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济南市辛寨乡辛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49391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辛寨乡辛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济南市辛寨乡辛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济南市辛寨乡辛锐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课型新第1课时备课补充材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

2、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三、查预习。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高枕而卧,豁,敛,脑髓,陌生。鉴赏,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传授,书塾,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五、细读课文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

4、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测试:1鲁迅,原名周树人,_(籍贯)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小说代表作有_、_等。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_集朝花夕拾,集名的意思是_。课文主要通过_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3试举出本文中三处对比并简述其作用。(1)_。作用:_。(2)_。作用:_。(3)_。作用:_。板书设计:教后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