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记忆重点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难点: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多媒体教学)课前预习1.搜集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2.处理文中重点字词(不理解的和重要的),熟读课文,尽量带有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营造爱国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相信每一
2、个炎黄子孙都能高亢吟唱。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曾经走过一段充满艰难险阻和坎坷不平的道路。在最艰难的时候,正是无数的英雄人物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些英雄人物可称之为雄健的国民,这种精神可称之为雄健的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李大钊同志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来体会一下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一下雄健精神的内涵。二、检查预习1. 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险峻、雄健、断崖。2.简介作者及背景:由学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教师进行课件展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并适当补充: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3、河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三、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重音、感情等。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标志性的语句,然后归纳各段内容要点。a.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人类历史的道路)b.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民族生命的进程)c.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人类历史的生活)d.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中华民族的史路)e.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
4、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3提炼中心意思:拿出雄健的精神冲破艰难的国运。四、合作探究1师问:“艰难的国运”在文中哪些句子作了提示?请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由讨论,发言: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2师问:文中所提到的雄健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生:“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3怎样
5、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生活中有过“趣味”的体会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补充:这种种“趣味”,其实就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如同毛泽东所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种“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4本文的标题共有几层含义?讨论,两层。一是:艰难的国运造就雄健的国民。二是: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5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学生讨论回答: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
6、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雄健豪壮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6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小结学生的发言: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五、课后思考:在艰难的国运中,发挥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课后反思这是我在教授七年级的时候参加“全县教坛新秀”比赛中的篇目,
7、我在备课的时候认真阅读了教参,也参考了不少教案资料,在综合各种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独立梳理思路。绝不苛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要在四十五分钟攻克本文的重难点,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从题目入手,将题目分解为两个短语,即“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从段落中概括本文中心思想,再紧扣题目所蕴涵的意义;通过合作探究分析了比喻说理的特点,深刻地理解了雄健的精神的内涵和作者的豪情壮志;通过课后思考,让学生了解到,国运昌盛之时依然需要雄健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本文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知识不够丰富,文章又稍显晦涩难懂,学起来就些许难度。在教学的时候,虽然争取“深入浅出”,但有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能够明白,即使是进行了小组讨论、探究,但还是局限于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