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O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教学难点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教学准备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2、,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
3、气势。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
4、理解这一人才观?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
5、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七、课堂小结。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
6、篇500字左右的感悟。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第二课时(学习鱼我所欲也)一、导入新课。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二、整体感
7、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4.齐读课文。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三、分步品味。1.质疑与交流。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
8、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
9、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2.齐读课文。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重点解决“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
11、状态。)四、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第三课时(学习鱼我所欲也)一、复习检测。1.抽查朗读情况。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1)论证方
12、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3.齐读课文。三、课堂练习。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四、延伸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