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双曲线知识梳理定义1.到两个定点F1与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F1F2|)的点的轨迹2.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1)的点的轨迹方程1. =1,c=,焦点是F1(c,0),F2(c,0)2.=1,c=,焦点是F1(0,c)、F2(0,c)性质H:=1(a0,b0)1.范围:|x|a,yR2.对称性:关于x、y轴均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3.顶点:轴端点A1(a,0),A2(a,0)4.渐近线:y=x,y=x5.离心率:e=(1,+)6.准线:l1:x=,l2:x=7.焦半径:P(x,y)H,P在右支上,r1=|PF1|=ex+a,r2=|PF2|=exa;P在左
2、支上,r1=|PF1|=(ex+a),r2=|PF2|=(exa)思考讨论 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1(a0,b0),其性质如何?焦半径公式如何推导?点击双基1.(2004年春季北京)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是A.y=x B.y=x C.y=x D.y=x解析:由双曲线方程可得焦点在x轴上,a=2,b=3.渐近线方程为y=x=x.答案:A2.过点(2,2)且与双曲线y2=1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A.=1 B.=1C.=1 D.=1解析:可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把(2,2)点坐标代入方程得=2.答案:A3.如果双曲线1上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8,那么P到它的右准线距离是A.10 B.
3、 C.2 D. 解析:利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知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8=.答案:D4.已知圆C过双曲线=1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且圆心在此双曲线上,则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是_.解析: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易知圆C过双曲线同一支上的顶点和焦点,所以圆C的圆心的横坐标为4.故圆心坐标为(4,).易求它到中心的距离为.答案:5.求与圆A:(x+5)2+y2=49和圆B:(x5)2+y2=1都外切的圆的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_.解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答案:=1(x0)典例剖析【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1)与双曲线=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3,2);(2)与双曲线=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
4、.剖析:设双曲线方程为=1,求双曲线方程,即求a、b,为此需要关于a、b的两个方程,由题意易得关于a、b的两个方程.解法一:(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由题意,得 =,=1, 解得a2=,b2=4.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1.(2)设双曲线方程为=1.由题意易求c=2.又双曲线过点(3,2),=1.又a2+b2=(2)2,a2=12,b2=8.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解法二:(1)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0),将点(3,2)代入得,所以双曲线方程为.(2)设双曲线方程为1,将点(3,2)代入得k=4,所以双曲线方程为1.评述:求双曲线的方程,关键是求a、b,在解题过程中应熟悉各元素(a、b、c、e及
5、准线)之间的关系,并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axby=0,可设双曲线方程为a2x2b2y2=(0).【例2】 (2002年全国,19)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剖析:由|PM|PN|=2m,得|PM|PN|=2|m|.知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由点P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知点P的轨迹是直线,由交轨法求得点P的坐标,进而可求得m的取值 范围.解:设点P的坐标为(x,y),依题意得=2,即y=2x(x0). 因此,点P(x,y)、M(1,0)、N(1,0)三点不共线,得|PM|PN|0,0|m|0,15m20.
6、解得0|m|,即m的取值范围为(,0)(0,).评述: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等基本知识,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好双曲线的定义.【例3】 如下图,在双曲线=1的上支上有三点A(x1,y1),B(x2,6),C(x3,y3),它们与点F(0,5)的距离成等差数列.(1)求y1+y3的值;(2)证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经过某一定点,并求此点坐标.剖析:可以验证F为焦点,利用第二定义可得三点到准线的距离也成等差数列,进而有三点纵坐标成等差数列,由此易得y1+y3的值.为求出AC的中垂线所过定点,不妨设想作出A与C关于y轴的对称点A与C.由双曲线的对
7、称性,易知A与C也在双曲线上,且A、B、C满足题设条件,所以AC的中垂线也应过此定点.由两条中垂线关于y轴对称.所以定点应在y轴上.(1)解:c=5,故F为双曲线的焦点,设准线为l,离心率为e,由题设有2|FB|=|FA|+|FC|. 分别过A、B、C作x轴的垂线AA2、BB2、CC2,交l于A1、B1、C1,则由双曲线第二定义有|FB|=e|BB1|,|FA|=e|AA1|,|FC|=e|CC1|,代入式,得2e|BB1|=e|AA1|+e|CC1|,即2|BB1|=|AA1|+|CC1|.于是两边均加上准线与x轴距离的2倍,有2|BB2|=|AA2|+|CC2|,此即26=y1+y3,可见
8、y1+y3=12.(2)证明:AC的中垂线方程为y=(x),即y6=x+. 由于A、C均在双曲线上,所以有=1,=1.相减得=.于是有=(y1+y3)=12=13,故变为y=x+,易知此直线过定点D(0,).评述:利用第二定义得焦半径,可使问题容易解决.中垂线过弦AC的中点,中点问题往往把A、C的坐标代入方程,两式相减、变形,即可解决问题.闯关训练夯实基础1.(2004年天津,4)设P是双曲线=1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x2y=0,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PF1|=3,则|PF2|等于A.1或5 B.6 C.7 D.9解析:由渐近线方程y=x,且a=2,b=3.据定义
9、有|PF2|PF1|=4,|PF2|=7.答案:C2.(2005年春季北京,5)“ab0”是“曲线ax2+by2=1为双曲线”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由ab0,b0或a0.由此可知a与b符号相反,则方程表示双曲线,反之亦然.答案:C3.(2003年上海)给出问题:F1、F2是双曲线=1的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若点P到焦点F1的距离等于9,求点P到焦点F2的距离.某学生的解答如下:双曲线的实轴长为8,由|PF1|PF2|=8,即|9|PF2|=8,得|PF2|=1或17.该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将他的解题依据填在下面横线上;若不
10、正确,将正确结果填在下面横线上._.解析:易知P与F1在y轴的同侧,|PF2|PF1|=2a,|PF2|=17.答案:|PF2|=174.过点A(0,2)可以作_条直线与双曲线x2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解析:数形结合,两切线、两交线.答案:45.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16x29y2=144.(1)求这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2)设F1和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32,求F1PF2的大小.解:(1)由16x29y2=144得=1,a=3,b=4,c=5.焦点坐标F1(5,0),F2(5,0),离心率e=,渐近线方程为y=x.(2)|PF1|PF2
11、|=6,cosF1PF2= = =0.F1PF2=90.6.已知双曲线x2=1与点P(1,2),过P点作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P为AB中点.(1)求直线AB的方程;(2)若Q(1,1),证明不存在以Q为中点的弦.(1)解:设过P(1,2)点的直线AB方程为y2=k(x1),代入双曲线方程得(2k2)x2+(2k24k)x(k44k+6)=0.设A(x1,y1),B(x2,y2),则有x1+x2=,由已知=xp=1,=2.解得k=1.又k=1时,=160,从而直线AB方程为xy+1=0.(2)证明:按同样方法求得k=2,而当k=2时,0,所以这样的直线不存在.培养能力7.双曲线kx2y
12、21,右焦点为F,斜率大于0的渐近线为l,l与右准线交于A,FA与左准线交于B,与双曲线左支交于C,若B为AC的中点,求双曲线方程.解:由题意k0,c=,渐近线方程l为y=x,准线方程为x=,于是A(,),直线FA的方程为 y=,于是B(,).由B是AC中点,则xC=2xBxA,yC=2yByA.将xC、yC代入方程kx2y21,得k2c410kc2250.解得k(1+)5,则k4.所以双曲线方程为4x2y218.(理)已知l1、l2是过点P(,0)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且l1、l2与双曲线 y2x21各有两个交点,分别为A1、B1和A2、B2.(1)求l1的斜率k1的取值范围;(2)若A1B
13、1A2B2,求l1、l2的方程.解:(1)显然l1、l2斜率都存在,否则l1、l2与曲线不相交.设l1的斜率为k1,则l1的方程为yk1(x).联立得 yk1(x),y2x21,消去y得(k121)x22k12x2k1210. 根据题意得k1210, 10,即有12k1240. 完全类似地有10, 20,即有1240, 从而k1(,)(,)且k11.(2)由弦长公式得A1B1. 完全类似地有A2B2. A1B1A2B2,k1,k2.从而l1:y(x),l2:y(x)或l1:y(x),l2:y(x)(文)在双曲线1上求一点M,使它到左右两焦点的距离之比为32,并求M点到两准线的距离解:设M(x1
14、,y1),左右两焦点F1、F2,由双曲线第二定义得MF1ex1a,MF2ex1a,由已知2(ex1a)3(ex1a),把e=,a=4代入,得x116,y13.点M的坐标为(16,3).双曲线准线方程为x=.M(16,3)到准线的距离为12或19探究创新9.(2003年春季上海)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C:=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解:类似的性质为若MN是双曲线=1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15、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设点M的坐标为(m,n),则点N的坐标为(m,n),其中=1.又设点P的坐标为(x,y),由kPM=,kPN=,得kPMkPN=,将y2=x2b2,n2=m2b2,代入得kPMkPN=.评注:本题主要考查椭圆、双曲线的基本性质,考查类比、归纳、探索问题的能力.它是一道综合椭圆和双曲线基本知识的综合性题目,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思悟小结本节重点是求双曲线方程及由双曲线方程求基本量,难点是双曲线的灵活运用.解决本节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给定条件求双曲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首先是根据焦点位置设出方
16、程的形式(含有参数),再由题设条件确定参数值,应特别注意:(1)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方程可能有两种形式,应防止遗漏;(2)已知渐近线的方程bxay=0,求双曲线方程,可设双曲线方程为b2x2a2y2=(0),根据其他条件确定的值.若求得0,则焦点在x轴上,若求得0,则焦点在y轴上.2.由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求基本量,注意首先应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再计算,并要特别注意焦点位置,防止将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写错.3.解题中,应重视双曲线两种定义的灵活应用,以减少运算量.教师下载中心教学点睛本节的重点是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几何性质.难点是理解参数a、b、c、e的关系及渐近线方程、准线方程、第二定义的应用.关
17、键是准确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灵活地运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等价转化的思想.为此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双曲线中有一个重要的RtOAB(如下图),它的三边长分别是a、b、c.易见c2=a2+b2,若记AOB=,则e=.2.双曲线的定义用代数式表示为|MF1|MF2|=2a,其中2a|F1F2|,这里要注意两点:(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2a|F1F2|,这两点与椭圆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当|MF1|MF2|=2a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2所对应的一支;当|MF1|MF2|=2a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1所对应的一支;当2a=|F1F2|时,轨迹是一直线上以F1、F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
18、当2a|F1F2|时,动点轨迹不存在.3.参数a、b是双曲线的定形条件,两种标准方程中,总有a0,b0;双曲线焦点位置决定标准方程的类型;a、b、c的关系是c2=a2+b2;在方程Ax2+By2=C中,只要AB0且C0,就是双曲线的方程.4.在运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时,一定要注意是动点P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若使用的焦点与准线不是对应的,则上述之比就不再是常数了.5.给定了双曲线方程,就可求得确定的两条渐近线.但已知渐近线方程,只是限制了双曲线张口的大小,不能直接写出双曲线方程.但若已知渐近线方程是=0,则可把双曲线方程表示为=(0),再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的值,求出双曲线的方程
19、.拓展题例【例1】 已知双曲线=1的离心率e1+,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能否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找一点P,使得|PF1|是P到l的距离d与|PF2|的等比中项?解:设在左支上存在P点,使|PF1|2=|PF2|d,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知=e,即|PF2|=e|PF1|. 再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PF2|PF1|=2a. 由,解得|PF1|=,|PF2|=,|PF1|+|PF2|F1F2|,+2c. 利用e=,由得e22e10,解得1e1+.e1,11+矛盾.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找不到点P,使得|PF1|是P到l的距离d与|PF2|的等比中项.【例2】 设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准线平行于
20、x轴,离心率为,且点P(0,5)到此双曲线上的点的最近距离为2,求双曲线的方程.分析:由双曲线中心在原点,准线平行于x轴,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由离心率为,可得a2+b2=(a)2=c2.由点P(0,5)到此双曲线上的点的最近距离为2,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问题来讨论,得到a、b应满足的另一关系式.从而求出a2、b2,本题得解.解:依题意,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e=,c2=a2+b2,a2=4b2.设M(x,y)为双曲线上任一点,则|PM|2=x2+(y5)2=b2(1)+(y5)2=(y4)2+5b2(|y|2b).若42b,则当y=4时,|PM|min2=5b2=4,得b2=1,a2=4.从而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1.若42b,则当y=2b时,|PM|min2=4b220b+25=4,得b=(舍去b=),b2=,a2=49.从而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