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三峡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3、熟读成诵。4、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5、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6、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2、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教学难点: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本课题教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流程: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郦道元写的三峡二、作者、作品介绍
2、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zhu)县人。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景录。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出示教学目标(用时不超过1分钟)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重点实词解释,疏通文意。 3、熟读成诵。四、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自学指导1、先听录音后,后朗读课文P13013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阙( qu ) 嶂( zhng ) 曦月( x ) 襄陵( xing ) 沿溯( s ) 漱( sh ) 素湍( tun )绿潭 属引( zh )绝 山献 ( yn )
3、 五、互动交流(疏通文意)一句一句进行加点字解释和句子翻译(详情看课件)六、互动交流二(理清课文结构)1、齐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秋天的景色。)七、板书和课堂小结(1到2分钟)略八、当堂训练(12分钟左右)见练习卷九、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1分钟) 1、抄写课文原文一遍,写在A本上; 2、完成课文的背诵。十、教学后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流
4、程: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我们来继续学习沈复三峡。二、出示教学目标(用时不超过1分钟)学习目标1、分析课文,感受三峡风光的壮丽; 2、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三、互动交流一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长)(多)(陡峭、高峻)(高峻、狭窄)夏水的迅猛铺垫“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
5、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凶险)(迅疾)对比山水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 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 视白浪、绿潭、青山、花草色彩艳丽“清” “荣” “峻” “茂”一字一景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晴初霜旦林、涧、猿啸、回声悲寂、凄凉5、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反衬了“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从侧面烘托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
6、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四、出示互动交流二1、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他们已经相同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欢快喜悦)2、找出一两处“动景”和“静景”相结合的语句,加以分析。 “山” “绿潭” “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水” “素湍” “回清”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静动3、文中哪些地方读来激烈紧张,哪些地方平静舒缓,哪些地方悲寂凄凉?找出语句做适当分析
7、。(略)五、板书和课堂小结(1到2分钟) “七百里”长山 “略无阙处”多 (“重”,“叠”,“隐蔽”陡峭,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 “襄陵”“阻绝”凶险夏水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景色 仰视:绝 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三峡秋景:林,涧,猿啸,回声 秋 渔民船夫生活:(情境:悲寂、凄凉;联想:当地渔歌)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风光。六、当堂训练(12分钟左右)见练习卷七、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1分钟) 背诵课文,翻译课文,积累实词解释。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