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村居》说课稿.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71189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居》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村居》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居》说课稿 说教材 《村居》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期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诗人高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抬眼望去,满是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也把欢乐、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对春天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通过这首古诗,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如诗般的意境以及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散、归、趁、莺、拂、醉”6个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3、能通过观察、朗读,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 4、通过诵读古诗,使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个目标中,我把目标1、2、3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朗读;把目标4作为教学的难点,这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情感的体验有所限制,让他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会有一定难度。 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选择了以下教与学法: 一、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通过游戏激趣、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品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三、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对词句质疑并借助图画解疑,还有自主选择朗读方式,通过自读自悟获取知识、情感体验等环节都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这些教学方法都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游戏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四个环节的教学流程。 (一)、以“摘苹果”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诗兴趣。 小朋友,你们瞧!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让我们一起去摘下它们吧!但要摘下它们可不容易,得会背苹果背后藏着的古诗。游戏后小结:看来这次大家不仅是苹果丰收了,而且还是诗歌的大丰收。再导入:你们还想在自己的诗歌宝库中再添上一首诗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歌《村居》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充满童趣,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设置游戏情境不仅复习了以往学过的古诗,又激发了学生的学诗愿望,真可谓“课伊始趣已生”。 (二)、自读古诗,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在这一环节,我分四步进行:(1)、出示诗歌,让学生自由轻声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出示6个生字,按照“多次复现”的原则,通过练读、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并让学生说说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指导写“散、归、趁”3个字,我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试写,我再进行示范写,学生再练写,把教师的指导放在学生的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改变,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4)、再读古诗,在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上“?”。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疑,在疑中加强读,这样又为第三环节做好了铺垫。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1、结合画面,领悟诗意。 在学生质疑后,我随手画出与古诗内容相应的一幅图画,学生便进入了自主探究之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欣赏画面来解决刚才有疑问的词句,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与每一行古诗对应的画面,学生就会指着“草地”、“黄莺”念“草长莺飞二月天”,指着“杨树”、“柳树”念“拂堤杨柳醉春烟”,指着放风筝的儿童念“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直观的图画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并且弥补学生思维不成熟的缺陷。 2、反复诵读,品味诗韵。 通过前一环节,学生已初步进入情境,此时是朗读的最好时机,我设计了读的两部曲。 第一步:多种形式小组合作读,如表演读、分行读、比赛读、评价读,读的方式小组可以自主选择。 第二步:展示读。学生朗读时,我及时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 如果说一堂课是一部由师生共同演奏的乐曲,那么其主旋律应该是读,尤其是诗歌教学,一定要将读进行到底。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 3、配乐诵读,还原意境。 在学生充分地读诗后,我播放乐曲《高山流水》,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根据诗意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展开想象,再让学生说说刚才在自己的脑海中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一位诗人,现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些感受和乐诵读,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得到感情的升华后,就进入第四环节。 (四)、拓展迁移,开阔眼界。 我先让学生给古诗配上图画,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 最后布置学生课后收集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