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663740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其类型 摘要:在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问题上,目前多数的研究策略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建构出以高校公共计算机部为教学中心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本文重点探讨了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及三大课程类型,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原则;课程类型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

2、na University (Yang YuQiang, Tang Chi)(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Jinzhou 121000,China)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is being concentrated in the library. The study keeps some records of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oints o

3、ut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ubic computer, and the system emphasis on the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can lay the founda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which can provide our st

4、udents the wa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The principles; Curriculum types信息时代中,可以说信息遍布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才会更加有效,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担负起信息化社会的重任。1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1.1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信息时代的到来向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

5、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模式的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等,已是高校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一个符合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的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更是大势所趋。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纵向延伸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负责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及时地构建出适应新课改的课程体系,无法找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两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所有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更是值得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1.3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部门的历史使命 我国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上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这显然是沿袭了美国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教

6、育的经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对美国做法的推广又必然有着很大的制约,我们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一定要符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2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2.1社会需求导向原则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是要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核心专业能力与信息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开发与实施有效的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2.2以学生中心的原则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尽可能提供有效信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激发学生

7、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信息素质教育绝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机房内,而要通过各种讲座、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地介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用软件的使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2.3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原则我国在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上可以说只是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明确的问题有待探讨。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时,没有现成的、有效的理论依据,而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和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筛选或改编已有的课程,以减少课程开发中巨大的工作量。2.4课程体系目标的应用性原则在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8、基础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着重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实施创造性思维和信息意识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2.5课程组织的连惯性和整合性原则加涅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了基本的生长因素之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因此,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在组织时要有连惯性,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关系。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还应该以整合性为原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把所学的信息课程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不

9、是知识的形式。2.6课程内容及时更新的原则为了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不断更新,注意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不断将教育研究的成果纳入课程之中,引导学生把握未来明显的或可预见的要求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使整个信息素质课程体系成为发展性很强的课程体系。3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类型一直以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只是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计算机初步操作能力。如今这个任务在中小学阶段得以完成,而且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计算机的需要从常用工具的层面,提高到了把计算机作为二次开发的工具,甚至少数非计算机专业人才也会进入计算机研究的专业队伍。现在迫

10、切需要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合理之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将其细分为三大类型课程,即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三大类课程与人、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图1所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的信息化的进程,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3.1基础性课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不会应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开展信息素养论等信息类

11、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知识水平。3.2综合性课程传统的选修课程是列出一系列计算机学科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往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之前,对其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这样选择的盲目性就会增大。而综合性课程则通过将一些计算机课程及其相关的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信息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信息能力则是信息素质的核心),克服了学生的盲目性,同时也为有兴趣的同学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综合性课程引入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加大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性提供了发展。3.3探究性课程一种与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相并列,单独设置的一类功能性课程。应该有独立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系统。但它又不能与基础

12、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相脱离,而是三者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将信息素质教育置于STS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主题研究的教学单元,将人的生命活动实践融入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极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又能更好地体现出信息素质的精神和本质。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曾指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大力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怎么做;二是在网络时代,高校计算机教育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一定要以课程体系革新的形式,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责任与机遇并存,开发与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公共计算机部的历史性抉择。 参考文献:本文出自:

13、计算机毕业网 1单美贤,等.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EB/OL. 2 谭浩强. 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EB/OL.3 谭浩强.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李海英.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EB/OL.5 钟启泉,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 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如何将教学放到一个真实的项目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查建中教授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书中论述了在过去50年里基本没有改变的环境因素包括:对于客户需求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将完整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系

14、统交付使用;面向未来担当发明和新技术创造者角色;利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团队工作、有效率、技术组织的领导力;需要高效工作,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来完成任务并盈利。同时,书中还论述了工程环境的某些转变特征包括:从征服环境到治理环境的转变;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工程活动在地域和内容上的分散化:日益以人为本的工程实践;愈加重视服务型的工程产业;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职场环境的特征有很多内容是不变的,或稍有变化。这些特征都是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遵从的客观规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企业界对教育界的产品学生的客观要求。 将“教育”的前面加上“工程”二字,在笔者看来是一个根本的改变。既

15、然是工程教育,就不是只管传授知识,而要有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度量管理,要将工程管理思想直接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本文将介绍笔者在教授本科生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 迭代增量式教学方法,按项目阶段开展教学活动。我将教学计划当作工作计划来制定,按真实项目的需要,将知识点穿插到课程中。比如说风险管理,在书本上都是后面的内容,如果按章节知识点顺序讲解,项目都快做完了学生才能学到这些知识。所以我将相关章节的内容提前讲解,使学生能够现学现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检查点,便于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学生小组利用迭代增量的方法制定了计划。三周内七个人,每人各

16、负责三个模块,并且每周一次集成测试,表1为他们真实的项目里程碑。 我们分析一下上面的里程碑计划中的关键因素:总工期是两个月多一点,最重要的是在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增量一、增量二的开发任务,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左右。我的经验告诉我,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是时间过半,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基本完成,这个项目就离成功不远了。 将迭代增量式的软件开发方法用于教学活动,所带来的好处,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间曾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这学期有好几门课,都有大作业,都没时间做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2009年初的第一堂课,我就问大家,这学期哪些课程有大作业。学生们七嘴八舌议

17、论之后,我听明白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课程是学生都必须选的,学期前8周软件工程实践和软件项目管理两门课程同时开课,并且共用了一个项目。后8周课程中,有一门软件测试课程,也需要真实的项目进行测试理论的实践。于是我的课程最后提交的项目是其他老师课上的作业。学生很高兴,一门课的作业,可以当两门课的作业,太好了!我说:“项目做什么?怎么做?遇到技术问题怎么办?我都不管。我只管针对一个真实的临时目标,如何一步一步,按时、按质走到终点。这就是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终极目标。” 摘要:随着嵌入式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成为当今国际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嵌入式系统大

18、多是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其关键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需要,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时编程结构,但是相关知识分散、叙述不够严密,且未能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了各种实时编程结构的结构模型、实时性和优缺点。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实时编程结构;前后台系统;实时操作系统G642 文献标志码:B1引言随着嵌入式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成为当今国际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嵌入式计算大多是实时计算系统,对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操作的正确性不但依赖于逻辑设计的正确程度,而且更依赖于这些操作进行的时间。所

19、以嵌入式实时系统可以说是能在确定的时间内对外部的异步事件做出响应并执行其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这包含着两层含义:一个是外部的异步事件事件响应,另外一个是执行其功能任务处理。嵌入式实时系统有两种类型:软实时系统和硬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仅要求事件响应是实时的,并不要求限定任务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硬实时系统不仅要求事件响应要实时,而且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处理。通常大多数实时系统是两者的结合。因此,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关键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需要,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时编程结构,但是相关知识分散、叙述不够严密,且未能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作者

20、在此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实时编程结构的结构模型、实时性以及优缺点。2无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2.1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在没有中断机制的情况下,仅采用查询方式实现的实时编程结构,如图1所示。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侧重任务的处理,而事件的发生是通过查询事件标志来获取的;软件设计简单可靠,任务使用的堆栈可以预测,而且由于任务之间不嵌套,可以调用不可重入函数。但缺点也很明显,对事件响应不能实时,只有查询到该标志时才会记录该事件,因此容易丢弃异步事件;所有任务具有相同优先级别,众生平等;一个任务执行时间不可预测时,则所有任务的响应时间不可预测;采用无限循环结构,一个任务崩溃则引起整个系统崩溃。在最

21、坏情况下,一个任务要得到响应要等到其它所有任务执行完毕才会轮到它,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取决于所有其它任务执行时间之和。由于该类型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简单可靠,目前在某些任务简单且单一、可靠性要求极高而对实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领域)依然使用广泛。2.2基于中断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基于中断机制采用纯中断方式实现的实时编程结构,事件和任务处理全部由中断服务子程序(ISR)完成。如图2所示。相对于基于查询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来说,基于中断方式的实时编程结构则侧重事件的处理,利用中断优先级解决了优先级问题,不再众生平等。但是由于高优先级中断长时间占用CPU,则容易漏掉低优先级的异步事件;中断无

22、限制的嵌套则容易导致栈溢出(嵌入式系统栈容量很小),堆栈不可预测;由于中断嵌套,调用不可重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由于高优先级中断能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取决于中断响应时间(中断延迟+保存现场时间)。相对于任务执行时间来说,中断响应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断恢复时间则包括恢复现场时间和执行中断返回指令的时间。由于该类型嵌入式系统响应及时,但缺点也很明显,所以在任务数量不多且简单以及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基于前后台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前后台系统通常把程序分成两部分: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也就是事件处理程序(中断级),通过中断来处理事件。中断服务子程序

23、一般只做简单的处理,然后给出事件发生的标志,待后台程序来处理,不会因处理费时的事件而影响其它中断。后台程序也就是任务处理程序(任务级),一个死循环,循环查询各种事件发生的标志位,如果标志位置位,就执行相应的任务处理程序。如图3、4所示。中断有优先级,也可无优先级,因中断处理时间很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任务级采用周期循环调度,一个超循环系统,同查询系统一样,任务无优先级,众生平等。事件响应实时性分析:由于中断服务子程序只一些做简单的处理(事件标志置位),事件能得到及时响应,可以避免中断嵌套(栈溢出),避免漏掉异步事件。任务响应实时性分析:任务的执行是通过主循环查询相应的标志位(ISR置位)来执行

24、的,可调用不可重入函数(任务间不嵌套),最坏的情况是循环中所有其它的任务处理程序执行完,才执行当前事件的任务处理程序。所以任务实时性(最坏情况)取决于所有其它任务执行时间之和。显然任务实时性、可靠性难以满足要求,所有的任务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别,即是平等的,对那些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不可能立刻得到处理。如果一个任务执行时间不能确定,则所有任务响应时间不可预测。任务处理(后台)程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结构,一旦在这个循环体中正在处理的任务崩溃,使得整个任务队列中的其它任务得不到机会被处理,从而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任务优先级固定。前后台系统结构简单,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存储开销,所以在简单的嵌入式应用中得到了广

25、泛的应用。3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指具有实时性、能支持实时系统工作的操作系统。首要任务是调度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完成实时任务,其次才着眼于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实时操作系统最重要特点是要满足对时间的限制和要求,基本结构如图5所示。根据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策略,实时操作系统可分为两类:非抢占(non-preemption)式实时操作系统和抢占式(preemption)实时操作系统。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也叫不可剥夺或非抢先式实时操作系统;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也叫可剥夺或抢先式实时操作系统。3.1基于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

26、实时编程结构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就是一个任务运行后,就把CPU控制权完全交给了该任务,直到它主动将CPU控制权还回来。事件处理由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处理,可以激活一个挂起态的任务,使之进入就绪态;中断服务子程序很简单,类似于前后台系统仅使标志置位。任务响应时间由最长任务执行时间、寻找最高优先级任务的时间以及任务切换时间决定,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主要取决于最长任务的执行时间(其它可忽略)。采用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点:实时性比前后台系统的要好,程序设计相对简单,可调用不可重入函数(任务间不嵌套)。缺点:如果最长任务的执行时间不能确定,系统的实时性(任务响应时间)就不能确定。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运

27、行原理如图6所示。3.2基于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编程结构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就是指内核可以抢占正在运行任务的CPU使用权并将使用权交给进入就绪态的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事件处理由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处理,可以激活一个挂起态的任务,使之进入就绪态。由于任务之间存在嵌套问题,应用程序不应该直接调用不可重入函数。调用不可重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调用可重入函数使得堆栈不可预测。任务响应时间包括寻找最高优先级任务的时间和任务切换时间,所以实时性(最坏情况)主要取决于任务切换时间(其它可忽略)。采用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优点:实时性好,优先级高的任务只要具备了运行的条件,就可以立即运行。缺点:如果任务之间抢

28、占CPU控制权处理不好,会产生系统崩溃、死机等严重后果(优先级倒置);调用不可重入型函数时,要满足互斥条件。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运行原理如图7所示。4结束语前面我们阐述了五种实时编程结构,下面比较一下各种结构的任务响应实时性。查询方式和前后台系统一样,实时性取决于它所有任务执行时间之和,可能不可预测;中断方式实时性取决于中断响应时间,可预测;非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取决于最长任务执行时间,可能不可预测;抢占式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性取决于任务切换时间,可预测。这是我们多年来从事嵌入式系统教学以及科研得来的一点点心得和体会,仅是我们的一家之言,希望对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本文出

29、自: 大学生论文网参考文献:1王志英,李宗伯,王苏峰,等.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英)Andrew Bateman,Lain Paterson Stephens. DSP算法、应用与设计M. 陈健,陈伟,汪书宁,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Bruce Powel Douglass. 嵌入式与实时系统开发使用UML、对象技术、框架与模式M. 柳翔,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摘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面临争议较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教材及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在专业课程教材和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能够突破传统的框架,我

30、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有所进展。本文以“新思想与新工具”教学实践为基础,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关键词: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双语教学1引言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很多时候集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及如何推广双语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何使被动的“单一传教式”的教学模式变得生动活泼,如何使学生能够激发更多的学习潜能和动力,如何把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及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和认同感,解决上述问题是我们希望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2开设“新思想与新工具”课程的最初设想外文资料是及时获取和了解计算机学科最新知识和最新发

31、展动态的重要途径,然而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对于获取最新动态知识并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推广双语教学思想,利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养成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够及时掌握最新发展方向,能够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是我们希望开设一门课程来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路所在。早在2004年,东莞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希望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开设一门新的专业限选课程,要求该课程在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英语及专业课程基本结束之后开设,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和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相关专业及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课程要求采用部分双语教学模式。通过了解和

32、分析其它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经验,发现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双语教学模式上比较单一,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多采用“单一的”传教方式教学,有些老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用英文教材,用英语口语授课就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专业课程授课教师的口语标准不一,口语能力有一定限制,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容易丧失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从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上仅仅在硬件的投入上下功夫,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够。根据教学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程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多媒体

33、教学方式中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及对英文教材产生兴趣,如何加强学生和师生间的交流,营造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新思想与新工具”课程在这样的想法下应运而生。课程的名称是希望包含两层含义:“新思想”体现在专业方向的最新知识点,“新工具”体现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应用。为体现课程的新颖性及充分结合学生专业课程的方向性,具体提出了开设本课程的几点基本思路,即要求:(1) 课程内容要体现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2) 课程要体现一定层次的双语特色。(3) 课程要体现东莞地方模式的实践应用。我们把它归纳总结为较新知识点,有双语特色及重视实践性的一门新课程。3如何选择授课内容及教材基于上面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在选择课程教

34、材时力求能够全面包含这些要求。但我们发现很难找到一本这样的能全方位覆盖上述几点要求的教材。3.1教材须体现课程的新颖性及最新发展的方向教材应涵盖如下内容:(1) 掌上电脑、手机、娱乐系统、智能卡、嵌入式控制设备以及智能车载设备;(2) 通用标准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各种Internet协议、WAP、UMTS、GPRS、蓝牙和i-mode;(3) 移动计算的基本原理;(4) 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技术及各种移动服务和应用;因为上述内容包含了许多最新的知识领域及发展方向。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我们选择了:德UWE HANSMANN,LOTHAR MERK,MARTIN S.NICKLOUS,THOM

35、AS STOBER著的普及计算,以此教材为主作为我们课程的上半部分。3.2教材须体现一定层次的双语特色我们辅助性的提前选择一些最新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特定课题内容的英文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互动让学生亲自参与资料的选择,以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认同感”。其中学生选择的两篇英文文献Connecting White Goods to a Home Network at a Very Costand What Is Pervasive Computing?获得了一致的认同,文献体现了新颖和实用的特点,最终选为课堂教学的素材。3.3教材须体现课程的实践性我们期望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结合东莞的实际,能反映东

36、莞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选择了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李清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作为下半部分。涵盖的主题有:(1)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2) 集成系统体系结构;(3) 集成的功能和信息;(4) 集成的资源;(5) 集成的经营过程 ; (6) 通用企业建模IDEF3;(7) 系统总体设计案例;我们参观了以制造业为主要对象的许多东莞本地企业,了解他们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实现集成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教材进行了部分删选,注重以实践为重点,教材多以案例为主。4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4.1互动性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分享,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传教”的教学模

37、式充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好处是交流非常迅捷及时,信息能在最短时间分享和消化,教师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及时给予协助。所有这些都是硬性的好处,但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互动性不仅仅与此,它实际上改变了我们原本传统的“单一传教”的教学模式,让我们从思想上有了本质的飞跃,教师在互动中也学习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不易暴露的问题变得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通过采用分组讨论并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最新知识领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采用的一种非常积极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学生给学生讲解人评分的方式加以激励使学生的学

38、习责任感和认同感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比如我们在2006-2007学年的演讲课题为普及计算的应用前景分析家庭网关技术的应用模式无线internet 的应用模式,演讲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最新领域的知识点,学生之间的交流表现的非常充分,许多学生甚至自拟课题,积极参与发言,课堂气氛极其活跃。4.2有效利用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新领域知识点学习的积极性案例之一:教学中为了阐明从智慧空间到普及计算的概念,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的兴趣,我们给出了图1,用中文阐明了普及计算的最新概念。我们要求学生寻找的英文文献能支持每个小图表对场景的描述。从而产生出如下标题:嵌入式设备如何构成智慧空间掌上无线设备最新发展普及设备

39、的网络化等。要求学生们寻找到相关的英文标题及资料来充实他们对上述题目的理解。此方法对学生学习英语及了解最新知识点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案例之二:通过学生的文献资料中有关数字家电概念的阐述,我们给出图2,要求学生用中文流程图描述它们的关系,比较中英文描述习惯有何不同之处。图1普及计算的最新概念Figure 2:Digital Applianc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4.3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认识教学方式的另一项改革是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参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同时考察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企业信

40、息化总体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建模上中,我们要求所有的对象必需真实,必需以企业的实体考察的素材为对象建模。同学们为了获取企业的真实资料想了很多的办法,在考察和了解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知识不足,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5教学效果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分步骤实施“新思想与新工具”课程教改的效果进行测评和分析。(1) 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调研,普遍反映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推动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和发言的积极性;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考虑问题,能找出现有方案设计的不足之处;学生对新领悟知识的获取尤其积极,学生阅读专业文章知识

41、的能力,特别是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2) 从学期末上机建模设计的结果看,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结合实践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发现方案设计的优缺点,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能自觉查阅相关外文资料,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3) 调查显示,学生通过参与自拟课堂演讲的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转变角色上讲台体验讲解,使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有进一步的提高。(4) 学生在参与企业的调查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课堂理论与实践参与的比较过程发现了很多教学的不足并能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想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6未来教学模式探讨以下几点是我们认为在未来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和加强的:(1) 从学期中课堂练习看,所有同学都能理解英文练习题的题意,但要加强他们的表述能力还需要更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同时教师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当然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学校不仅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