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时达标·仁者爱人五.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72004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达标·仁者爱人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时达标·仁者爱人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达标巩固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谨而信           B.何事于仁 C.子钓而不纲 D.吾其被发左衽矣 【解析】选D。“被”通“披”,披散。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尧舜其犹病诸 (以为难) B.愿无伐善,无施劳 (讨伐) C.微管仲 (无) D.过之,必趋 (小步快走) 【解析】选B。伐:夸。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解析】选C。于,均为介词,在;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B.助词,的/代词,他们;D.语气词,吗/连词,和。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名词作动词,称霸) B.不能死,又相之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C.愿无伐善,无施劳 (形容词作名词,长处) D.老者安之 (形容词作名词,安全) 【解析】选D。“安”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逸。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吾道一以贯之 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C.于斯三者何先 D.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解析】选B。B项属于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仲非仁者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 (2)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3)管仲不是有仁德的人吧? 二、拓展阅读 (一)(2015·富阳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试题。 (1)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 (《论语·学而》) (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 【注】①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②为仁:践行仁德。 7.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参照两个语段,可以从“孝弟”“亲其亲,长其长”中找到有关孝悌的信息 答案:都主张要行孝悌。 8.对同一主张的阐述,上面两个选段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孝悌观”这一核心和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去回答,侧重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和有子侧重于阐述孝悌与仁德的关系,认为行孝悌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孟子侧重于强调行孝悌的作用,认为行孝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附【译文】 (1)有子说:“孝和悌,应该是践行仁德的根本之道吧。” (2)孟子说:“只要人人爱父母、敬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9.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仁”是“礼乐”的内核(本质),“志”是“仁”的外在表现(体现)。 10.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做简要评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子路愿将车马轻裘与朋友共享,轻财重义,有爱人之心,表现了对仁的追求;颜渊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是心中有仁而不违仁,其境界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要让老人安逸,对朋友信任,关心年轻人,以人为本,心怀天下,境界最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