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种窗帘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发质疑。
1.老师板书课题,生齐读,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甲:“种窗帘”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乙:“窗帘”可以种吗?
2.请小朋友们自由默读课文,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拼音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
2.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将生字标上记号。
三、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1.出示卡片。
2.交流,如何读准字音的?
学生甲:“两”、“蜂”、“唱”、“龙”都是后鼻音,“满”、“欢”是前鼻音。
学生乙:“华”、“龙”都读第二声,在“华华”、“龙龙”中第二个字都读轻声。
学生丙:“欢”单读“huān”,在“喜欢”中读轻声。
3.指名读.抽读.轮读.领读.开火车读。
4.识记字形,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四、出示认读字,指导学生认读。
1.出示卡片。
2.辨析它们的读音。
3.多种形式地读。
五、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听写上节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1.点学生分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段)
2. 齐读结尾段的第一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
3.如果你是陶陶家中的一员,你喜欢哪个季节的窗帘?
由学生自选片段,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相关的词句训练。
4.课文为什么说这是彩色的窗帘?
找出文中第3~5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5.课文为什么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学生丙:因为窗帘是陶陶种下的花藤形成的,它先是绿色的,开满花后是花的,到秋天,藤叶又变黄了。所以要先写绿色的窗帘。
三、课文拓展延伸。
1.看到陶陶种的美丽的窗帘,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甲:窗帘真是美啊,我也要去种。
学生乙:陶陶是通过劳动让窗帘变美的。
2.全家人都喜欢这彩色的窗帘,会怎样说?
学生丙:明年我们还种窗帘。
学生丁:我们家的陶陶可真爱劳动啊!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àng gē jīn sè
( ) ( )
huān lè zhōng huá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两 ( )满( ) {蜂( )峰( )
{欢 ( )吹( ) {化( )华( )
三、写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的
四、造句。
好像……
慢慢地……
喜欢……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1.种子发芽了,( )的。芽儿长高了,( )的。
2.慢慢地,绿藤上开出( )( )的小花。
口语交际 游戏真好玩
教学目标:
1. 把哟游戏的名称及玩的方法说清楚。
2. 乐于把自己喜欢的游戏介绍给大家。
3. 鼓励大胆与他人交往。
重点难点:
1. 把自己喜欢的游戏介绍给大家。
2. 说清游戏的名称及玩游戏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游戏,了解游戏的名称和方法。
2. 简单的游戏器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语:小朋友,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那么,课间的时候,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游戏?
指名说后,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吧你喜欢的游戏介绍给大家庭,比一比,谁说得清楚,谁说得游戏好玩。
教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
1.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指名说说)
2. 小组同学自由交流,说说你会玩些什么,怎么玩。(注意听)
二、创设情境,开展活动。
1. 谈话创设情境:现在学校红领巾电视台要进行“奇妙游戏”的大搜索活动,说说你最喜欢的游戏吧!
2. 小组模拟征集情境,互相介绍游戏。
3. 师生评议,明确说话要求。
4. 说清游戏规则为重点,继续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游戏。
三、设计游戏情境,玩一种游戏。
四、大胆交际,关注学生交际的态度。
1. 自邀伙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
2. 大胆上前介绍游戏,并诚邀伙伴课后一起玩。
写 话
教学目标:
1. 认真观察图画,弄懂画面内容。
2. 感受吹泡泡的乐趣,学习围绕中心句写话。
3. 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重点难点:
观察图画,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你们吹过泡泡吗?
学生甲:吹过!
学生乙:我喜欢吹泡泡!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一起来吹泡泡,好不好?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本插图,师生一起吹泡泡
1. 展示插图,引导观察。
2. 师生拿出准备的工具来吹泡泡。
二、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样子
学生甲:泡泡是五光十色的,在空中飞。
学生乙:泡泡飞高了之后,就自己破了。
三、说说你刚才吹泡泡时的好心情
四、写作指导
1. 把你刚才看到泡泡的样子、颜色写出来。
2. 把你刚才吹泡泡时的心情写下来。
3. 写出你吹泡泡时的动作。
语文活动4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 积累背诵古诗。
3. 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知道要爱护环境。
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大胆想象要种什么。
2. 从小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万花筒”中的内容。
1. 出示“万花筒”,齐读题目。
2. 议一议:农民种地是为了什么?陶陶种花是为了什么?
小猫为什么要种太阳?(指名说)
3. 你想要什么?那你想种什么?生思考,相互交流。
4. 全班集中交流。
5. 师小结。
二、 积累古诗
1. 借助拼音读古诗。
2. 师范读,教读古诗。
3. 学生自己读记。
4. 检查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1.写出你的心情
语文活动4
2.积累古诗
课时作业:
一、 填空。
农民会种( ),园丁会种( ),我想种( )。
二、 把已学过一首古诗写在下面。
, 。
, 。
第二课时
导语:我们生活的环境,你觉得怎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调查一下吧!
教学过程:
一、 布置调查任务、范围。
1. 找一找周围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
2. 问一问长辈,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前是怎样的。
3. 查一查有关资料,环境受到了哪些破坏。
二、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周边社区调查。
1. 调查小河的污染,化工厂废气的污染。
2. 走访长辈,了解以前的环境情况。
3. 去环保部门查资料,看环境受到了哪些破坏。
三、 总结活动调查结果。
同学们说一说今天的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四、老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