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 油脂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肥皂的工业制法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
教学重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1、什么是高级脂肪酸?什么是酯?酸和醇、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2、写出油酸、甘油的结构简式。
【引入】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甘油和油脂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产物的类别。命名。
【讲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类物质。
第六节 油脂
一、 油脂的定义、组成、分类和结构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呈液态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
4、结构: R1COOCH2
R1COOCH2
R1COOCH2
【说明】结构式中,R1、 R2、 R3为同一烃基的油脂是单甘油酯,不同羟基的油脂是混甘油酯。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考虑】家里的汤油为何浮在水面上?冬天,家里的猪油凝固而植物油不凝固?衣服上不小心沾上的油渍为什么可以用汽油洗?
【板书】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饱和度高的油脂(动物油脂)熔点高,不饱和的油脂(如植物油脂)熔点低。各类油脂有不同的熔点。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提问】油脂属于酯类,有什么性质?(水解)
【设问】假如形成酯的烃基中是不饱和的,如何检验?(加溴水)
【实验】往试管中加溴水3毫升,再加入1—2毫升的植物油,振荡,观察。(颜色褪去)
【设问】如何使不饱和的油变成饱和的脂肪?(加氢)
1、油脂的氢化(硬化)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 + 3H2 加热催化剂加压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油酸甘油酯(液态) 氢化 硬脂酸甘油酯(固态) (便于贮藏运输、提高熔点)
2、油脂的水解
(1) 酸性条件下:硬脂酸甘油酯 +水 硬脂酸+甘油
【提问】写出硬脂酸甘油酯与水反应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3H2O 3C17H35COOH + CHOH
C17H35COOCH2 CH2OH
【设问】生成的物质中有酸,如果在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产物是什么?
【实验】往试管中加10%的NaOH溶液3毫升,滴加2—3滴酚酞试剂(变红),再加入1—2毫升的植物油,振荡,观察。(红色褪去,上层有白色物质)
(2) 碱性条件下:硬脂酸甘油酯+氢氧化钠 硬脂酸钠+甘油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3NaOH 3C17H35COONa + CHOH
C17H35COOCH2 CH2OH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工业制皂原理
油脂 用蒸汽 肥皂甘油 加热、搅拌、加入 上层:肥皂液 上层加松香等 肥
NaOH 加热搅拌 等混合液 食盐细粒静置分层 下层:甘油等 过滤干燥 皂
【设问】加入食盐的作用?(降低脂肪酸钠的溶解度,同时,甘油在食盐溶液中的溶解性大,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制乙酸乙酯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类似。(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
【板书】盐析: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无机物降低溶解度,从而析出的过程。
【简介】肥皂去污原理
凡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质都有去污能力,可以通过人工合成。
三、油脂的用途
1、 食用
2、 工业原料: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等。
【小结】1、油脂的结构、性质(水解、硬化、皂化、盐析)
2、酯和脂的区别
酯:由醇和酸(包括无机含氧酸和有机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含有酯基。
脂:酯类中的一种,油脂的简称。包含有:液态的油和固态或半固态的脂肪。
教学后记: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