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银川二十中 白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银川二十中 白敏
【教学设计思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本节课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的拓展。学生已经具备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有关知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学生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选取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直观且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发现实验现象。老师引导学生把压力、压强跟流速联系起来,突破这节课的重点。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学练设计上的问题,学生解释现象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课上做到学、问、思、辩、行。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科学原理的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解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学生能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练习,学生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领悟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
乒乓球、纸、吸管、蜡烛、课件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师:上课前我们先做个有趣的实验,用漏斗向下吹乒乓
球。
问:同学们乒乓球为什么没有飞出?
为了揭开谜底,我们今天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生观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进入新课(1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师:手拿一张纸,这张纸静止在空气中。
问:同学们这张纸静止在空气中受几个力作用?纸片受大气压力吗?
问:纸片哪一边受大气压力?
问:两侧大气压力F1和F2相等吗?怎么知道呢?引导学生用F=PS推导出F1=F2。
2.师:大家一起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使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
3.师问:向中间吹气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吹气前后纸外侧气体压强不变,向中间气体吹气打破了之前的平衡。
学生答:两个或两个以上。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练设计图1中画出水平方向纸片受大气压力的示意图。
生答:左右都受大气压力。
生答:相等
1.学生观察两张纸将会怎样运动?
预设:学生回答纸靠拢
思考、讨论
学生:吹气增大了流速
如果学生只回答受两个力。
师:引导学生,这张纸在空气中受大气压力吗?
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三、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1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如何设计实验?
(老师可以适当引导)
1.课件展示实验图,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除了图示的实验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2.师鼓励学生展示实验
3.师引导学生总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猜想: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设计实验:通过改变空气或水的流速,观察空气中的物体或水中物体的状态的变化。
进行实验:
1.四人一组相互配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且尝试着解释现象
总结交流:
2..通过观察,选个别小组展示实验,并试着解释现象。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习惯
开放课堂内容,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交流中培养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合作精神。 分享中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物理与生活(6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师结合生活,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尝试着用今天所学知识去解释现象.
2.师问飞机是如何获得升力的?
演示机翼模型在流体流速变化时的现象
思考,讨论,完成必要的练习。
思考,用做好的机翼模型实验
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反馈,便于及时评价纠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更加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五、课堂反思(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师问:“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阐述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能说几条就说几条,不做限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应用: 飞机获得升力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