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气团与锋面比较
气 团
锋 面
气团范围(水平、垂直)广大
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
二者水平方向伸展范围、垂直方向伸展的高度可以相当,但锋区的宽度远比气团狭窄
大范围内的大气温度、湿度性质较均匀
锋面附近及锋区内,大气温度、湿度差异大
单一气团天气单调、稳定少变
云、雨、大风,天气多变
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被迫上升)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上升)
移动幅度很小
锋面示意图
云区和降水
锋后(冷气团那侧)
锋前(冷气团那侧)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过境前
天气温暖晴朗
天气寒冷晴朗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天气
过境时
云层增厚出现大风、雨雪天气
慢行冷锋:连续降水
快行冷锋:狂风暴雨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雨过天晴
我国典型锋面天气
快行冷锋:
1、北方夏季暴雨
2、北方冬春季大风、沙暴
3、冬季寒潮
华南地区春暖多晴、
春寒雨起
一场春雨一场暖
长江地区梅雨
贵阳多雨冷湿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气候主要特征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水量超过2000㎜。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热带季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控制,湿 季5月~10月,年雨量750~1000㎜。
南北纬 10°~ 20°之间。
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控制,雨 季 集中6月~9月,年雨量1500~2000㎜。
北纬10°~25°大陆东岸。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干旱少雨,年雨量低于200㎜。
南北纬 20°~ 30°大陆 内 部 和大陆西岸
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800~1200㎜。
南北纬 25°~ 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300~1000㎜。
南北纬 30°~ 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雨量500~800㎜。
南北纬35°~50°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年雨量低于500㎜
南北纬 40°~ 60°大陆内部
终年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冬温在0℃以上,夏温在22℃以下,年雨量700~1000㎜。
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北纬50°~70°之间
纬度高,蒸发微弱,气候冷湿。
寒带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气温低。
寒带冰原气候
终年酷寒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高,气温极低。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上终年低温,高山地区气温随高度而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高原和高大山地
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