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9946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核舟记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3、体会本文空间说明顺序。教学重难点:1、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2、体会本文空间说明顺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掌握作家、作品。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

2、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因在家门口栽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2、微雕介绍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

3、,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微雕作品展示(见多媒体图片)文汇报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报道:宁波发现稀世珍宝明代核舟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就其题款方位、尺寸大小、五位人物、小窗可灵活开启诸方面均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专家们还认证此核舟是王叔远晚年力作,推断完成于王叔远晚年成熟期。3

4、、关于苏轼游赤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文中名句。三、听读课文1你能读准字音吗?罔不(wng ) 贻(y ) 有奇(yu j) 箬篷(ru) 髯(rn ) 衣褶(zh) 属(sh) 袒胸(tn) 篆章(zhun ) 壬戌(rn x) 矫首(jio) 黍(sh)阅读要求:2你能读准下列语句的节奏吗?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中 /峨

5、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 四、疏通文意(一)积累文言词语.1重点词语(1)罔不因势象形 没有 根据,依据(2)尝贻余核舟一 曾经 赠送(3)盖大苏泛赤壁云 原来是 乘船浮行 (4)高可二黍许 大约 (5)佛印绝类弥勒 极像 (6)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7)左手倚一衡木 靠(8)舟尾横卧一楫 船桨 (9)其船背稍夷 平(10)钩画了了 清清楚楚(1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还 满2、通假字诎右臂之船: 通“屈”,弯曲。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右手攀右趾: 通“扳”,bn,往里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

6、”,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3、一词多义 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为:(1)为宫室、器皿、人物 雕刻(2)中轩敞者为舱 是而:(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并且、而且。(2)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却、但是之:(1)径寸之木 助词,的。(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核舟。其:(1)其两膝相比者 他们(2)其人视端容寂 那4、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用箬蓬。(2)石青糁之。 用石青。名词作动词(1)中峨冠而多髯者 (戴着)高高的帽子(2)椎髻仰面 (梳着)椎形发髻5、数量词的用法 文言

7、文中省略的量词应补出。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幅)手卷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一(把)扇 一(块)抚尺 篆章一(枚) 一(条)舟为人五(个) 为窗八(扇) 五、翻译课文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

8、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

9、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 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

10、;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六、作业设置:1 、背诵课文24节。2、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3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作者要给我们介绍的是什么?核舟2、你认为全文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总3、找出文中概括中心的词句?说说作用?奇巧 嘻,技亦灵怪矣哉! 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二、合作研讨(一)研读第一段

11、:1、本段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王叔远技艺高超?(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构思巧妙、栩栩如生)2 、核舟的来历怎样?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尝贻余核舟一 大苏泛赤壁小结:概括介绍明雕刻匠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和核舟的来历。(二)重点研读读25自然段1、第2段5段按什么顺序写的?整体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间 中轩敞者 (主要)局部 空间顺序 两边 船头、舟尾 (逻辑顺序)船背 其船背稍夷 (次要)2 、课文如何具体说明核舟奇巧的?体积微小:长八分有奇,高二黍许雕刻精细:箬篷;八扇小窗开关;雕栏;对联;多髯;珠历历数

12、;背面题字人物各具情态:(1)苏、黄 神情专注、豁达(2)佛印放浪形骸(3)舟子悠闲,专注物件繁多: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3、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1)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2)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3)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4.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

13、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5.课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船头:(1)苏东坡:峨冠多髯(肖像)(2)鲁 直: 如有所语(3)佛 印: 矫首昂视 (神态)舟尾:(1)居右者:椎髻仰面,若啸呼状(2)居左者: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照应了第一段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三)研读末段1、作者最后统计核舟雕了这么多内容有何用?是为了与后面的“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作强烈对比,从而衬托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2、最后

14、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高度赞叹雕刻家精湛的技艺,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三、主题探究 作者仅仅就是为了给我们介绍核舟吗?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颂扬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四、比较阅读:核舟记与口技之比较文学常识 同:都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不同:核魏学洢 口清 林嗣环 思想内容 同:都表现高超的技艺 异:核雕刻艺术-奇巧(灵怪) 口口技表演-善写作技巧 核以空间为序,正面说明、描写。口以时间为序,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五、课堂小结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六、课外作业: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七、课外积累:你能想出学过的与船有关的诗句吗?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