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过程与方法:2、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与价值观:4、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5、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课时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课时难点:体会并学习点面结
2、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开场白: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二、亲临现场教师指导语: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现场,聆听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给我们发来的报道。1、请朗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
3、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走进人物教师指导语:主人公杨利伟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完全具备了航天飞行要求的综合素质。你能从文章里找到相应的句子吗?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
4、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4、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四、送英雄出征1、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送行人有教练、专家、少先队员、军乐队员、少数民族少女、落选的战友等。他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圆飞天之梦。送行人数众多表示人们对英雄出征的重视,表现了人们因中国人的飞天梦即将实现而激动、高兴的心情,也表现了人们对英雄出征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美好祝愿。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吧!五、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梳理前两段内容。2、作业: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做练习二、三题。板书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一、评价出征意义以时间为序二、 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