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老王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课 题
老王
课型
精读课
教学目标
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教学重点
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
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 学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合作探究,深入了解文本。
1、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
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
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件事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因为老王要报答作者一家对他的关心。
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杨绛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也让杨绛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这最能表现他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详写。
提问:这一点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
2、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
3、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明确: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体现了老王朴实善良。
4、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关心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
5、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二、拓展延伸。
你知道你的周围有哪些不幸者吗,你是平时怎样对待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三、作业布置
仿照课文中描写老王形象的多种写作手法,选择其中的一种,用一段话来描写你所熟悉的身边的弱者形象。
(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可是我们可以和雨果一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触手可及的事情,让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