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2
课 题
敬业与乐业2
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
活动
一、 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三)师生归纳总结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背诵课文,进入新课的学习
朗读课文。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纷纷起来交流,发表自己的看 法。
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卡片制作。
师生共同归纳,认真做好笔记。
课堂练习
《标准教辅》课内阅读部分
课堂小结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布置作业
1《标准教辅》课外阅读部分。 2. 背诵课文第六段。
板 书 设 计
敬业与乐业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教 学 反 思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篇文章,既是议论文,又是演讲词。所以教学时,我兼顾了议论文知识的复习和演讲词知识的初步学习,为后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