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的天堂案例分析 教学片段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读懂了描写榕树的那些内容或语句?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有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
2、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 :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不留一点缝隙”说明什么? 生:叶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说出枝、 干、 根) 师:一起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有无新的了解? 投影描写“我有机会伸进泥土里。”的媒体投影。 师:枝上生根也是根,为什么它会伸进泥土里呢?这说明什么? 生:这是因为土地潮湿,垂下来才会伸进泥土里,天长日久也成了树干,这不仅说明榕树大,也说明榕树很古老。 师:这是榕树特有的美,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多名学生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
3、读得真好,真有感情。 师:继续看书,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些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师:应怎样读? 生:应用喜爱和赞美的语气读。 (老师指多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师:看到这美丽的榕树,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那么,作者除了对榕树的赞美,还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热爱。 (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感情读。) 师:还有发现吗? 生:“
4、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为什么? (指多名学生读、理解,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的原因。) 师:同学们,写榕树这部分中,哪自然段写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榕树正在茂盛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写榕树枝干,根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生:静态。 师: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师: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激烈的讨论) 师:这就是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的原因) 师:那么哪部分是描写鸟的呢? 生:
5、1213段 自由读文 师:你喜欢写鸟的哪句? 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师:那这句说明了什么呢? 生:鸟多。 生:景色优美又壮观。 师:这里描写鸟的动词说明了什么? 生:多、动作千姿百态。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体课件:榕树、鸟,想象鸟在榕树上飞舞,歌唱) 教师读文,学生体会理解 师:这地方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生:美 。 生:这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 生:这的景色壮观。 师:这就是第二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这里是鸟儿生活、繁衍、栖息的美好地方。那写鸟与写榕树相对比,写鸟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生:在写鸟时,采用的是动态描写的手法。 案例分析 本节课的设
6、计,紧密结合“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活动:“初读课文,粗知大意穿针引线,直奔重点品词析句,理解描写方法美读感悟,体会中心”,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正是由于教师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人人动脑动口的机会,才形成了会学善思的好习惯。2 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了种种有利的条件,通过引导、启发、讲解、评价等等手段,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辩论、 认识等活动的机会,让学习的
7、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活动成为“立体的结构”。学生课堂发言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又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正是“以教师的善教之情激发了学生的乐学之趣。”3 教学时仅仅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中心研读式教学。教师仅仅抓住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展开研读和探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了个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基础知识,发展了智力,养成了乐学善思的好习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应为学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