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4825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八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农业产业化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1.第一节 概述 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定义 三、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意义 四、农业产业园区定义 五、农业产业园区国内外发展概况 六、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 七、几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八、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2.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一)农业新概念农业可分为小、中、大三个概念范畴。小概念的农业是指种植业;中概念的农业即通常指的农林牧副渔业;大概念的农业不仅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生产,而且还包括为之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产前产后各个环节。此外,农业类型也要分为竞争型农业和公共型农业两类。竞争型农业是从产业的理念出发,通过市场竞争,促使农业规模化、集

2、约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与产业相连。公共型农业要考虑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和社会稳定因素,例如承担生态保护、社会保障、农民就业等方面功能的农业,这类农业是公共性的,主要讲社会效益。本课程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园区正是在大概念农业的范畴进行讨论的,而且在后面篇幅着重介绍的是属于竞争型农业范畴。1.1农业产业化的意义3.(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1 1、促进农业经营体制的革新2 2、促进、引导农业结构调整3 3、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4 4、提高农业技术5 5、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水平6 6、农业产业化可增加农民收入1.1农业产业化的意义4.二、农业产业化定义(一)国外对农业产业化的论述 农业产

3、业化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农业产业一体化”或“农业一体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所谓农业一体化,按其最初的涵义,就是农业再生产中产供销三方面业务的有机结合或综合。1.2农业产业化定义5.(二)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论述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持有不同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 1、山东潍坊观点这是最早提出农业产业化术语者,他们认为:农业产业化是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依靠龙头企业,发展规模经济。1.2农业产业化定义6.2 2、官方论述19951995年1212月11 11日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指出: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

4、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同年,农业部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595,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2农业产业化定义7.(三)农业产业化定义教材参考国际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和中国实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当地优势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产品的生产、保鲜、加工、贮存、销售和服

5、务等各环节协调组合,融入先进的产业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构成一个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以创造出优质产品、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2农业产业化定义8.三、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意义 与传统农业比较,农业产业园区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竞争力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特点,能够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对提升当地农业产业整体综合竞争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明显的优势作用,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1.3建设意义9.四、农业产业园区定义 农业产业园区是依靠当地独特的农业优势,如农业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优势、销售地理位置优势、科研优势或农业

6、区域地理位置优势等,投入较高资金,投建或引进有规模的、相互有密切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研发、金融等企业以及配套服务机构,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它能发挥聚合辐射效应,对当地和周围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和带动的产业区域,这个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的经济效益。简而言之,农业产业化园区就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内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活动。1.4农业产业园区定义10.五、农业产业园区国内外发展概况(一)国内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特点1 1、发展状况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始于2020世纪9090年代。早期,我国农业园区名称各异,大都是综合园区,而且,多以科技产业为主,采用“一区多园”的模式,具有生产加工、示范、培

7、训、孵化器、生态观光等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园区:1.5国内外发展概况11.(1 1)济南市高新农业开发区创建于19931993年6 6月,是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10001000公顷规划面积被划分为五个功能区:现代种植区、双代养殖区、科研服务区、观光旅游区和加工贸易区。到19981998年底,完成投资24002400万元。经过五年开发建设,区内高科技企业和企事业单位达2323家,区内企业完成产值3 3亿元,利税120012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3 3亿元。1.5国内外发展概况12.(2 2)陕西省杨凌农科城这是我国建成的惟一的“农科城”,19861986年由陕西省政府、西北

8、农业大学、陕西农科院、咸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教基地和促进西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1997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又成立了我国农业方面目前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科学园区、集中新建区和若干试验基地组成,主要针对西北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科研。它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5国内外发展概况13.(3 3)厦门闽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福建省农科院和厦门市农科所,利用厦门特区对台、对外联系的有利条件联合建成该园区。占地3636公顷,开展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引进、创新和开发及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科研活动。园区具有研究、引进、开发、经营、

9、贸易、培训、游览、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四大功能并相应创设六个分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1.5国内外发展概况14.(4 4)山东省聊城地区农业科技园1989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山东聊城地区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办公室和聊城市政府牵头组建,占地54005400公顷。该园区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开展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培训等多种活动,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兴农的良好环境。1.5国内外发展概况15.伴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在起点、规模、类型及层次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一批

10、先进、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如:(1 1)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万庄镇,北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接壤,东靠京津塘高速公路,处于京津冀金三角地带。园区总投资为34.2334.23亿元。产业园立足创新试验、示范和产业孵化三大功能定位,以市场需求和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立足点,创建国际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试验、成果展示、人才培训和产业孵化的多功能综合平台,打造具有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硅谷。1.5国内外发展概况16.(2 2)东莞市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的建立可为广大市民提供放心菜、放

11、心鱼。在农业园区内,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将得到积极的发展,在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将按照安全、优质、环保、高效的要求,通过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使园区出产的农产品至少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同时将纳入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绿地系统,力求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城市发展、生态保护相一致。1.5国内外发展概况17.(3 3)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根据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上海市郊农业规划建设1212个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1010个郊区县(区)各建一个,市属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建设一个,上海实业集团建设一个。除位于崇明东滩垦区的上实集团现代农业

12、园区面积较大,总面积达8080多平方公里,其他各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020102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自20002000年上半年陆续进入实质性启动初阶段,至今,已经发展建设了上海孙桥农业园、嘉定农业产业园等知名产业园区。1.5国内外发展概况18.2 2、我国农业产业园区的特点(1 1)现代性基础设施和设备;科学技术的现代性;管理方式(2 2)综合效益性(3 3)聚合性(4 4)“磁场”性(5 5)特色性(6 6)多功能性1.5国内外发展概况19.(二)国外农业产业园概况国外没有农业产业园区这一名称,他们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概念叫做农业一体化,与农业园区有关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推广先进

13、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称之为“Demonstration farmDemonstration farm”。另一种是以进行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农业示范基地,称之为“Holiday farmHoliday farm”。主要是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1.5国内外发展概况20.1 1、美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农业产业化起步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到今天,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其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民协会、农业公司、农产品的期货交易。1.5国内外发展概况21.2 2、法国法国政府在农业

14、产业化经营中起重要作用,即政府在农业中的干预程度较高。除教育外,法国还成立了农业信贷银行,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资供应和直接投资国有农机和化肥厂。法国的农场规模中等,平均 39 39公顷。合作社是促进法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占有半壁江山,它们以供销、服务、协会、专业产品联合会等形式进行组织,农民自愿参加。每一个合作社为垂直一体化的联合体,分散的合作社联系在一起形成全国网络。1.5国内外发展概况22.3 3、日本在资本主义经济极为发达的日本,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的优势。其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0.4%,人口却占世界的2.2%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

15、的规模就难以扩大。由于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日本农业产业化建设走的是“内源式”的发展道路,即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托基层农协组织,注重加强农工商的合作。1.5国内外发展概况23.4 4、荷兰目前,荷兰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主要表现在:生产的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 3种:(1)(1)市场+农户 (2)(2)合作社+农户 (3)(3)企业+农户1.5国内外发展概况24.六、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1.6农业产业园区

16、的类型分类方法类型注解按园区级别分国家级国家部委立项批准的农业产业园区省级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农业产业化园区地、市级各地市级政府立项、审批的农业产业园区县、区级各地县区级政府立项、审批的农业产业园区按投资主体分政府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农业产业园区项目直接投资建设管理,主要是示范作用。企业一些转型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或外资企业等投资兴建,其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机制灵活、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科技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我国园区建设中处于主流趋势。科研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利用自身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投资建设,主要是新技术创新、推广作用。自发由农村组

17、织或个人投资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改革为首要目标,注重生产效益、机制灵活,但其产品和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综合由上述不同投资主体组合创办。按主导产业分食品以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流通业、农业包装和教育、科研等农业食品产业链条相关产业中某个或若干产业为主导,也可以是绿色食品产业、有机食品产业等。一般来说,大多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用纤维以纤维产业的种植,前期加工和销售、服务(不包括后期的服装业)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饲料以饲草的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结合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形成的产业园区农业装备以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零件加工、销售及配套服务产业为主导的园区。综合由上述不

18、同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乃至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区。25.六、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续表)分类方法类型注解市场目标外向型以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进行国际市场贸易,并向基地和加工延伸,例如:开发传统名优农产品出口,引进国外先进的设施技术和优良品种及旅游等。内向型立足国内或当地市场,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开发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品牌(包括农产品和观光旅游等文化产品)。综合型通常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产品优势或地理优势,兼有外资背景,其目标市场涵盖国际国内市场。产业链完整园区内产业链完整,将优势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上下游延伸,直至到达消费者,而且产业关联程度强。不完整园区内产业链相对不完整

19、,抓住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进行开发。产业集群集群式农业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群体,包括了生产、流通、服务、金融等企业,它们之间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集群式产业园区又可分为产业本身集群式发展和不同产品的集群式发展两种。单一型相对于集群式产业园区而言,单一式产业园区企业数量少,之间关联弱;园区产业集中在某个优势环节或某个产品。产业园功能农业科技产业以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新品种引进推广、区域性产业带动为重点内容,兴建园区。农业观光产业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农耕文化的展示,结合趣味性农事活动、特色餐饮,并配套相应园林景观,来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观光和青少年教育需求。物流型建立在交通便利、有一定农业物流基

20、础的大中城市边缘地区,以企业运作模式进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深加工、储运、分销等活动。农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是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息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26.七、几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分析(一)以资源和市场为依托,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企业、产业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市场的规律可以促成企业、产业的发展,即社会分工,消费需求通过市场刺激了生产的集聚。(二)突出的优势环节,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地区特有的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基础决定了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上基于优势环节形成的企业集聚是

21、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的又一可选模式。(三)依托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要优先选择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优势产业可能的区域,要充分考虑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的地区。1.7几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分析27.八、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业产业园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以加快农业产业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的途径,其历史短、发展快,可借鉴的国外先例少,加之农业产业园区多样性的特点和农业产业的综合性,导致农业产业园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缺乏科学规划(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产业优势不突出,科技转化率低 (四)建设资金不足,经营管理模式单一(五)对农业产业园认识不

22、足1.8我国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28.第二节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内容29.第二节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一、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应以产业为其核心,围绕产业这个核心,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组织结构,并且决定园区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产业园区的建设要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改造,符合经济发展格局。通过规划使各类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企业、优势科技、优势农民集中,形成亮点,以点带面,促进农业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2.1规划指导思想30.二、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原则(一)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市场需求(二)因地制宜(

23、三)高起点、高标准(四)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五)以人为本(六)可操作2.2规划原则31.三、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内容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时要考虑的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基础资料分析、发展目标、功能布局、项目规划以及组织运行模式六个方面。(一)基础资料分析(二)确定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三)功能布局 (四)详细规划(五)园区运行模式 (六)其他内容2.3规划内容32.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流程图2.3规划内容33.第三节 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一、乌海岱山肉牛产业园区二、南京市浦口区农业产业园区三、长春市农业产业园区34.一、乌海岱山肉牛产业园区(一)背景分析 园区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北生态区(距市区6 6公

24、里),西距黄河2 2公里,北距乌海飞机场5 5公里,南距乌海火车站1010公里,包兰铁路、110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从项目区的边缘南北横穿而过,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发达。乌海市地处宁(夏)蒙结合带,受乌兰布和、库布其和毛乌素沙漠的三面包围,沙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同时,乌海市黄河沿岸和周边农村、牧区有近万户农牧民,收入较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寻找就业岗位,脱贫致富。35.乌海市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构建“产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科技为先导、生态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将园区定位成林牧产业功能区。内蒙古乌海岱山林牧业有限公司,是集

25、生态林业、高效农业、饲草种植、饲料加工、肉牛养殖与科学研究、生产、屠宰及深加工一体化的的民营企业,拥有独立进出口资格。公司遵循“以林养牧、以牧哺林、林牧互补”的发展思路,以改良1.31.3万亩荒地作为首要方向,主要种植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等来构建强大的绿色屏障,遏制沙尘暴的侵害;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发建设牲畜养殖加工综合项目,提高企业经济收益水平。36.(二)优劣势分析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多,是本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当地工业基础扎实,矿藏资源丰富。当地紧靠黄河,有大型火力发电厂,而且煤矿资源极其丰富,因而煤、水、电费用低廉,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6、。岱山公司初次涉足肉牛及相关配套产业,在现有的传统牛肉产品市场领域,与国内发展多年的竞争对手相比,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因此,岱山公司走高科技、高标准、高质量、高档次、高收益的突破型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创新差异化竞争战略。但发展过程也伴随着高风险,风险控制将是公司发展成败的关键。37.1 1、优势产业以肉牛产业为核心,形成相配套的林牧产业体系。在林草业方面,首先发展为肉牛产业提供原料供给和配套服务,然后发展成为具备自身产品市场功能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林草种植产业。同时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中药材,既可作为功能性产品对外销售,也可作为兽药研制生产的原料。林木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育肥牛

27、工厂化圈养模式,可使牛粪肥田,改造土壤,促进林草生长,保护生态。林草又作为饲料反哺牛的饲养,避免了放牧对生态的破坏,有效地保护了环境。38.2 2、技术支撑通过引入优良肉牛品种,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和提纯改良,培育适合国内消费需要、具有高附加值的商业品种。同时推广配套的科学饲养方式和营养饲料体系,推动传统育肥向现代育肥方式的转变,为把基地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最高效的肉牛育肥基地奠定基础,形成集良种推广、良法推广、活牛流动、农牧民培训于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综合生产育肥新体系。39.3 3、赢利方式园区建设将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人才优势和岱山公司的经营运作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先进农业技术

28、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通过机制和模式嫁接不断扩大岱山公司经营领域,通过示范效应对外不断进行扩散和延伸,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加入到公司的经营领域中来,形成集空间扩展、技术研发推广和模式示范于一体,生态保护与功能性产品开发并行的产业集群。40.(三)效益分析岱山公司通过对肉牛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治理沙化、种植林草、改善生态环境来构建强大的绿色屏障,遏制沙尘暴的侵害。园区内可安排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下岗职工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对乌海本地、周边地区农村和农民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不但为当地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而且带动了一大批农牧民走上科学化、规模

29、化从事农业生产的道路,使一大批农牧民脱贫致富,国家增加财政税收。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41.二、南京市浦口区农业产业园区(一)背景分析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构建“和谐南京”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南京农林业的发展定位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用品牌的理念指导农林工作,把绿色南京、旅游农业、质量安全、公益性体系建成南京都市农业的特色,做出显著成效,培育和建设农业产业品牌。浦口区将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做大做强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畜牧水产、农业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争做全市乃至

30、全省区域统筹发展示范区。42.(二)现状与问题1 1、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特色目前,全区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2929个,其中农业类5 5个,蔬菜类8 8个,畜牧、水产类8 8个,林业、园艺与旅游农业类8 8个,总面积1.41.4万公顷,养殖规模200200多万只。其中市级产业基地9 9个,面积0.2670.267万公顷。43.2 2、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发展势头很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规模不大,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二是缺少整体规划与整体合力;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还不强,

31、品牌还不够响,企业运作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四是投入少,人才缺乏,对技术、管理、人才等软件的引进重视不够。44.(三)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思路: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重点培植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着力提高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建设规模、科技含量、产业档次和管理水平,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力求把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的亮点工程、精品农业的展示窗口、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产业龙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45.目标:一流水平,两个创新,三个领先,四

32、大功能一流水平:以高效、生态、特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于一体,突出高起点规则、高标准设计、高水平运作,尽快建成一批具有省内一流水平和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基地。两个创新:一是机制创新。园区的运作机制要新颖,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工业生产的思路开发农业园区,实行法人主体、多元投入,园区管理企业化,合作各方产权明晰。二是技术创新。园区特色明显,技术水平先进,能体现国内外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46.三个领先:一是产业领先。园区能充分利用当地生产、自然等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二是科技领

33、先。园区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瞄准国内外农业生产最新科技成果,广泛运用既代表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又是目前农业生产急需的先进科技。三是效益领先,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47.四大功能:一是示范展示功能。通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种植模式等集中试验、示范,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二是带动功能。通过“园区(基地)+企业(公司)+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滚动发展。三是生态功能。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使终端产品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四是休闲观光旅游功能。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和参与农事生产活动为主要

34、内容,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吸引游客观光游览和休闲娱乐。48.(四)发展对策与措施1 1、科学规划,形成特色2 2、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建设档次3 3、突出产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4 4、探索多种运行机制,提高综合效益49.三、长春市农业产业园区(一)背景 长春市是全国粮食和畜产品的主产区。连续多年来,粮食的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量、净调出量等4 4项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畜牧业的人均产值、人均肉类占有量等六项指标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为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长春市按照一区多园的思想,在市区西北部60 60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以粮食加工和过腹转化增值为主线,建成了大成玉米开

35、发有限公司、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新月绿色食品加工厂等三大产业园。50.三大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在促进长春市玉米、肉牛和蔬菜等核心产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和有效整合资源的产业、研发和服务平台,三大产业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市场开拓能力和龙头企业研发水平提高缺乏支撑、资源利用能力和利用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缺乏投入等问题。51.(二)条件和基础长春市是吉林省农产品资源和科教资源最为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最为雄厚、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设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带动

36、作用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优越的条件。52.这些条件主要是:农产品资源丰富、地方特色产业突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科教资源丰富、产学研结合基础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较强、产业化经营基础好;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会展经济发展迅速;政府、企业参与力量强、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经验较丰富。两个研发机构:一是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与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大成农科院。二是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共同组建的高科技生物制品开发中心。53.(三)规划指导思路与发展目标充分利用产业平台,重点建设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全方位、多层面、大力发展服务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

37、金、信息、政策等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中介机构等建设主体;聚集园区内外的科教、产业和经济资源;分阶段建设7 7大类重点项目;逐步提高对园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9 9大类社会经济生态效应。54.(四)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分析园区以带动吉林全省玉米、大豆和畜牧产业发展为主导功能,以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创新、组装、集成和农业科技企业孵化为重点功能,兼具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训交流、产品流通贸易、城市生态景观构筑和农业观光旅游等附属功能。并根据园区空间结构对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各级园区和基地进行分层次功能定位。55.将玉米、大豆、肉牛和蔬菜精深加工业确定为示范区近期主导产业;

38、将肉鸡、肉鹅、生猪、梅花鹿的精深加工业确定为辐射区近期主导产业;将生物制品、奶品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草药加工现代化等产业确定为园区发展的中长期主导产业;将花卉苗木、生物制品、奶品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确定为园区近期建设的新兴产业。56.(五)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三区:在核心区内建成技术研发、综合服务、农业商贸3 3个核心功能区。六园:利用原有产业优势,在示范区内重点建设玉米、蔬菜、畜牧、豆奶、花卉与绿化苗木、中药材6 6个以精深加工和营销网络建设为主要功能的产业核心园。九村:在示范区内按照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布局,重点建设9 9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示范村。两带:沿长春市三环路外侧和环城高速公路两侧,分别建设城市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带和绿化与特色经济林带,形成两带环抱三区、六园、九村的整体格局。57.本章问题1 1、简述农业产业化的意义。2 2、农业产业园规划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3 3、画出农业产业园的规划流程图。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