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田&雅马哈战略之争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66516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田&雅马哈战略之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本田&雅马哈战略之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田本田VSVS雅马哈:战略雅马哈:战略之争之争.团队成员:.010203040506背景介绍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战时双方战略实施结局战后分析与启示“万科”、“本田”多元化战略的比较与思考Content.01PART ONE 背景介绍 Background.背景介绍Background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地点:日本摩托车生产主要势力:东发公司、本田公司、雅马哈公司摩托车市场发展初期概况: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的日本摩托车市场以每年40%的势头增长,行业的首席宝座数易其主。最初是东发公司,其占有率为22%,本田居次席,为20%。东发公司的应对措施:东发公司的应对措施: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东发公司一直对扩大生产下不了决心,自恃第一,安于现状,固守旧志。当摩托车的需求增长率从最初每年的42%降到5年后的9%时,东发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骤减,最后无力回天。在让出首席宝座后,东发一败涂地,终致破产。.背景介绍 本田公司的战略调整:本田公司的战略调整:适应每年42%的需求增长率,扩大生产,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使年销售额增长66%;筹措大量的银行贷款,继续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运用“先发制人”战略迅速降低成本,从而在摩托车市场争夺中,占据优势,最终击败东发;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面对世界摩托车市场需求的增长明显减缓,本田公司果断进军汽车市场,开拓新的生产线,实行多元化经营;最终格局:摩托车市场四分天下,依次为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其中,本田在日本本土上的占有率高达85%,稳居宝座。并且,此时位于第二把交椅的雅马哈也在奋起直追,并对本田居于摩托车市场第一宝座的位置虎视眈眈。Background.战前双方实力对比 SWOT02PART TWO.战前双方实力对比示例 示例文字示例 示例文字示例 示例文字SWOT分析 S(优势)(优势)1.公司规模大,市场占公司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有率高;2.技术先进;技术先进;3.资金相对雄厚;资金相对雄厚;W(劣势)(劣势)1.摩托车型不够丰富;摩托车型不够丰富;2.价格优势还不够明显;价格优势还不够明显;O(机会)(机会)1.发展汽车产业,市场发展汽车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前景广阔;2.内部财务体系趋于健内部财务体系趋于健全;全;T(威胁)(威胁)1.发展汽车产业使公司发展汽车产业使公司设备、技术、人才、资设备、技术、人才、资金分散;金分散;2.摩托车部门出现空虚摩托车部门出现空虚和停滞状态;和停滞状态;本田.战前双方实力对比SWOT分析技术不够成熟;资金相对薄弱;产品种类少;产品结构单一;准备投巨资建新工厂,可能导致内部资金入不敷出;专门只生产摩托车,技术、设备、人才、内部资金的使用相对灵活、集中;本田致力于汽车生产,无暇顾及摩托车业务;SWTO雅马哈雅马哈.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战前双方实力对比.战时双方战略实施 Strategy03PART THREE.战时双方战略实施Strategy 面对雅马哈不断的挑战和攻势,1982年元月,本田公司宣布对雅马哈公司开战,一场被誉为日本工业领域最残酷的战役打响了。采取大幅度降价策略,增加促销费和销售点本田本田.不断加快摩托车产品的更新换代,迅速使产品多样化,直至雅马哈举出白旗本田本田 投巨资建新工厂,增加摩托车产量雅马哈雅马哈.更新摩托车种类,向外大量贷款,加强新产品的开发雅马哈雅马哈.结局 Ending04PART FOUR.结局Ending 从1982年元月到1983年6月,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内,雅马哈公司从最初的第二把交椅的位置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为了避免公司破产,雅马哈出卖了相当于160亿日元的土地、建筑物和设备,这使得雅马哈公司伤痕累累,短时间内无法与本田公司抗衡,并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元气。.结局(具体表现)具体表现本田共推出120种新车型,淘汰71种旧车型,而雅马哈只推出了57种新车型,淘汰26种车型;雅马哈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37%下降为23%,产量迅速下降,1982年营业额比上一年锐减了50%以上;雅马哈公司负债和自有资金的比例从1981年的3:1恶化为1983年的7:1;雅马哈公司产量从1981年的370万辆削减到150万辆,此后又降为138万辆,裁员规模约占全部员工的20%;.战后分析与启示 Analyzing&Ideas05PART FIVE.战后分析与启示Analyzing 本田与雅马哈之间的这一场争斗影响是深远的。它不本田与雅马哈之间的这一场争斗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对这两家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对日本乃仅对这两家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对日本乃至世界的摩托车行业的布局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至世界的摩托车行业的布局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更为企业参与和应对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值得多方借鉴的更为企业参与和应对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值得多方借鉴的教材。在这场教材。在这场“经典之战经典之战”中,本田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中,本田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正是他们最初的失策导致了这场恶战,反之,雅马利,但正是他们最初的失策导致了这场恶战,反之,雅马哈虽然被彻底打败,但他们在这场争战中所表现的胆识和哈虽然被彻底打败,但他们在这场争战中所表现的胆识和决断却也颇值得玩味和借鉴。决断却也颇值得玩味和借鉴。.战后分析与启示Ideas(1)善于抓住时机是竞争的第一要诀。(2)天时地利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3)实力与规模是市场竞争的坚强后盾。(4)知己知彼是竞争的取胜法宝。(5)“追穷寇”是巩固战果的必要保证。.“万科”、“本田”多元化战略的比较与思考 Comparison&Thinking06PART SIX.“万科”、“本田”多元化战略的比较与思考Thinking?本田和万科都实施过多元化战略,只是方向相反:前者从专业化生产过渡到多元化生产,后者从多元化经营被迫转向专业化经营,同属于上个世纪诞生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前景的企业,为什么在公司经营管理战略方向上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前者在多远化发展方向上蒸蒸日上,而后者只能忍痛割爱,在房地产行业终成一隅,由此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万科”、“本田”多元化战略的比较与思考Comparison 针对以上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本田和万科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上的选择不同:.“万科”、“本田”多元化战略的比较与思考Comparison从上面两公司的产品结构模式简图中可以看出从上面两公司的产品结构模式简图中可以看出:万科实施的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它所拓展的其他行业中的新产品、万科实施的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它所拓展的其他行业中的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最初的业务、技术、市场几乎毫无关系。这种战略是实力新业务与企业最初的业务、技术、市场几乎毫无关系。这种战略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才能够采用的一种战略,所以在万科企业发展初期,雄厚的大企业集团才能够采用的一种战略,所以在万科企业发展初期,公司规模、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这种战略模式将很可能阻碍公司公司规模、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这种战略模式将很可能阻碍公司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而事实,确是如此。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而事实,确是如此。本田公司实施的是以发动机技术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战略模式,这本田公司实施的是以发动机技术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战略模式,这种模式中各种不同产品之间有着较强的技术关联性,能够获得技术上的种模式中各种不同产品之间有着较强的技术关联性,能够获得技术上的相乘效果,内聚力较强,因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相乘效果,内聚力较强,因而有利于大量生产,在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方面也有竞争力。方面也有竞争力。.感谢各位聆听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