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的语言美。2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掌握有关基础知识。2理解课文整体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人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
2、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9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等。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
3、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1)逼狭;狭窄。(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3)阻抑:阻挡、抑制。(4)回环曲折,曲折环绕。(5)亦复如是;也是这样。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
4、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段:人类历史坎坷,唯靠雄健精神才能冲过险境。第二段:长江大河极其险峻,民族生命在历也是如此。第三段:人类前行的历史如旅行,愈崎岖愈感受美趣。第四段:民族史路亦崎岖,有强健精神才能感觉壮美。第五段:民族精神如扬子江和黄河,前行将无可险挡。二、探究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
5、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明确: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放弃,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总结固趣:作者层层推理,在推理过程中,层层设喻,饱含感情,使读者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的雄健豪壮的气魄。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第2课时教学目的1 深入理解课文。2理解发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教学内容与步聚情景激趣作者在创造青春之中华一文中指出:“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传无穷,把那陈腐的组织、腐滞的机
6、能一一地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在上节课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同学们又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又将获得怎样的收获呢?探究生趣1什么是课文中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讨论并归纳:“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2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
7、“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讨论并归纳: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3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讨论并归纳:(1)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乎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2)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
8、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3)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4)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5)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6)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7)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8)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4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试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讨论并归纳:中华民族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所逢的“是
9、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为了建造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5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讨论并归纳: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第三步,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一、个性解读。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1 学了本课,你
10、有怎样的新的见解?2学了本课你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布置作业:预习土地的誓言,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趣味教学资料李大钊简介李大钊(年1927)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
11、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
12、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年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
13、党的组织。年月到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年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岁。李大钊的故事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出生是十分的凄楚:他尚未来到人间时,父亲李任荣就因患肺病逝世;刚过周岁,母亲周氏又因感伤过度而病逝。因此,李大钊是“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
14、,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其祖父李如珍,平时管教李大钊甚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他接受大热天上房顶举着沉重的木杈翻麻等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成长影响很深。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加以严格的教育。扫雪、教歌就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两则小故事。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
15、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了。李大钊又非常注重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歌曲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夏天的一个晚上,他稍有空闲,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先要他俩将当时在学校学的歌唱给他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喜欢而又熟悉的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
16、国”李大钊听完歌,没有一句夸奖,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子太不现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他一边弹琴,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唱着。他说,声音不能太大,让街上警察、暗探听见,他们会把我们逮起来的。他不仅教孩子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例子教育孩子。创造青春之中华李大钊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人类的生活
17、,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流传无穷,把那陈腐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地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名言精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
18、正人生都归幻灭。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他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他、侮辱他,污蔑他、屈抑他,使他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人生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19、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