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
姓名:沈娟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年级:2012级
学号:222012317011130
细胞癌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节之前,学习了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本节内容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在理解癌细胞是正常分化的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理解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时都存在困难。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足够直观的展现生活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必修1之中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章的内容安排为,先介绍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然后让学生了解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细胞的癌变。本节内容承接前三节,同时细胞癌变是社会热点,也是生物学科的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社会现状,注意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注意“教”与“学”联系。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教育”的教学理念。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落实课程标准
具体的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备注
①具体癌细胞的定义,区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
与第一章内容细胞的定义相结合
②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探讨
③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以肿瘤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癌细胞的定义
②癌细胞的特征
③说出致癌因子的种类有哪些
④说出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技能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对于一般癌症相关性问题的分析能力的提高、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防治癌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癌细胞的三大特征,致癌因子
难点:致癌机理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讲述】: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谁夺取了我们的生命?
【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一起看一张照片(奥黛丽·赫本)。这是谁呢?也许大家都知道,在1994年的时候,这位美丽的女演员因为癌症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演艺圈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赵丽蓉,马华等著名艺术家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癌症而离开了我们。
【解答】:那么,我想,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可以暂时定义为:癌症,夺取了我们的生命。
【讲述】:也许同学们都会有一些疑问:什么是癌症?癌细胞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预防癌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课程:细胞的癌变。
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思考与癌症相关的问题。
建立兴趣点,在生活中的现象和本节知识点中建立自然过渡。
学习熟悉癌细胞的定义
【讲述】: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究竟什么是癌细胞?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呀,我们从四个问题来入手。
【提问】:癌细胞的本来面貌是什么?
作用条件是什么?
作用结果是什么?
癌细胞的本质是什么?
【解答】:与正常细胞相对比,按照癌细胞发生的顺序逐一解决以上4个问题。
【讲述】:最后,按照四个问题的答案,梳理知识,得出癌细胞的定义
正常细胞————→恶性增殖细胞
回复正常细胞的特点,与癌细胞做对比。得出定义
通过问题,将较多知识点的癌细胞定义分解,从四个要点来强化此项知识。
癌细胞的特点
【讲述】:在讲述癌细胞的特点之前呢,首先来看一段小资料。
【演示】:①Hela细胞的资料(来源,历史)
②Hela细胞与正常细胞生长时间与分裂次数对比(表格)
③Hela细胞与正常细胞生命历程与去路对比(图示)
【提问】:经过以上资料,如果说正常细胞是有限增殖的,那么癌细胞呢?
【解答】:癌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
【讲述】:根据癌细胞的定义,请大家想象癌细胞的形态有何变化?
【演示】:四张细胞图片(神经细胞,血红细胞,癌细胞1,癌细胞2)
【提问】:结合我们第一章细胞的学习,请大家来辨认一下这些细胞是哪些类型的细胞呢?
感谢同学们的回答,那么大家觉得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相对比,癌细胞是否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呢?
【解答】:癌细胞是形态发生变化的“变态细胞”
【讲述】:也许大家都知道,癌症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癌症容易转移和扩散。
【提问】:癌症为什么容易转移扩散呢?
【演示】:山楂与冰糖葫芦的图片
【讲述】:大家觉得,山楂在做成冰糖葫芦之前和做成冰糖葫芦之后,哪一个比较粘牙呢?(之后)
其实,我们可以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比作是冰糖葫芦,大家想一下,其实我们的细胞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可以使细胞具备黏着性,乖乖的呆在身体内行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可是一旦细胞癌变,那么这层糖就会减少,于是癌细胞就会变得滑溜溜的,于是也就很容易在身体里扩散转移了。
【解答】:癌细胞是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的“扩散细胞”。
【总结】:应用顺口溜将癌细胞的三个特点进行总结:
正常细胞会变老,癌细胞却死不了
显微镜下看一看,形态变化真不小
为啥他会跑的快?糖蛋白减少不得了
与正常细胞进行对比,经过图片演示等方法熟悉癌细胞特点。
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现象入手。
癌症的发生
【讲述】:也许同学们都会想,既然癌症这么可怕?那么癌症是怎样发生的呢?又应该如何避免癌症呢?
【讲述】: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内外兼修”。
首先,给大家看一个小资料→内因(原癌基因)。
【提问】:是否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
【解答】:人人体内都有“沉睡”的原癌基因
【讲述】:有这样一句话,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原癌基因,外因呢,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作用条件,致癌因子
【提问】:那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致癌因子呢?
(讨论中。。。。。。)
【解答】:实例①:二战中的原子弹与皮肤癌
→ 物理致癌因子
实例②:吸烟有害健康
→ 化学致癌因子
实例③:科普知识(病毒致癌)
→ 生物致癌因子
【习题】:应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同学们对致癌因子的种类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内外兼修”方法讲述癌症的发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生活中的现象和致癌因子结合起来。
结束
【归纳】:本章主要学习了关于细胞癌变的三个内容。癌细胞的定义,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的发生。
回顾前边学过的知识。
建立整体框架。
作业及课后
【预习】: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预防癌症非常重要,请同学们下去自行了解如何预防癌症,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相关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见。
引发思考,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
留下下节课与本节课的衔接点。
八.板书设计(配合PPT)
3.3细胞的癌变
一.定义 三.发生
正常细胞——→恶性增殖细胞(本质) 内因:原癌基因
二.特点 外因:致癌因子
①不死 ①物理致癌因子
②变态 ②化学致癌因子
③扩散 ③生物致癌因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