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备课资源20世纪20年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先后进入了富强时期,而美国经济尤为突出,消灭了有名的“柯立芝富强”。1928年,满怀信念的胡佛以“更大的富强”为口号进行总统竞选,他在竞选演讲中说,假如他当选总统,“在上帝的挂念下,我们很快就将目睹贫困被放逐于这个国家之外的那一天”,“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1929年,胡佛如愿以偿,就任美国第31届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又说:“我们的成就结出的果实牢牢牢靠,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超过。”各大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行情以胡佛上任为信号掀起了历史上截至当时为止的其次个最高潮。在他就任总统的前半年内,一般股票平均价由年前的1
2、17猛涨到225。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纽约证券市场几十种主要股评价格垂直狂跌,无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被称为“大萧条”、长达四年之久的经济危机开头了。美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业生产持续下降,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期间,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受尽饥寒之苦。在很多城市的四周,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他们回想起胡佛的竞选演讲,以难以名状的生气把这些凄惨敝陋的“建筑”取名为“胡佛袋”“胡佛车”“胡佛毡”,这些小屋聚集的区域则被称为“胡佛村”。受经济危机的打
3、击,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都陷入了与美国相同的逆境。而且,在一些国家法西斯主义开头泛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面临着严峻的危机。面对持续的、难以扭转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头怀疑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整作用,开头反思以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见转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应当用“看得见的手”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整,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建立社会福利等措施来摆脱危机的困扰。凯恩斯主义开头兴起。而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却死死抱住“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止步不前。在这种形势下,1932年,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实行“新政”为竞选纲领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
4、统。罗斯福一上台,便在就职演说中向国会要求准许他使用应付危机的大权,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摆脱危机的新政措施。“新政”主要内容可用“三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这些措施与凯恩斯的主见基本全都,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气扩大消费,调整供应与需求的冲突。通过改革,美国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宽敞民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了肯定的好处,新政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也为后来美国参与反法西斯战斗制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进展的新模式。新政的实施,标志着资本主义告辞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二战
5、后,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得到了充分进展,凯恩斯主义也渐渐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20世纪70年月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渐渐被其他经济学流派所取代。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自由与干预早期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社会,社会的每一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都是完全自由的。这种社会模式的形成与建立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影响。亚当斯密提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是人的天性。”他认为,每个人虽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没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但是追求个
6、人利益同社会利益不是冲突的,而且是全都的,“每个人为改善自身境况而进行的一般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宝、国民财宝及私人财宝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每一个个体的“经济人”在自私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他们好像为“看不见的手”引导而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的资本主义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除赋税外不再担当任何经济职能,对社会经济生活完全放任,信任它所统治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自动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就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19291933年,长达四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由主义”的
7、神话。这时,充当“守夜人”的政府发觉,它们所推崇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非但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反而对其造成了破坏。于是,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主见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尤其是适当地运用通货膨胀政策,即不断地增大货币供应数量来刺激经济增长,避开原先经济的周期性衰退的消灭。这一理论的应用挂念美国及很多西方国家走出了大萧条的漩涡,亦使凯恩斯主义声名大振,凯恩斯甚至被一些人尊为“经济学领域里的哥白尼”。此后,历届美国及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始终奉行凯恩斯主义,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并且对很多经济活动实行了严峻的管制。然而,就像用酒精提神往往一开头可以见效,但若不间断地喝下去,不仅提神效果会递减,还可能引
8、出其他麻烦。从20世纪60年月中期开头,凯恩斯主义引发的问题开头显现。政府项目和大批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政府管制的领域压抑了私人企业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经济的停滞,特殊是不断膨胀的货币供应更令西方世界的通货膨胀加剧。最让凯恩斯主义者尴尬的是,在通货膨胀相当高的时候,就业率却在下降,产出增长速度也陷入停滞。西方经济渐渐陷入“滞涨”状态。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提出,政府不应当过多地干预经济,政府应当放松很多管制,让宽敞的私人公司开展公正竞争,政府应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自由市场将能解决很多的经济问题。弗里德曼成为“继凯恩斯之后,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假如说凯恩斯的精神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西方经济政策,那么弗里德曼的思想则影响了20世纪的整个后半叶”。西方经济理论又从凯恩斯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走到了今日的自由基础上的干预和干预下的自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