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北京市206中学 刘凤琴 【对应的课标内容】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中的“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和“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信守承诺,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信守承诺,承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 (1)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 (2)慎重许诺,努力践行诺言的能力。 (3)自主反思自己责任的能力。 (4)学会承担责
2、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承担责任光荣、推卸责任可耻的责任意识。 (2)体验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3)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慎重许诺,践行诺言。 (2)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教学难点】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责任,享受积极承担责任的快乐。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对于责任的认识,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有何评价。 (2)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寻找现实社会生活中中学生(或者自己)存在哪些负责任行为与不负责任
3、的行为。 (3)学生反思自己如何对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准备好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身份的共通性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来,引出课题: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慎重许诺 假如你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周五,刘畅与李嘉约好周日8点去学校出黑板报。周六,李嘉一家在大中电器商城买了一台电视,根据商场送货部的统
4、一安排,电视将在周日上午10点送到。周日早晨,爸爸、妈妈突然临时有事,不得不出门,他们要求李嘉在家等候。他首先该怎么办呢? 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 2. 如果商场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李家没人等候 3.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总结: 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是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 如果失信于人,会有什么后果?你有过失信于人的经历吗? 总结: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造成损失。那么,许诺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总结:我们要慎重许诺,一旦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其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诚
5、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虽然,信守承诺意味着承担责任,但我们不要刻板、僵化地理解,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当自己虽然很努力也没有能够履行诺言时,可以实事求是地向他人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得到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待别人的“自食其言”,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在对上一个活动这样总结之后,自然过渡到本环节,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题。 在讨论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拨,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承诺是一种责任,履行承诺是一种能力。践行诺言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要
6、做到慎重许诺,“言必信,行必果”。 勇担过错 李小艺是一名初中女生,她很想自己打工挣钱多买些书。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负责在指定地点免费发送公司产品的宣传海报。一次,她不慎丢了四百多张宣传海报。按照公司的规定,她要照价赔偿。要不要向公司汇报呢?她陷入矛盾之中 如果你是她,你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你有过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勇敢认错”和“逃避责任”分别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总结: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和道德修养。
7、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每个人都不希望犯错误,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意外过错的发生呢? 总结: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避免因犯错误受批评或惩罚而说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在做了错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话实说,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承担责任。一个人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本设计意在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起讨论。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体验和坦诚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在做了错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承担责任
8、,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面对冲突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每个人总要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的规范去实践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那么,我们每天都扮演了哪些角色?这些角色要求我们承担哪些责任呢?在这些责任之中, 哪些责任是我们主动承担的?哪些责任是我们被动承担的? 总结: 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正是在对这些责任的履行中,他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责任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可是,每个人要履行那么多的责任,总有些时候,
9、我们会有一种分身乏术和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履行责任时发生了冲突,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你有过这样的困惑吗?你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的? 总结:人们在在履行责任时,往往会出现冲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常常是复杂而困难的。做出这样的决定常常包括确定轻重缓急以及寻求可选择的途径。它意味着不承担某些责任或在履行其它责任时,推迟履行这些责任。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紧迫性。首先确定哪个责任更紧迫,就应当先履行哪个责任。 (2)相对重要性。即某一责任相对于其它责任的重要性。 (3)时间要求。就是要考虑履行责任的时间以及自己可能拥有的时间。 (4)可以利用的资源。个人是否
10、拥有诸如设备、体力、金钱或特殊的技能等必要的资源。 (5)相互冲突的利益与价值观。即在决定履行某一责任时,需要考虑感兴趣的事情或者自己相信的价值观。 (6)其它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一个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可以帮助人处理好两难的抉择冲突。事实上,不管你如何进行选择,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承担责任的态度不同,感受和体验就不同。 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点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自觉认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要自觉、主动地承担责任,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履行责任时出现冲突,怎么办?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一个人都想弄清楚的问题。讨论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去分析,
11、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态度不同,感受和体验就不同。 快乐担责 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纷繁复杂的责任,努力做责任的主人,从而享受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你有过承担责任后非常快乐的感受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总结:具有责任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有些人之所以会得心理疾病,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或丧失了负责任地生活的能力。对这些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帮助他们接受现实,使之学会以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处理生活问题。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心理保健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使人把履行各种职责看成是自己分内的事,还可以让人体验到尽职守责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因而,我们
12、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纷繁复杂的责任,努力做责任的主人,从而享受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这样才更容易达到较好的效果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思责任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过承担责任后的快乐,当然,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之中,或者在承担责任之后,我们也都知道了承担责任的代价。但是,我们决不会因此就逃避责任、放弃责任,因为,这是成长的要求和代价。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那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哪些责任的承担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我们还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总结: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动地承担责任。我
13、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带来的快乐。 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之中注意从个人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所应担当的责任的角度进行点拨和引导,尽量使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加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存在着责任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事事、处处反思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所应担当的责任。希望大家经常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基点。希望同学们将我们青春的能量和活力应用于完善自己、友爱他人、关心集体、报效国家、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和世界的行动之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是人格健全和心理成熟的表现。其实,我们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就开始了美好人生的塑造,而建立在责任与义务之上的人生才是坚实的人生、充实的人生、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前,一定要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展现本课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以达到体验-感受-内化(实践)的目的。 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