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感觉器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687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感觉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感受器感受器 Receptor:是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是指感受内、外环境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感觉器感觉器Sensory Organs: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及皮构共同构成的器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及皮肤。肤。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和特化的程度,分三类:根据感受器所在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和特化的程度,分三类:外感受器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第十章第十章 感觉器感觉器2第一节第一节 视视 器器 Visual Organ 重点内容:眼球壁各部形态、结构和功能。重点内容:眼球壁各部形态、结构和功能。眼球内容物形态和功能。眼球内容物形态和功能。房水循环途径。房水循环途径。眼球外肌名称、位置和作用。眼球外肌名称、位置和作用。难点内容:眼球壁各部形态、结构。难点内容:眼球壁各部形态、结构。3掌握内容:眼球壁的层次、名称及各层的分部。掌握内容:眼球壁的层次、名称及各层的分部。眼球主要结构和功能。眼球主要结构和功能。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房水的循环,晶状体的调节。房水的循环,晶状体的调节。泪器的组成及各部的位置。泪器的组成及各部的位置。眼球外肌的名称及作用。眼球外肌的名称及作用。熟悉内容: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熟悉内容: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结膜的分部和结膜囊。结膜的分部和结膜囊。了解内容:眼球的一般形态;眼睑的形态及构造。了解内容:眼球的一般形态;眼睑的形态及构造。4一、眼球一、眼球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眼球是视器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是接受分,主要功能是接受光波刺激并转换为神光波刺激并转换为神经冲动,经视觉传导经冲动,经视觉传导通路传至大脑视觉中通路传至大脑视觉中枢。枢。前极前极后极后极5一一、眼球眼球 Eyeball组成组成眼球壁眼球壁内容物内容物外外 膜膜(纤维膜)(纤维膜)角膜角膜巩膜巩膜中中 膜膜(血管膜)(血管膜)虹膜虹膜睫状体睫状体脉络膜脉络膜内内 膜膜(视网膜)(视网膜)虹膜部虹膜部睫状体部睫状体部视部视部房水房水晶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玻璃体盲部盲部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所组成。容物所组成。6(一)、眼球壁(一)、眼球壁1.纤维膜纤维膜1).角膜角膜2.巩膜巩膜角膜角膜巩膜巩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二二)血管膜血管膜3.脉络膜脉络膜脉络膜脉络膜2.睫状体睫状体睫状体睫状体1.虹膜虹膜虹膜虹膜眼前房眼前房眼后房眼后房虹膜角膜角虹膜角膜角(三三)视网膜视网膜视视网网膜膜视部视部盲部盲部睫状体部睫状体部虹膜部虹膜部5眼轴眼轴视轴视轴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7角膜上皮:角膜上皮:复层扁平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前界膜:透明均前界膜:透明均质膜,无细胞质膜,无细胞角膜基质:由多角膜基质:由多层胶原板层组成,层胶原板层组成,有成纤维细胞有成纤维细胞 后界膜:均质膜后界膜:均质膜角膜内皮:单层扁角膜内皮:单层扁平细胞平细胞8角膜(角膜(cornea)1.角膜上皮角膜上皮:再生能力强:再生能力强 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基底面平坦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基底面平坦 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感觉敏锐感觉敏锐2.前界膜前界膜:由角膜基质分化而成。不含细胞。无再生能力:由角膜基质分化而成。不含细胞。无再生能力3.角膜基质角膜基质:由多层与表面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由多层与表面平行的胶原板层组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 角膜细胞角膜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 基质: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适量水分基质: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适量水分4.后界膜后界膜 由角膜内皮细胞分泌的均质膜含胶原纤维和基质由角膜内皮细胞分泌的均质膜含胶原纤维和基质5.角膜内皮角膜内皮:单层扁平单层扁平,具有分泌和合成蛋白的作用。无再生能力,具有分泌和合成蛋白的作用。无再生能力9巩膜(巩膜(sclera)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巩膜于眼球后方被视神经纤维穿过处变薄且多孔,称巩膜于眼球后方被视神经纤维穿过处变薄且多孔,称筛板筛板。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功能:功能:1.维持眼球外维持眼球外形的支架形的支架2.保护保护102、血管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呈棕黑色。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111.外表面层外表面层 一层不连续、扁平的成纤维细胞。一层不连续、扁平的成纤维细胞。2.虹膜基质虹膜基质(iris stoma)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影响虹膜颜色)(影响虹膜颜色)3.内表面层内表面层:(视网膜盲部):(视网膜盲部)表层:立方形色素上皮。表层:立方形色素上皮。深层:特化为肌上皮细胞,胞质内深层:特化为肌上皮细胞,胞质内含有肌丝和色素颗粒。含有肌丝和色素颗粒。瞳孔括约肌:靠近瞳孔缘,为环瞳孔括约肌:靠近瞳孔缘,为环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其余部分,呈放射瞳孔开大肌:其余部分,呈放射状,受交感神经支配。状,受交感神经支配。1)虹膜)虹膜 虹膜虹膜 瞳孔开大肌瞳孔开大肌瞳孔括约肌肌瞳孔括约肌肌121.睫状肌层睫状肌层 为内环、中放射、外纵平滑肌,受为内环、中放射、外纵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支配。2.血管层血管层 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3.上皮层上皮层 分两层,均为立方上皮。分两层,均为立方上皮。(视网膜盲部)(视网膜盲部)外层:含色素颗粒。外层:含色素颗粒。内层:不含色素颗粒,分泌房水、内层:不含色素颗粒,分泌房水、合成胶原蛋白及形成睫状小带。合成胶原蛋白及形成睫状小带。2)睫状体)睫状体 在眼球矢状面上呈三角形。睫状突在眼球矢状面上呈三角形。睫状突表面有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表面有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睫状体13疏松结缔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血管和多突起的色素细胞。在贴近疏松结缔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血管和多突起的色素细胞。在贴近视网膜的部分,含有密集的毛细血管网,供应视网膜营养。色视网膜的部分,含有密集的毛细血管网,供应视网膜营养。色素细胞的功能是吸收进入眼内的散射光线。素细胞的功能是吸收进入眼内的散射光线。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有一层均质的薄膜,称玻璃膜。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有一层均质的薄膜,称玻璃膜。3)脉络膜)脉络膜 14睫状环睫状环Ciliary Processes 睫状突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小带Ciliary Muscle 睫状肌睫状肌虹膜角膜角虹膜角膜角 巩膜巩膜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瞳孔开大肌15虹膜虹膜Pupil 瞳孔瞳孔睫状环睫状环睫状突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小带视网膜视网膜锯齿缘锯齿缘晶状体晶状体纤维膜纤维膜角膜角膜巩膜巩膜血管膜血管膜视网膜视网膜16 视视神神经经盘盘(视视神神经经乳乳头头)(盲盲点点)Macula Lutea黄斑黄斑Fovea Centralis 中央凹中央凹Optic Disc视神经盘视神经盘3.视网膜:视网膜:眼球壁最内层,眼球壁最内层,柔软而透明。柔软而透明。17盲部盲部:衬于睫状体和虹膜内面:衬于睫状体和虹膜内面 (即两者的上皮层)(即两者的上皮层)无感光作用无感光作用视部视部:衬于脉络膜内面:衬于脉络膜内面 有感光作用有感光作用眼球壁最内层,柔软而透明。眼球壁最内层,柔软而透明。3.视网膜视网膜 视网膜是高度特化的神经组织。在染色标本上分视网膜是高度特化的神经组织。在染色标本上分10层。层。组成:组成:色素上皮细胞色素上皮细胞、视细胞视细胞、双极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181)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 1.保护、营养视细胞,贮保护、营养视细胞,贮存维生素存维生素A,参与视紫红质的合,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成。2.参与视细胞外节膜盘的更新参与视细胞外节膜盘的更新位于视网膜最外层位于视网膜最外层 1.细胞呈矮柱状,排列紧细胞呈矮柱状,排列紧 密,之间有连接复合体(血液密,之间有连接复合体(血液-视网膜屏障)。视网膜屏障)。2.细胞基底部牢固附着于玻璃膜。细胞基底部牢固附着于玻璃膜。3.细胞顶部:突起细胞顶部:突起 4.核位于基部,胞质内含大量核位于基部,胞质内含大量黑素颗粒。黑素颗粒。作用:作用:19为视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为视觉的第一级神经元 视杆细胞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树突:外节:感光部分。树突:外节:感光部分。膜盘膜盘(membranous disk):平行排:平行排 列列,由外节一侧细胞膜内陷折由外节一侧细胞膜内陷折 叠而叠而成,膜中有能感光的镶嵌蛋白质。成,膜中有能感光的镶嵌蛋白质。内节:合成感光物质、供能。内节:合成感光物质、供能。胞体胞体轴突轴突2)视细胞层)视细胞层 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又称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 cell)20视杆外节的膜盘:视杆外节的膜盘:少数:与胞膜相连少数:与胞膜相连 大部分:独立大部分:独立 1.感光物质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视紫红质(rhodopsin),由),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感受弱光)弱光(感受弱光)弱光下分解,暗处合成。下分解,暗处合成。11-顺视黄醛(顺视黄醛(11-cisretinae)维生素)维生素A夜盲夜盲症)症)2.更新:外节基部能产生新的膜盘,其顶更新:外节基部能产生新的膜盘,其顶端膜盘不断脱落,并被色素上皮细胞吞噬。端膜盘不断脱落,并被色素上皮细胞吞噬。轴突:与双极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轴突:与双极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1)视杆细胞)视杆细胞 树突呈细杆状,故称视杆。树突呈细杆状,故称视杆。视紫红质视紫红质 21(2)视锥细胞视锥细胞 树突呈锥体形,故称树突呈锥体形,故称视锥视锥。多分布在黄斑处,向周围逐渐减少。多分布在黄斑处,向周围逐渐减少。视锥外节的膜盘:大部分与胞膜相连。不脱落视锥外节的膜盘:大部分与胞膜相连。不脱落 1.感光物质:视色素,感受强光和颜色感光物质:视色素,感受强光和颜色 感受感受红红光视锥细胞光视锥细胞缺少称缺少称红色盲红色盲 感受感受绿绿光视锥细胞光视锥细胞缺少称缺少称绿色盲绿色盲 感受感受蓝蓝光视锥细胞光视锥细胞缺少称缺少称蓝色盲蓝色盲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周边有视杆细胞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周边有视杆细胞轴突:与双极细胞树突形成突触。轴突:与双极细胞树突形成突触。223)双极细胞)双极细胞 层层为视觉的第二级神经元为视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树突:树突:与一个视细胞形成突触与一个视细胞形成突触 与多个视细胞形成突触与多个视细胞形成突触在双极细胞层还有水平细胞、无长突细在双极细胞层还有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和网间细胞,形成视网膜内的局部环胞和网间细胞,形成视网膜内的局部环路,在视觉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路,在视觉调节中起重要作用。4)节细胞层)节细胞层 为视觉的第三级(多极)神经元为视觉的第三级(多极)神经元树突:树突:与一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与一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 与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与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轴突延伸到视神经盘处,穿过巩轴突延伸到视神经盘处,穿过巩膜筛板形成视神经膜筛板形成视神经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放射状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绝缘。功能:支持、保护、营养、绝缘。23位于眼球后极正对瞳孔的视网膜部,为直径位于眼球后极正对瞳孔的视网膜部,为直径3-4mm的浅黄色区域,的浅黄色区域,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central fovea),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此处视网膜最薄,只有色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形成一对一素上皮细胞和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形成一对一(“单线联系单线联系”)的通路,视觉最为敏锐精确,称中心视觉。)的通路,视觉最为敏锐精确,称中心视觉。黄黄 斑斑(macula lutea)24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乳头(papilla of optic nerve)(或视盘)(或视盘optic disc)位于黄斑鼻侧约位于黄斑鼻侧约3mm处,为神经纤维汇集区,直径约处,为神经纤维汇集区,直径约1.5mm,眼底检查时呈乳白色,其中央凹陷,无视细胞,无,眼底检查时呈乳白色,其中央凹陷,无视细胞,无感光作用,称盲点。感光作用,称盲点。25视网膜光镜下结构视网膜光镜下结构内界膜内界膜 10视神经纤维层视神经纤维层 9节细胞层节细胞层 8内网层内网层 7内核层内核层 6外网层外网层 5外核层外核层 4外膜层外膜层 3视杆视锥层视杆视锥层 2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 126(二)、眼球的内容物(二)、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1.房水房水 睫状体产生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眼后房瞳孔瞳孔眼前房眼前房虹膜角膜角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眼静脉眼静脉作作用用屈光屈光营养角膜、晶状体营养角膜、晶状体维持眼压维持眼压272.晶状体晶状体1.晶状体囊晶状体囊(lens capsule)均质状薄膜,富有弹性和韧性,均质状薄膜,富有弹性和韧性,与睫状小带相连。与睫状小带相连。2.晶状体上皮晶状体上皮(lens epithelieum)单层立方上皮,位于晶状体前面单层立方上皮,位于晶状体前面 的晶状体囊下方,近赤道部变长,的晶状体囊下方,近赤道部变长,逐渐移行为晶状体纤维。逐渐移行为晶状体纤维。3.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lens fiber)实质:皮质:表层,柔软实质:皮质:表层,柔软 核:中央,较硬核:中央,较硬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2829玻璃体(玻璃体(vitreous body)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腔内,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腔内,为无色透明胶为无色透明胶状体。状体。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玻璃体导管玻璃体导管自视神经乳头至自视神经乳头至晶状体后方的贯晶状体后方的贯穿小管,是胚胎穿小管,是胚胎时期玻璃体动脉时期玻璃体动脉的残迹。如生后的残迹。如生后仍有血液通过,仍有血液通过,产生产生“飞蚊症飞蚊症”。30二、二、眼眼 副副 器器 Accessory Organs of Eye眼睑眼睑结膜结膜泪器泪器眼球外肌眼球外肌眶筋膜眶筋膜眶脂体眶脂体(一)、(一)、眼睑眼睑 :上、下眼睑。内眦外眦:上、下眼睑。内眦外眦眼副器对眼球起支持,保护和眼副器对眼球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运动的作用31二、二、结膜结膜Conjuctiva 分分部部Palpebral Conjuctiva 睑结膜睑结膜Bulbar Conjuctiva 球结膜球结膜 Conjuctival Fornix 结膜穹隆结膜穹隆(穹隆结膜)(穹隆结膜)结膜上穹结膜上穹结膜下穹结膜下穹 Conjuctival Sac 结膜囊结膜囊32三、泪器三、泪器 Lacrimal Apparatus 组组成成Lacrimal Gland 泪腺泪腺泪道泪道Lacrimal Ductule 泪小管泪小管泪点泪点Lacrimal Sac 泪囊泪囊Nasolacrimal Duct 鼻泪管鼻泪管泪腺泪腺泪点泪点上泪小管上泪小管下泪小管下泪小管泪囊泪囊鼻泪管鼻泪管3334四、眼球外肌四、眼球外肌 Extrocular Muscles 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上睑提肌:上睑提肌:提上睑提上睑总腱环总腱环Obliquus Superior上斜肌上斜肌Rectus Superior 上直上直肌肌Rectus Inferior下直肌下直肌Rectus Lateralis外直肌外直肌Rectus Medialis内直肌内直肌Obliquus Inferior下斜肌下斜肌35五、五、Adipose Body of Orbit 眶脂眶脂体和体和 Orbit Fasciae 眶筋膜眶筋膜36眼的神经分布:眼的神经分布:1.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及其分支;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及其分支;2.外直肌受展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展神经支配;3.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4.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受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受动眼神经支配;5.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6.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37第二节第二节 前庭蜗器前庭蜗器 重点内容:外耳道的形态、分部及位置。重点内容:外耳道的形态、分部及位置。鼓室形态及位置。鼓室形态及位置。骨迷路的形态与膜迷路的组成。骨迷路的形态与膜迷路的组成。声波传导途径。声波传导途径。难点内容:鼓室的六个壁及交通。难点内容:鼓室的六个壁及交通。38掌握内容:前庭蜗器的分布。掌握内容:前庭蜗器的分布。外耳道的形态特点。外耳道的形态特点。鼓室壁的名称、毗邻和内外侧壁的结构。鼓室壁的名称、毗邻和内外侧壁的结构。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熟悉内容:外耳的组成。熟悉内容:外耳的组成。中耳的分部。中耳的分部。咽鼓管的分部及形态特点。咽鼓管的分部及形态特点。乳突窦的位置与交通。乳突窦的位置与交通。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声波的主要传导途径。了解内容:耳廓的形态结构。了解内容:耳廓的形态结构。内耳道的位置与内容。内耳道的位置与内容。39组组成成前庭器前庭器听器听器分分部部外耳外耳内耳内耳中耳中耳传导声波传导声波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接受声波和位觉刺激一、一、外耳外耳 组组成成 耳廓耳廓 外耳道外耳道软骨部软骨部骨部骨部外外1/3内内2/3成人的外耳道,从外向内,成人的外耳道,从外向内,先向前上,然后稍向后,先向前上,然后稍向后,最后向前下。作外耳道检最后向前下。作外耳道检查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查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婴儿的外耳道短而狭窄,婴儿的外耳道短而狭窄,鼓膜接近水平,检查鼓膜鼓膜接近水平,检查鼓膜时,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时,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拉。外耳道的皮肤内含有毛囊、外耳道的皮肤内含有毛囊、皮脂腺、耵聍腺。皮脂腺、耵聍腺。鼓膜鼓膜40外耳外耳 耳廓耳廓 外耳道外耳道 鼓膜鼓膜中耳中耳 鼓室鼓室 咽鼓管咽鼓管内耳内耳耳(耳(ear)感受位觉和听觉的器官感受位觉和听觉的器官41(二)(二)中耳中耳中耳位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位于中耳位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位于颞骨岩部颞骨岩部内,包括内,包括鼓室、咽鼓管,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听小骨,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窦和乳突小房。1、鼓、鼓 室室鼓膜鼓膜鼓室上隐窝鼓室上隐窝鼓室介于外耳与鼓室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颧内耳之间,是颧骨岩部内的一个骨岩部内的一个不规则的小气腔,不规则的小气腔,内有听小骨、韧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带、肌、血管和神经,鼓室壁及神经,鼓室壁及上述结构均覆粘上述结构均覆粘膜,鼓室外侧壁膜,鼓室外侧壁为鼓膜,内侧壁为鼓膜,内侧壁即内耳的外壁。即内耳的外壁。42(二)(二)中耳中耳 (一)、鼓室(一)、鼓室 1、鼓室壁、鼓室壁上壁上壁下壁下壁前壁前壁后壁后壁外侧壁外侧壁内侧壁内侧壁盖壁盖壁颈静脉壁颈静脉壁颈动脉壁颈动脉壁乳突壁乳突壁鼓膜壁鼓膜壁迷路壁迷路壁盖壁盖壁颈内静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咽鼓管咽鼓管乳突窦乳突窦乳突小房乳突小房锥隆起锥隆起鼓室上隐窝鼓室上隐窝Fenestra Vestibuli 前庭窗前庭窗Fenestra Cochleae蜗窗蜗窗Promontory 岬岬面神经管凸面神经管凸43 2、听小骨、听小骨 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组成一个杠杆系统,将它们组成一个杠杆系统,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锤锤骨骨砧砧骨骨镫镫骨骨鼓膜张肌鼓膜张肌镫骨肌镫骨肌 (二)、(二)、咽鼓管咽鼓管咽鼓管骨部咽鼓管骨部咽鼓管咽鼓管软骨部软骨部44(三)、(三)、乳突窦乳突窦 和乳突小房和乳突小房乳突窦乳突窦乳突小房乳突小房45三、三、内内 耳耳 位置:颞骨岩部的骨质内,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位置:颞骨岩部的骨质内,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46骨迷路(骨迷路(osseous labyrinth)(外淋巴)(外淋巴)骨性半规管:上、外、后侧半规管骨性半规管:上、外、后侧半规管 壶腹壶腹 前庭:圆窗、卵圆窗前庭:圆窗、卵圆窗 耳蜗:前庭阶、鼓室阶耳蜗:前庭阶、鼓室阶膜迷路(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内淋巴):内淋巴 膜性半规管:壶腹嵴膜性半规管:壶腹嵴 位觉位觉 球囊、椭圆囊:球囊斑、椭圆囊斑球囊、椭圆囊:球囊斑、椭圆囊斑 位觉位觉 蜗管:螺旋器蜗管:螺旋器 听觉听觉 内耳(内耳(internal ear)位于颞骨岩部,由套装的两组管道组成,走行弯曲,位于颞骨岩部,由套装的两组管道组成,走行弯曲,结构复杂,称迷路(结构复杂,称迷路(labyrinth)。)。47一)、骨迷路一)、骨迷路 组成:组成:耳蜗、耳蜗、前庭、前庭、骨半规管骨半规管耳蜗耳蜗前庭前庭前庭窗前庭窗蜗窗蜗窗前骨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外骨半规管管后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前骨壶腹前骨壶腹外骨壶腹外骨壶腹后骨壶腹后骨壶腹 蜗螺旋管蜗螺旋管(骨蜗管)(骨蜗管)总骨脚总骨脚4849 蜗轴蜗轴蜗顶蜗顶 蜗螺旋管蜗螺旋管(骨蜗管)(骨蜗管)骨螺旋板骨螺旋板蜗管蜗管 前庭阶前庭阶 鼓阶鼓阶蜗孔蜗孔(一)、耳蜗(一)、耳蜗中央:蜗轴(含螺旋神中央:蜗轴(含螺旋神经节及蜗神经)经节及蜗神经)人:骨性耳蜗管绕蜗轴人:骨性耳蜗管绕蜗轴两周半。两周半。骨螺旋板骨螺旋板螺旋韧带螺旋韧带膜螺旋板(基膜螺旋板(基底膜)底膜)前庭阶前庭阶膜蜗管膜蜗管鼓室阶鼓室阶 前庭膜前庭膜50上壁:蜗管前庭壁上壁:蜗管前庭壁(前庭膜)(前庭膜)外壁外壁骨螺旋板骨螺旋板 蜗管鼓壁蜗管鼓壁(螺旋壁)(螺旋壁)(基底膜)(基底膜)下壁下壁螺旋器(螺旋器(Corti器)器)蜗神经节蜗神经节蜗神经蜗神经 1、蜗管蜗管 51(二)、(二)、膜迷路膜迷路 1、椭圆囊、椭圆囊 和和 球囊球囊 2、膜半规管、膜半规管 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椭圆囊椭圆囊椭圆囊斑椭圆囊斑球囊球囊球囊斑球囊斑壶腹嵴壶腹嵴前膜半规管前膜半规管外膜半规管外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前膜壶腹前膜壶腹总膜脚总膜脚 3、蜗管、蜗管 蜗管蜗管蜗管的下壁的基底膜上有螺旋器(蜗管的下壁的基底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器),是听觉感受器。是听觉感受器。52膜蜗管(膜蜗管(cochlea)上壁:前庭膜(上壁:前庭膜(tympanic membrane)外侧壁:螺旋韧带(外侧壁:螺旋韧带(spiral ligament)表面覆以复层柱状上皮,有自固有层伸入的毛细血管,称血表面覆以复层柱状上皮,有自固有层伸入的毛细血管,称血 管纹(管纹(stria vascularis)。此处的血液渗透出来形成内淋巴。)。此处的血液渗透出来形成内淋巴。下壁:骨性螺旋板(下壁:骨性螺旋板(osseous spiral lamina):):内侧骨膜增厚形成螺旋缘,其表面上皮的分泌物形成内侧骨膜增厚形成螺旋缘,其表面上皮的分泌物形成 盖膜(盖膜(tectorial membrane),覆在螺旋器上。),覆在螺旋器上。基底膜(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听弦(听弦(auditory string):胶原样细丝束):胶原样细丝束 螺旋器:上皮特化形成螺旋器:上皮特化形成53支持细胞:柱细胞(支持细胞:柱细胞(pillar cell):内柱细胞、外柱细胞):内柱细胞、外柱细胞 指细胞(指细胞(phalangeal cell):内指细胞、外指细胞):内指细胞、外指细胞毛细胞(毛细胞(hair cell):内毛细胞、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外毛细胞2、螺旋器、螺旋器 又称又称Corti器,器,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内毛细胞内毛细胞 盖膜盖膜外指细胞外指细胞外毛细胞外毛细胞外柱细胞外柱细胞 内柱细胞内柱细胞内指细胞内指细胞5455球囊斑球囊斑 椭圆囊斑椭圆囊斑 感受直线变速运动以及头部静止时的位觉感受直线变速运动以及头部静止时的位觉较平坦。上皮:支持细胞较平坦。上皮:支持细胞 毛细胞:动纤毛、静纤毛毛细胞:动纤毛、静纤毛斑的表面有耳石膜(斑的表面有耳石膜(otolithic membrane),其表),其表面的碳酸钙结晶,称耳石(面的碳酸钙结晶,称耳石(otolith)。)。两斑互成直角,耳石比重大于内淋巴,无论头处于任何两斑互成直角,耳石比重大于内淋巴,无论头处于任何位置,耳石受地心引力作用使毛细胞上的静纤毛向动纤毛侧位置,耳石受地心引力作用使毛细胞上的静纤毛向动纤毛侧弯曲,并经前庭神经传入纤维入脑。弯曲,并经前庭神经传入纤维入脑。1、前庭、前庭(二)前庭器二)前庭器56椭椭圆圆囊囊斑斑和和球球囊囊斑斑结结构构模模式式图图57 椭圆囊的功能椭圆囊的功能 耳耳石石膜膜是是一一胶胶质质板板,内内含含许许多多细细小小的的耳耳石石(碳碳酸酸钙钙结结晶晶)和和蛋蛋白白质质,其其比比重重大大于于内内淋淋巴巴,任任何何原原因因引引起起耳耳石石膜膜与与毛毛细细胞胞的的纤纤毛毛发发生生相相对对位位移移(直直线线变变速速运动运动),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囊斑的适宜刺激囊斑的适宜刺激 椭椭圆圆囊囊的的囊囊斑斑位位于于椭椭圆圆囊囊的的前前壁壁下下部部、内内壁壁底底部部,囊囊斑斑中中的的毛毛细细胞胞呈呈水水平平位位,纤纤毛毛朝朝上上,纤纤毛毛的的游游离离端端均均嵌嵌在在毛毛细细胞胞上上方方的的耳耳石膜中。石膜中。582、半规管:壶腹嵴、半规管:壶腹嵴 上皮:支持细胞(上皮:支持细胞(supporting cell)分泌糖蛋白分泌糖蛋白 壶腹帽(壶腹帽(cupula)毛细胞(毛细胞(hair cell):感觉细胞):感觉细胞 游离面:静纤毛(多根)、动纤毛(一根)游离面:静纤毛(多根)、动纤毛(一根)型:圆底烧瓶状型:圆底烧瓶状 型:圆柱形型:圆柱形固有层:结缔组织固有层:结缔组织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头部旋转运动开始或终止头部旋转运动开始或终止半规管内淋巴位移半规管内淋巴位移 壶腹帽倾壶腹帽倾倒倒毛细胞的毛向一定方向弯曲毛细胞的毛向一定方向弯曲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脑脑5960囊斑和壶腹嵴是感受人体在空间的位置以及运囊斑和壶腹嵴是感受人体在空间的位置以及运动状态的装置。动状态的装置。囊斑和壶腹嵴的结构囊斑和壶腹嵴的结构囊斑囊斑壶腹嵴壶腹嵴动毛:动毛:1 1条,一侧边缘条,一侧边缘静毛:静毛:60-10060-100条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