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1 走近法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刑法的含义;犯罪的特征 (3)我国刑罚的种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引导学生要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4)教育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2)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
2、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2)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三大特征;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2) 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3)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4)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学生分析】初中学生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青春期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走进法律 教师
3、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阅读一则案例。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新课新学: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
4、的漫画,并讨论: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
5、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1. 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活动二、齐心协力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活动三:分门别类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
6、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活动四:规则比拼教
7、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
8、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
9、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活动六、集体智慧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10、?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学生回答学生参与活动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离不开规则,培养学生尊重规则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了解各规则的不同。使学生对规则有全面的认识,感悟规则是秩序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强化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及法律的特征使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对公民的保护作用,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5本课小结 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法律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离开法律,人们的生活就没有保障,离开法律,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公正。板书设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身边的规则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走进法律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