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学案反思蛟河市漂河镇青背九年制学校 李文静通过前一段时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批改导学案中却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学生应付学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动脑习惯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只是一味地照抄同桌的答案,或者只是一味地乱填答案,使自学流于形式。2、字迹胡写乱画严重部分学生写字原本就不规范,字迹潦草,在有时间约束的情况下,情况就更糟糕了,甚至有的学生自己写完后自己都认不下来,这种情况的后果实在是可怕的。3、照搬照抄答案严重解答问题时,需要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问题是有的学生在不分析不理解的情况下,把所谓的答案照抄下来,只知其然,不知道所以然。4、“导学案
2、”的知识不读不记严重“导学案”的“教学重点”“知识链接”、“知识拓展”、等在学生自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自学的台阶,又是形成知识条块的链条,它凝聚着老师的心血。但遗憾的是,学生却很少重视它,只是在课堂上草草看几眼,匆匆读几遍,有很多学生连看都不看,难道这仅仅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问题吗?当然,以上所存在的问题,不能都归罪于学生,与我们老师的规范和要求是有直接关系的。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前行中不断反思,同组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近阶段的使用导学案的反思总结如下。1.“导
3、学案”要求教师角色转变。“导学案”的使用,使我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究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2.导学案涉及面广,课时容量大,教学效率高,课堂气氛活
4、跃。课堂上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合作,小组间竞争意识强,从学生一开始讨论的跃跃欲试到争抢着回答问题来看,该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老师适时适当地点拨,且点拨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是很适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随时会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可能课前难以预料,相对来说对老师知识方面的要求更高了,该课型模式对老师来说是个新的挑战。同时老师还要调控好课堂,该讨论时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上黑板后,要让其他学生迅速静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互动,这对老师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才能真正驾御课堂。3.教学中能“用活”教材。“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4.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自从开展导学案学习以来,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大为改观,尤其是学案的使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