
* 12.回首往事,我相当满足。(A)
13.即使能改变自己的过去,我也不愿有所改变。(A)
14.与其它同龄人相比,我曾做出过较多的愚蠢的决定。(D)
15.与其它同龄人相比,我的外表较年轻。(A)
* 16.我已经为一个月甚至一年后该做的事制订了计划。(A)
* 17.回首往事,我有许多想得到的东西均未得到。(D)
* 18与其它人相比,我惨遭失败的次数太多了。(D)
* 19.我在生活中得到了相当多我所期望的东西。(A)
* 20.不管人们怎样说,许多普通人是越过越糟,而不是越过越好了。(D)
注:项目被 Wood (1969)等人列人了生活满意度指数Z (LSIZ)
A为正序记分项目,D为反序记分项目。
生活满意度指数B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B,LSIB)
(附评分指南)
请就以下问题随意发表意见:
1.你这个年纪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1……积极的答案
0……没有任何好处
2.今后五年你打算做什么?你估计今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2……变好,或无变化
0……无法预料,“各种可能性都有”
0……变坏
3.你现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任何自身之外的事情,或令人愉快的对未来的解释
1……“维持现状”、保持健康或工作
0……摆脱现在的困境、或“目前什么重要的事情也没有”、或提起以往的经历
4.与早期的生活相比,你现在最否幸福?
2……现在是最幸福的时期,过去和现在同样幸福;或无法比较出何进更幸福;
1……最近几年有些不如以前了
0……以前比现在好,目前是最糟糕的时期
5.你是否曾担心人们期望你做的事你却不能胜任—你无法满足人们对你的要求?
2……不曾担心
1……略有些担心
0……担心
6.如果你想怎样就能怎样,那么你最喜欢生活在哪里(国家名)?
2……目前所在地
0……任何其它地方
7.你感到孤独的时间有多少?
2……从未有过
1……有时
0……经常,十分频繁
8.你感到生活无目的的时间有多少?
2……从未有过
1……有时
0……经常,十分频繁
9.你希望将来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还是自己独处的时间更多一些?
2……现在这样很好
1……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
0……自己独处的时间更多一些
10.你在目前的生活中发现多少不幸的事情?
2……几乎没有
1……有一些
0……许多
11.当你年迈之后,事情比原先想象得好还是不好?
2……好
1……和预期的差不多
0……不好
12.你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如何?
2……非常满意
1……相当满意
0……不太满意
情感量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
Affect Scales: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Affect Balance
(Bradburn,1969)
简介
此量表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其10个项目是一系列描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如对正性情感项目回答“是”则记1分;对负性情感项目回答“否”也记1分。情感平衡的计算的方法是以正性情感分减负性情感分,再加一个系数5,因此其得分为1至9分。
此量表曾用于测查2735名成人,其中1256人来自华盛顿市郊,538人来自底特律市郊,430人来自芝加哥、264人来自其它10个大都市。受试者的平均得分约为6. 7分。2735人中约369人得了最高分(8分和9分),仅180人得了最低分(1分和2分)。
信效度
正性情感项的项目间相关在0.19和0.75之间,负性情感项的项目间相关为0.38至0. 72 0负性项目与正性项目的总相关小于0.10。间隔3天后再次测查的重测一致性为0.76。其中正性情感项目重测一致性为0.83;而负性情感项目的重测一致性为0.81。如间隔更长的时间,则两次测查的一致性下降。没有区分效度方面的资料。情感平衡得分与关于幸福的一般性回答之相关为0.45-0-51,与“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相关为0.40-0.47,与“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的相关为一0.33-"0.36。
应用与评价
情感平衡量表的得分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但大学毕业和高收人者得分较高。低收人且家庭负担重者得分最低。
情感平衡量表
下面我们讨论一些问题,我们想了解你最近的感受。在过去几周里你是否感到……
(P) A.对某事特别热衷或特别感兴趣?
(N)B.感到坐立不安?
(P) C.因为别人对你工作的赞扬而感到骄傲?
(N)D.十分孤独或远离他人?
(P) E.由于完成了某项工作而感到愉快?
(N)F.心烦?
(P) G.仿佛处在世界的顶峰(有飘飘然的感觉)?
(N)H.优郁或非常不幸福?
(P) I.事情在按你的意愿发展?
(N) J.由于某人的批评而感到不安?
注:P为正性情感项目;N为负性感项目
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
Index of Well一Being,Inedx of General Affect
(Campbell et al,1976)
简介
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仅有一项。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 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
1971年夏,本量表编制者在全美国测试了2160位18岁以上的成人,其中1/6的受试于1972年春再次接受了测查。整个样本的平均分为11.8(标准差2-2),其中31%的受试得分在13或13以上。65岁以上、高收人、已婚无子女以及居住在农村者得分超过平均水平。得分低者见于失业、低收人、离婚或分居以及未婚人群。女性得分略高于男性。同等收人的白人比黑人得分高。国内姚春生(1995)等人测试了90名老年人,全量表分(X±SD)为5.1159±2.0282,明显低于上述美国资料。
信效度
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285名受试在时隔8个月的两次测试中本量表得分的一致性为0.43,其中总体幸福感指数的一致性为0.56。本量表与有关恐惧和担心之量表的相关性在0.22-0.26之间,它与个人竞争力量表的相关更高(0.35)。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测查的相关性为0.52。幸福感数与Crowne - Marlowe社会期望量表(Crowne一Marlow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之抵制坏事分量表(Deny Bad Subscale)相关性(0.29)优于坚持好事分量表(Assert Good Subscale)(0.12)。根据姚春生(1995)等人的资料,本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849(p<0. 001)。
应用与评价
研究发现与幸福感指数相关的主要生活内容是工作以外的活动、家庭生活、生活水平、工作及婚姻。与幸福感指数正相关的若干因子包括:朋友的数量(0.23)、年龄(0.21)、家庭收人(0.14)、智力(0.13)、健康(0.13)以及宗教信仰(0.11)。
幸福感指数
1.总体情感指数(权重为1)
A. 有趣的 1 2 3 4 5 6 7 厌倦的
B. 快乐的 1 2 3 4 5 6 7 痛苦的
C. 有价值的 1 2 3 4 5 6 7 无用的
D. 朋友很多 1 2 3 4 5 6 7 孤独的
E. 充实的 1 2 3 4 5 6 7 空虚的
F. 充满希望的1 2 3 4 5 6 7 无望的
G. 有奖励的 1 2 3 4 5 6 7 沮丧的
H. 生活对我 1 2 3 4 5 6 7 生活未给予我
太好了 任何机会
1. 生活满意度(权重为1.1)
你对生活总体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如何?哪一数值最接近你的满意度或不满意度?
十分满意 1 2 3 4 5 6 7 十分满意
注:在实际问卷中将A,C,F,G项颠倒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General Well一Being Schedule
(Fazio,1977)
简介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测试样本包括79名男性和119名女性,他们均为大学心理系一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前18项的平均得分在男性为75分,在女性为71分(标准差分别是15和18分)。国内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362名大学生。
信效度
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间隔3个月后重新测查了其中的41名学生,发现重测一致性为0.85。GWB总分与专家面谈后对抑郁评估之一致性在0.27-0.47之间;与3种焦虑量表(PEI,PSS和CHQ )的一致性分别为0.41,0.40和0.10;与3种抑郁量表(HQ,Zung和MMPI)的一致性分别为0.35,0.28和0.21;它与PFI抑郁量表的一致性更高一些(0.50)。
应用与评价
研究表明本量表比其它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效能好。除了评定总全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
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驰与紧张(焦虑)。
总体幸福感量表
*1.你的总体感觉怎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好极了,精神很好,精神不错,精神时好时坏,精神不好,精神很不好(123456)
2.你是否为自己的神经质或“神经病”感到烦恼(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极端烦恼,相当烦恼,有些烦恼,很少烦恼,一点也不烦恼(12345)
*3.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绝对的大部分是的,一般来说是的,控制得不太好,有些混乱,非常混乱(123456)
4.你是否由于悲哀、失去信心、失望或有许多麻烦而怀疑还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做(在过去的一月里)?
极端怀疑,非常怀疑,相当怀疑,有些怀疑,略微怀疑,一点也不怀疑(123456)
5.你是否正在受到或曾经受到任何约束、刺激或压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相当多,不少,有些,不多,没有 1 2 3 4 5
*6.你的生活是否幸福、满足或愉快(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非常幸福,相当幸福,满足,略有些不满足,非常不满足1 2 3 4 5
*7.你是否有理由怀疑自己曾经失去理智、或对行为、谈话、思维或记忆失去控制(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一点也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