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1.2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到学习兴趣、求知欲是能不断引发自己的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能逐渐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历史上有关名人的资料,总结一些办法来培养我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增进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推动力。
难点:如何主动培养我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习轻松化
在解决重难点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结合自身经历,分析自己强势科目学得又轻松又好的原因,理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明白要培养兴趣与求知欲需要更多的时间、情绪方面的认同以及学以致用。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名言警句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环节一:讲故事比赛
1.每组讲一个伟人、名人、同龄人对科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小故事,比一比哪一组讲得更生动、更精彩。
2.提示:
各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讲,各组最好不讲同一人物同一事件
发挥集体的力量,其他组员可帮助补充故事情节
环节二:结合事例,思考:兴趣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引导小结出,兴趣的作用:1.能不断引发学习需要;2.对学习活动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环节三:观看视频:《丁肇中——培养兴趣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环节四:我的兴趣,我了解
第一步:填写学科兴趣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
科目
很喜欢
无特别兴趣
缺乏兴趣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
第二步:分析自己缺乏兴趣的学科,为什么缺乏兴趣?
1.教材难,不易理解
2.教材浅、不感兴趣
3.对学习没有帮助
4.不参加统考
5.受家长影响
6.受社会影响
7.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8.不喜欢某门课的认课老师
9.成绩差、打击信心
10.其他原因……
第三步:选出大家普遍缺乏兴趣的学科,全班分为8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讨论一个学科,讨论问题参考如下:
(1)我对X X学科缺乏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我要怎样改善X X学科的学习方法?
(3)我要怎样培养X X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四步:各组推出代表报告讨沦内容,全班补充。
活动五:实践与评价
完成教材P74~75的《实践与评价》的有关内容
活动六:课堂小结
《培养正确学习观念》课堂小测
1、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家需要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A.运动 B.交友 C.学习 D.劳动
2、联合国提出的关于崭新的学习理念是
A.学会学习 探究学习 B.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C.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D.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
3、在我的周围有些同学常常叹息:“老师对我们要求这么严格,真后悔来中学读书!”“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我来读书呢?学习一点用也没有!”在学习面前他们缺乏热情。对此,你认为他们迫切需要做的是
A.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B.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C.提高学习的质量 D.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4、下列对中学学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 B.只要求学习课本知识
C.学习内容为系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D.学习时间相对分散
5、下列所述属于内在的学习的动机的有
①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②争取做优秀学生 ③老师的督促 ④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⑤强烈的求知欲望 ⑥为了升学,实现自己的志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6、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昆虫感兴趣。有一次,他剥开一片树皮,发现三只稀有的小甲虫,就一手逮一只,把另一只放入口中含着带回家。爱因斯坦还是四五岁的小孩时,就对罗盘发生了兴趣,认为“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的后面”。从两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A.有了兴趣,就能成才,就会成功 B.兴趣是每个小孩都有的一种好奇心,
C.兴趣对于成才和事业成功是很重要的 D.兴趣是天生的
7、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少年时数学成绩并不好,读中学时,数学通过补考才及格,他是经过长期刻苦的自学而成才的。至于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爱迪生、达尔文等,少年时代都并不聪明,他们的成才,全在于后天的勤奋苦学,悉心钻研。他们的成才经历说明了 A.科学家全部都不是天才 B.读书学习都能使人成为自然科学家
C.学习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决定一切
8、“以学习知识为荣,以只会傻干为耻”。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的孔祥瑞的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
①要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要刻苦学习,不断创新 ④做任何事既要付出努力,也必须讲求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埃里克·霍弗说:“在剧变时代,善于学习的人将继承未来。有学问的人将会发现他们为生存其中而进行了准备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这段话启示我们 )
A.人们不需要为未来准备
B.未来社会是不可知的,人们根本无从把握
C.未来的文盲都是不懂电子计算机的人
D.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10、出身于贫困家庭的科学家陈章良,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陈章良的成长经历说明了
①作为个人,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的同时丰富和完善自己 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③他既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又充分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④受教育只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1.C 2.C 3.B 4.C 5.C 6.C 7.C 8.C 9.D 10.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