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SK甲级语法整理
三 句子成分
(一)主语:
1.名词.代词. 数词.名词词组作主语:同学们都到了。明天是星期天。
外边有人找你。我们都是外国留学生。谁去看比赛?那是我的家。
十六是四的四倍。图书馆的书很多。一斤多少钱?这件合适吧?
2. “的”字词组作主语: 红的好看,蓝的不好看。 学汉语的都希望去中国。 你买的贵,我买的便宜。
3.动词、动词词组作主语: 笑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吃一点儿没关系。 爬山很有意思。
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主语: 暖和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着急有什么用? 太冷了不好,太热了也不好。
5.主谓词组作主语:身体好很重要。 天气冷点儿没关系。 我学汉语是为了去中国旅游。 他不来也好。
(二)谓语:
1.动词、动词词组作谓语:他走了。今天我们讨论语法问题。小王可能不来了。他们去参观工厂。
2.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谓语:我们班的学生多,他们班的学生少?北京的夏天很热。这个电影太好了。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谓语:今天星期天。你最近怎么样?他十八(岁),我二十(岁)。 我上海人,他北京人。
4.主谓词组作谓语: 她眼睛很漂亮。 这个电影我看过。
(三)宾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宾语: 我们都学习汉语。 教室在西边。 我还没见过她。 你找谁? 这是一千,不是一百。 她最近买了一辆新汽车。 我要一个。 他要那本。
2. “的”字词组作宾语: 我不喜欢酸的。 你要买什么样的?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宾语: 你要多注意休息。 这件事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
4.形容词、形容词词组作宾语: 我喜欢安静。 这样做我觉得不怎么好。
5.主谓词组作宾语: 我希望你明年再来。 你觉得他怎么样?
我看见小王去图书馆。
6.双宾语: 阿利送给老师一件礼物。他教我英语,我教他中文。
(四)定语
1.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定语: 这是中文杂志。 晚上的会不开了。 前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我爸爸是工人。 四的四倍是多少。 这件衣服是去年买的。 这些是我朋友的东西。 一辆辆汽车从门口开过。
2.形容词、形容词组作定语: 请给我一杯热茶。 昨天我们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
3.动词、动词词组作定语: 今天参观的人真不少。 参加晚会的同学都来了。
4.主谓词组作定语: 阿里写的汉字很整齐。 小王讲的故事很有意思。
(五)状语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坐公共汽车。 他不知道我现在住的地方。
2.形容词作状语: 他大喊一声。 他的书整齐地摆在桌子上。
你应该好好地学习。
3.名词、代词、数词或名词词组作状语: 请前边坐吧! 我们下午看展览。 我怎么回答他呢? 他把杯里的酒一口喝完了。
书只能一本(一)本地读。 大家屋里坐。
4.介宾词组作状语: 去机场要一直往前走。 他经常给我打电话。
王老师对人很热情。 我在中国认识了很多朋友。
5.动词、动词词组作状语: 我要继续学下去。 他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你再来!”
6.主谓词组作状语: 孩子们手拉手跑过来。 他声音不大地说:“这件事先别告诉别人。
(六)补语
1.结果补语: 请同学们写清楚。 大家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好。
衣服应该洗干净。 不要把电视搞坏了。 你们听懂了没有? 请把自己的东西拿走。 我把他送给朋友了。 他把自行车卖掉了。 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
2.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 动+来/去:你们都进来吧。张文不在这儿,他回去了。你们都进屋来吧。(宾语在“来”之前)
动+上(下、进、出、起、过、回):他跑上楼了。她走下楼了。
请把这张桌子搬进屋里。你把这些书搬出教室。飞机飞过大海。
阿里买回一本新书。
(2)复合趋向补语:
动+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他走上来了。她走上去了。他从楼上走下来。你把画儿从墙上拿下去。他跑进图书馆去了。请你把书带回来。我得把汽车开回去。你把自行车骑过来。他笑着站起来。
3.程度补语:
形+得很:今年冬天冷得很。他得了第一,高兴得很。
形+极了:这条河深极了。她看到这件礼物,喜欢极了。
形+得多。这条路近,那条路远得多。这间屋子小,那间屋子大得多。
形+多了:这篇课文容易多了。他的学习成绩差多了。
动+得+形:他写得好,我写得不好。她写得整齐,我写得不整齐。
4.可能补语
肯定式:
动+“得……”:这篇课文你们看得懂吗?我这样讲你们听得见吗?这些东西你拿得动吗?今天的作业我们写得完。
否定式:
动+“不……”:这本书我们看不懂。他说的话我们听不见。
这些书我拿不动。今天的作文我们写不完。
5.数量补语:
(1) 时量补语:
A.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你等一会儿。她病了一年了。你等我们十分钟。今天我们上两小时汉语课。
B. 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他大学毕业已经五年了。她儿子死了三年了。他们离开北京一个月了。我们来中国一年半了。
(2) 动量补语:这本书我看过两遍。请等一下儿。我找过他两次。你喝一口试试。
四 句子分类
(一) 单句
(1) 主谓句
A. 完全主谓句:我们学习汉语。他们是留学生。
B.不完全主谓句:即主语或谓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可不出现
阿利不去北京,( )去上海了。——谁找他?——小王。
(2)非主谓句
A.无主句: 下雨了。 冷极了! 请喝茶!
B.独词句: 老张! 好! 什么? 谢谢!啊?
2.复句(举例见后)
(1) 不带关联词的复句:带关联词的复句
(二) 按谓语性质分类(“*”,参见“谓语”部分,不标号)
*1. 动词谓语句;小张学习,小王工作。咱们一起想个办法。我们汉语水平提高了。他姓谢,叫谢文。他是工人。
*2. 形容词谓语句,谓语中不用“是”:今天很热。这件衣服漂亮极了。
*3. 名词谓语句:明天星期天。弟弟十三岁。他黄头发,蓝眼睛。你那儿的?我北京的。
*4. 主谓谓语句:他身体不太好。这个饭店服务员态度不好。烟我不抽了。这个电影我看过了。我衣服不想买了。这种事情我不太感兴趣。
(三)按用途分类:
1.陈述句:阿里要回家了。你的汉语说得不错。
2.疑问句: 你是新来的留学生吗?今天星期几?你是不是不喜欢这种颜色?你不高兴了?
3.祈使句:别说了!请常常给我写信!教室里不要抽烟!
4.感叹句:天气太冷了! 她长得多漂亮啊!
五 几种特殊句型
(一) “是”字句
肯定式:
1.表示等同: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生日四月四号。这儿是集合的地方。
2.表示质料或特征:这种鞋是布的。我们学校是第一名。
3.表示说明或归类:我是北京语言学院的学生。她是老师,他是工人。我们都是明天走,我是上午,他是下午。我是为了大家,为了集体。
4.表存在:图书馆东边是操场。桌子上是书和报。
5.表示领有:小王是一只手。这张桌子是三条腿。
否定式:小王的哥哥不是工人。辅导的时间不是下午,是晚上。
(二)“有”字句
肯定式:
1.表示领有:我有一件新衣服。他有一个姐姐。
2.表示包含、列举:一年有十二个月。参加晚会的有工人、农民、干部。
3.表示存在:屋里有两张桌子。学校门口有很多汽车。
4.表示评价、达到:他很有办法。他有三十多岁。
5.表示发生、出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个孩子有进步了。
否定式:他没有钱。教室里没有人。
(三) 存现句
1.表示存在:墙上挂着一张画儿。车上挤满了人。
2.表示出现:东边开过来一辆汽车。那边跑过来一个小孩。
3.表示消失:上午搬走了几把椅子。那个学校死了一个学生。
(四) 连动式
1.表示动作的连续:他们吃过晚饭散步去了。十点钟,他就上床睡觉了。
2.表示动作的目的:下午我们去商店买东西。你要那么多纸干什么?
3.表示动作的方式等:我明天坐飞机去广州。他用铅笔写字。
4.表示动作的结果:他看了那封信高兴极了。他出门丢了十块钱。
5.前一个动词为“有”或“没有”:我有事找你。他没有时间休息。
(五) 兼语句
1.表使令意义的兼语句:晚上我请你吃饭。老师让我再读一遍课文。小王叫我去他家玩玩儿。
2.表爱憎意义的兼语句:领导经常表扬他工作认真。教师批评他学习不努力。
3.表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兼语句:我们都说他是好学生。他收我做学生。
4.前一个动词是“有”、“没有”的兼语句:有人找你。有个服务员态度非常好。机场上有架飞机飞走了。今天没有人来参观。
(六)“是……的”
当某一动作已过去实现或已完成,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
小王是坐火车去的。
否定式:“不是……的”:他不是昨天到的。他不是从上海来的。他不是坐飞机来的。
(七)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
(1)主+“被/叫/让”+宾+动+其他成分: 我的自行车让小王骑走了。我的辞典阿里借走了。活儿都被他们干完了。
(2)主+“被/叫/让”+动+其他成分:画被买走了。门被推开了。小周被批评了一顿。
2.意义上的被动句:信写好了。练习作完了。面包吃了一半。
(八) 比较句
1. “比”字句:这座山比那座山高。马比牛跑得快。上海比北京热。
否定式:上海没有北京热。广州的天气不比上海冷。她今天不比我来得晚。
2.跟(和、同)……一样:她的年纪跟我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一样。她穿得和从前一样。
否定式:跟……不一样:他长得跟他哥哥不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不一样大。
3.有(没有)……这么(那么):弟弟快有哥哥这么高了。我说汉语没有他那么好。北京水果没有广州那么多。
(九)“把”字句
1.主+“把”+宾+动+“一/了”+动: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请)你把这儿的情况介绍介绍吧。他今天把过去的信件又看了看。
2.主+“把”+宾+动+补语(1):我把信寄走了。她把衣服洗得很干净。你把今天的报拿来。
六 提问的方法
(一)用语气助词“吗”提问:今天是星期一吗?那个商店远吗?你的身体好吗?老张是北京人吗?晚上睡的好吗?
(二)用“好吗、行吗、对吗、可以吗”等提问:我们一起去旅行,好吗?自行车借我用用,行吗?
这个字这样写,对吗? 老师,我有事请几天假,可以吗?
(三)用语气助词“吧”提问:小王不来了吧?你身体不太舒服吧?你是美国人吧?
(四)用疑问语调表示疑问:你只学过一年汉语?这本书是你的?你认识她?
(五)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多少、几、怎么、怎 么样”提问:谁是你们的汉语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你想去哪儿?你们班有多少人?你住几楼?请问,去车站怎么走?这个电影怎么样?
(六)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呢”提问:谁是他的女朋友呢?怎么才能见到王老师呢?哪儿去找他呢?
他在什么地方呢?
(七)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你最近忙不忙?汽水你喝不喝?他的话你听得懂听不懂?
晚上你看不看电视?(晚上你看电视不看?)你写(信)没写信?那个地方你去过没去过?
今年的计划你们完得成完不成?电视机她送来没送来?屋子收拾得干净不干净?你是不是想家了?
是不是你爱人来了?你喜欢吃橙子,是不是?
(八)用“肯定形式+没有”提问:你们吃过饭了没有?他们去过北京没有?大家明白(了)没有?
用疑问副词“多”提问这条路多长?你的孩子多大了?前面那座楼有多高?从这儿到机场有多远?
(九)用语气助词“呢”提问:我们下星期去旅行,你呢?阿里,你的车票呢?要是他不同意呢?
(十一)用“(是)……还是”提问:你吃米饭还是饺子?(是)你高,还是小张高?你(是)去还是不去?
七 数的表示法
(一)年、月、日、星期表示法:1987年12月18日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星期日、星期天
(二)钟点表示法:两点(钟)(2:00)两点十五(分)(两点一刻)(2:15)两点半(2:30)两点四十五(分)
(两点三刻/差一刻三点)(2:45)两点(过/零)五分(2:05)两点五十八分(差两分三点)(2:58)
(三)钱的表示法:十五元八角六分(15.86元)七角六毛五 (7.65元)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元(12567元)
(四) 号码表示法:205(号)房间;332路汽车;我的电话是2017531;我穿25号鞋;
八 强调的方法
(一) 反问句:这个词不是学过了吗?我怎么知道?我没告诉你吗?你去还不应该吗?
(二)连……也(都)……:我去的地方很少,连广州也没去过,她连走也走不动了。
他最近很忙,连星期天都不休息。连八岁的孩子都参加了这次比赛。
九 动作的态
(一)完成态
1.完成态用动态词“了”表示:午饭我只吃了一碗面条。我给朋友写了一封长信。
2.动态助词“了”只与动作的完成有关,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和经常性动作:明天吃了早饭我们一起去公园。每天我下了课就回宿舍。
3.否定式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副词“没(有)”,一般不能再用动态助词“了”:星期天我没(有)去看电影。昨天我没给朋友写信。
(二)变化态
1.已经发生变化,用句尾语气助词“了”:天冷了,你要多穿(一)点儿衣服。她的病好了。大家都不说话了。风停了,雨住了。我现在是大学生了。
2.将要发生变化,用语气助词“了”或“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上课了,快去教室。 要下雨了。宴会就要开始了。快要考试了,每天她都睡得很晚。新年快到了。
(三)持续态
用动态助词“着”表示,否定式用“没(有)……着”
1.表示状态的持续:灯一直亮着。她穿这一件新衣服。
雨不停的下。我们慢慢的在操场上走着。
2.否定式一般是在动词前加副词“没(有)”
窗户开着吗?——没(有)开着。——开着呢。
(四)进行态
用“正”、“正在”、“在”、“呢”、“正(在)……呢”、“在……呢”表示
1.正在+动/形:同学们正在准备考试。小张正在给朋友写信。
她正在不高兴,老师进来了。
2.在+动:孩子们在睡觉,你小声点儿!请您等一会儿,他们在开会。
3.动/形+呢 正(在)+ 动/形 +(着)呢:阿里听录音呢,不想去图书馆了。他正(在)看电视呢。他正忙(着)呢。 他们正跳舞呢。
(五)经历态
用动态助词“过”表示,否定式是“没(有)……过”
1.表示过去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去过长城。这本书我读过,很有意思。
2.否定式是“没有……过”:我学过英语,没学过法语。我没有去过西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