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简案教师王守华班级 高一十一班指导教师马波课题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能够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并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培养学生理解19291933经济危机原因、影响及罗斯福新政措施;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视频1929年“黑色星期四”二、
2、 讲授新课:依据学案构建知识网络,师生互动学习内容一、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 根本原因:_(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主要原因:_ 政策原因:_ 直接原因:_2、特点: _、_、_3、影响: 经济:_ 国际政治:_ 政治:_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 经济大危机下,_经济政策使危机下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 以 _为口号的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2 新政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的全过程,1939年后,“新政”渐告结束。具体内容有: 整顿_:主要通过 _、_ 和_等,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_。 调整_:通过_等法,以防止_。 调节_: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减少_ 和_,以控制市场价格。实行_ 和_ 。通过_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政府举办许多_,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评价 _ 解决经济危机。 _ 得到一定恢复,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缓和了_,遏制了_。 _ 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板书一、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2、特点3、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 2、内容 3、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