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第十六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重点问题归纳一宪法的历史 54、75、78、82(12月4日) 二宪法的构成: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和首都三宪法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四宪法的规定1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根本任务: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与修改的比较内容上效力上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最高法律效力由专门委员会制定,表决时需立法机关绝对多数人通过方可,
2、我国为代表的三分之二普通法国家生活的某一方面内容依照宪法,不得违宪修改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表决时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即可结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3.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六怎样理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七青少年怎样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1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树立宪法观念,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业。2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的基本内容。3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如严肃认真地参加升国旗、唱国
3、歌等仪式。4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中考真题回顾中考真题回顾1(2011浙江温州)我国制定普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从宪法中寻求合法性来源,这说明宪法( )A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B必须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C解析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但是宪法并非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它也不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而是由专门的宪法委员会来制定的,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2(2011山东威海)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
4、和组织的章程,都共同规定了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是因为()A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2B解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带头制定了宪法就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因为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否则宪法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B项是正确的选项。3(2011江苏连云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这说明()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制定和修
5、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3B解析在我国,宪法是母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其他普通法律是子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所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选项B是正确的。4(2011江苏苏州)在我国,诸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这表明宪法(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C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4D解析题干材料所列举的内容都是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而ABC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所以D项正确。5(2011陕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6、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 B C D5D6(2011浙江绍兴市)“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 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6A解析本题以比喻的形式把我国的宪法比作乐园的最高指挥,这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题肢项BCD与题干材料联系不大,所以只
7、有A项是正确的。6(2011四川广安)根据右图所示,认识正确的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的所有问题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问题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A B C D6B解析我们从法律体系金字塔来看,宪法处在最高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问题,但是它不能规定国家的所有问题,所以题肢项观点错误,可以排除,因此只有B项是正确的。7. ( 2011.福建南安)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次高票表决通过了侵权责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这些法律的依据是( )A宪法 B民法通则
8、 C立法法 D行政许可法7A解析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这些法律的依据是宪法,所以A项是正确的。8(2011山东威海)200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9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们每个公民必须()A高度重视立法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能有法可依B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增强执法监督的公平公正C加大依法办事力度,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D认真学法、用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 8D解析本题以第九个法制宣传日为背景材料,启发我们每个公民要认真学法、用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而ABC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所以只有D
9、项是正确的。9(2011山东威海)从2009年5月25日至8月30日,北京市开展“建言十二五,共话新蓝图”公众参与活动。民众参与政府的建言是在行使公民的() A选举权 B诉讼权 C建议权 D民事权9C解析 北京市开展“建言十二五,共话新蓝图”公众参与活动,主要是在行使公民的建议权,这也是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而和选举权、诉讼权和民事权无关,所以C项是正确的。10(2011湖南衡阳)某中学(1)班的50名学生联名向市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就培养市民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提了七条建议。这50名学生 ( )工作在环保的第一线通过合法的方式行使了公民的建议权以实际行动坚持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以实际行动
10、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A B C D 10C解析从题干材料来看,50名学生联名向市长写信的内容是就培养市民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提了七条建议,与受教育的义务无关,所以题肢项是错的;学生很显然不是工作在环保第一线,所以题肢项是错的,去除包含这两个错误题肢项的选项,所以只有C项是正确的。11(2011四川内江)右边漫画基层选举的寓意是()漫画; 某村委会选举会场 一人问一小孩“小宝,怎么跑这儿来玩啦!” 小孩答:“让一家来一个代表,我妈让我来的。”A.部分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强,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民主选举权利B.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
11、完善指日可待11A解析通过漫画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农民不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民主参与意识不强,不懂得如何行使选举权,不珍惜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题肢项BD说法错误,C说法不错,但是与题干材料不符,所以只有A项是正确的。12(2011四川宜宾)四川省某乡政府在网上公示了今年1月份的公务开展明细,详细地列举了公开招待费、公车费等各项开支,该乡政府的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热议。对此,你的态度是()A支持,有利于政府接受老百姓监督B不赞成,干扰了政府的正常工作C不值得提倡,这是“人治”的表现D积极参与,不顾事实发表自己的观点12A解析题肢项B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政务公开是一项制度,与“人治”截然不同,所以C
12、错;如果不顾事实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D错,这种形式有利于政府接受老百姓监督,所以A正确。13(2011湖北鄂州)2010年2月27日,总理温家宝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在网上倾听民意,了解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这一做法()有利于政府机关依法行政 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有利于使我国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 BC D13C解析总理温家宝与网民在线交流,主要是有利于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我国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所以题肢项可以排除,因此只有C项是正确的。14(
13、2011江苏连云港)博客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亮点。一些人民代表通过博客公布提案,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这种形式()A扩大了人民代表的权利 B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D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14D解析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网络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所以D项是正确的。15(2011广东) 2009年10月初,中国青年报通过某两家知名网站对1983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l .5的人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说明()A网络媒体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途径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C公民
14、能实事求是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D我国公民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15B解析从题干材料所介绍的数据来看,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所以B项是正确的。16(2011湖南省常德)2009年6月22日,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更新举报网站域名,全国各地均可通过这一网站进行举报。上述举措( )A可以彻底杜绝腐败现象 B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参与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C便于公民了解国家的政策和秘密D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16.D解析 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投入使用,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更新举
15、报网站域名,全国各地均可通过这一网站进行举报。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中学生也不可能参与检察机关的管理工作,也并不是为了公民了解国家的秘密,所以ABC三项理解错误,只有D是正确的。17(2011福建福州)2010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通过电子邮件、写信等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A依法行使建议权 B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D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17A解析 各界人士通过电子邮件、写信等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在依法行使建议权,与公民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维护
16、国家安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无关,所以这三项可以排除,只有A是正确的选项。18(2011福建厦门)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说明公民( )A要依法行使监督权 B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C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D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18A解析题肢项B说法错误,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不可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题肢项CD说法不错,不过与题干材料不符,可以排除,所以只有A项是正确的。19(2011陕西)2010陕西)2009年6月以来,重庆市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摧毁了多个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团伙。一大批违法
17、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在这次专项斗争中,广大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揭发、举报涉案人员,积极为警方提供办案线索。广大群众的这些做法()A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B是专项斗争取得胜利的唯一因索C表明法律只对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 D能够彻底消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19A20(2011云南昆明)在2009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出现了“躲猫猫”、“钓鱼执法”等一系列网络流行词,这些词汇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更能体现出网络民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监督力量。由此可见,我国( )A公民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发表意见B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问题C已经建立起最为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D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利2
18、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公民监督权的理解和认识。题肢项A说法片面,上网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规则,不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网络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B认识错误;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所以C项表达错误,只有D项是正确的。21(2011广东佛山市)近年来,由于快速、便捷、即时等特性,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议政、问政的重要渠道,是当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A B C D21A22(2011山东莱芜市)下侧漫画(图片来自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
19、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A B CD22A解析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并不能杜绝依法腐败现象的发性,所以题肢项“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观点错误,包含本项的选项可以排除,只有A项是正确的。23. (2011.广西桂林市)(2010.广西桂林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更好推进实验区建设,桂林市开展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家谈”活动,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和
20、广大市民通过各种媒体争相发表见解,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A.是滥用言论自由的表现 B.是依法行使建议权的表现C.表明公民依法享有社会经济权利 D.表明公民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23.B24(2011南京)右图中小辉同学在浏览某网页时,偶然发现该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对此他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马上保存该网页,并且以此向该网站索要高额钱财B立即收藏该网页,找机会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新发现C迅述关闭该网页,因为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D向有关部门报告,因为公民有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4D解析网站对中国地图表示不完整
21、,这侵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作为公民发现后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因为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所以D项是正确的。25(2011辽宁沈阳市)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5月24日,沈阳市召开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有15名消费者代表、10名出租车经营者代表、2名专家学者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听证代表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建议。材料二: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已逐渐成为百姓反映民意、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
22、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共3分) 学生甲: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你关注了吗?学生乙:我不仅在电视上看到了,还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呢。学生甲:中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吗?学生乙:当然了。我们都有权利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在已有 近七成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学生甲: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会认同这种方式呢?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学生甲: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网络问政呢?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学生甲:太好了,我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学生乙:现在百姓参政议政、表达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
23、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学生甲: (1分)25解析 本题材料一介绍了沈阳市召开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的相关情况。材料二介绍了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已逐渐成为百姓反映民意、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问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我们对建议权、监督权的行使。答案 (1)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1分) (2)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1分)(写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 (3)建议权、监督权或监督权(1分)26(2011福建省龙岩)选择正确做法,简要说明理由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当你行使批评建议权时,应该采取的形式是:A.图1、图2、图3 B.图1、
24、图3、图4 C.图2、图3、图4 D.图1、图2、图4我会选择:( )理由:26解析 四幅画面反映了四种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的方式和途径。图3张贴大字报这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所以包含本项的选项可以排除,只有D项是正确的。答案 (2)选择:(D)理由: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27(2011河北)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
25、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材料二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三 回顾近几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监督功不可没。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约有80%来自群众举报。(1)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2)材料二表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民主权利有哪些?(2分)(3)材料三反映了哪种监督的重
26、要性?(1分)这种监督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什么作用? 27解析本题政史结合,材料一介绍的是历史方面的生活素材,材料二介绍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情况,材料三介绍了我国群众监督对发展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设置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导我们做好国家的主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答案(1)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解放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人民群众的作用。法律的保障。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等。(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或选举的权利)。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等。(3)人民群众的监督。促使国家机关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或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提高办事
27、效率。促使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或法治意识、权利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能有效地惩治腐败,打击违法犯罪。有利于法律的实施,促进司法公正等。28(2011江苏苏州)分析说明:我们来参与在北京,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会志愿者团体,怀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网络世界的愿望,加入到整治网络和手机不良信息的“网络大扫除行动”,并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呈交给北京市有关部门。在调查报告中,她们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政府在网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整治网络秩序,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3)“妈妈评审团”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
28、什么保护?“妈妈评审团”的所作所为行使了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这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5分)28解析 “妈妈评审团”的社会志愿者团体,怀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网络世界的愿望,加入到整治网络和手机不良信息的“网络大扫除行动”,考查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启发我们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答案:(3)社会保护。(1分) 监督权(或批评建议权)。(1分) 启示:珍视(惜)民主政治权利,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3分)29
29、(2011山东莱芜市)【价信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简要说明理由。(8分)(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和我们中学生无关。判断:( )理由:2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宪法与我们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使我们懂得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答案(1)判断:()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若回答“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样得分)(说明:判断错误或只判断不回答理由均不得分)30(2010南京)把握知识之
30、间的相互关系,是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在探究知识之间关系时,可从下面的思路去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区别是指知识之间的差异,联系包括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互作用、影响等。请学习运用这一思路,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
3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30解析本题向我们展示了宪法和教育法规定的一些具体内容,考查我们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答案 材料一是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材料二是教育法所规定的内容。宪法与教育法之间的关系是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即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教育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 第二宪法与教育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教育法更为严格。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第一宪法与教育法
32、都是我国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上述材料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对全体公民都适用。第二、上述材料中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第一、宪法是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中关于公民受发育权利和义务方面内容的具体化。 第二、教育法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1(2011福建福州)知法守法用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0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1)宪法和普通法律相比较,有哪些区别?(3分)(2)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2分)31解析本题材料一介绍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材料二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公民拥有的一些权利,问题的设置主要考查我们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法律的特征等内容。答案:(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