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641958 上传时间:2025-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期中课外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制卷:张海英 审核:(一)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注】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援:执持,拿。衽:衣襟。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除:清除。戒:鉴戒。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饮酣酣:(2)释之释:(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是: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3.同为劝谏

2、君王,师旷是一种怎样的劝谏方式?请简要分析。(4分)(二)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威:息怒。谒告:请假。鹞:猛禽。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固:故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

3、句子的意思。(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三)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征求不已 惟

4、欲清净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分)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四)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

5、乱,内徒,或为寇钞。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宄(gu):坏人。钞:掠夺。1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

6、,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客谢之 谢: 监试者异之 异:窃为郡内忧之 窃: 以病去 去:4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六)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

7、、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每期会赋役( ) 事决乃退(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七)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

8、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八)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9、,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0、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第:只管。鬻:(y)卖。茔:(yng)墓地。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出选项字母)(2分)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3分)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分)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4分)(九)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

11、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名称:名声,名望。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2)乃把晖臂曰(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A以实奇 B晖以堪先达 C俱以假山显 D贻以金钗3用现代汉语写

12、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4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答案:13.(2分)(1)酣:尽兴(畅快)地喝酒。(2)释:放。14.(2分)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或: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得1分。)15.(4分)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2分)(意对即可)(三)(10分)2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

13、忘记国家大事)。24停止(1分);只(1分)25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分)26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7(2分)A(因为)8(2分)C9(4分)谢:道歉。异:认为奇特(奇异)。窃:私下。去:离职,离开。(每个1分)10(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和“为”)16.答案示例:适逢、正赶上 才评分:没空1分,共2分。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4、。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山东聊城)8.A 说明:本题2分。9.(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说明:本题2分。10.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3(2分)B(“遗”应解释为“馈赠”)4(6分) (1)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惮”的意思计1分) (2)(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辞色”的意思计1分)5(4分)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1分),为官清廉、为民作主(1分);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2分)。(语意相近即可)20(4分)(1)一向,平素 (2)握,持 (3)答复,回答 (4)感到奇怪21(3分)D22(3分)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3(3分)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