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锰矿磁选B0890
占地面积
(m2)
绿化面积
(m2)
总投资
(万元)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建设项目的由来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凡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审制度。受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有关工程资料,在现场调查、环境现状监测、预测计算分析等环节工作的基础上,按环评导则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 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建设的名称、性质、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性质:目
地理位置: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
2. 项目外环境关系
项目选址,项目所在地非基本农田,主要为荒地,………………………………………..项目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产品内容、规模及工程投资
项目主要工艺生产流程为高强磁选低品位锰矿,经磁选后的高品位锰矿外销,项目设计年生产量为7.5万吨高品位锰矿。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来自于锰矿运输、堆放过程中的扬尘,运输机械、加工机械的噪声。
3.2工作制度
项目全年240天营运,每天2班,每班工作8小时,夜间不生产。
3.3劳动定员
项目定员48人,其中包括管理技术人员。
3.4 经济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5 项目建设工期安排
建设项目计划定于从2010年03月至2010年05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整个建设周期为12个月。
3.6 拆迁安置
本项目建设在荒坡地带,属于新建开发项目,原地没有居民,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拆迁安置情况
4. 项目建设内容及主要产生的环境问题
4.1 建设规模、投资及项目组成
项目建设内容为:低品位锰矿石粗选生产线,包括颚式破碎机、对辊机、烘干机、振动筛、输送带和高强磁选机等主要生产设备。消耗锰矿石12.5万t/a,最终形成年产主产品锰矿粉7.5万t/a的生产规模。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00万元,其他资金300万元。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1。
表1-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 目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
体
工
程
厂房选矿生产线
主要放置磁选两套生产线,依次是颚式破碎机、传输带、对辊机、烘干机、振动筛、输送带、高强磁选机和精矿传输带
扬尘、噪声、、废水、弃渣
粉尘、噪声
辅助工程
原料
建1000m2的原料堆放场
粉尘
成品堆放场
建200 m2的成品堆放场
粉尘
尾料场
废渣场一个
粉尘
配电室
建30m2配电室,电表:380伏、3×60A,250A的空气开关,自动过流过压保护装置。
噪声
运输道路
厂区道路100m,场外运输道路200m
噪声、扬尘
公用工程
供水
取用山泉水以及当地地下水
/
公路
连接外部运输道路
交通噪声
办公及生活设施
办公室、接待室
总面积250㎡
固废、废水
厕所
建简易旱厕
环保工程
除尘器、风机
用于生产区域除尘
噪声
仓储及其他
原料、尾料场
建1000m2的原料堆放场
粉尘
成品堆放场
建200 m2的成品堆放场
注:项目实施地不设食堂、宿舍、澡堂。
5、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及动力供应
5.1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2。
表1-2 项目主要设备
序号号
设 备 名 称
型号
数量(台)
1
颚式破碎机
400mm×600mm
2
2
对辊机
400mm×600mm
2
3
传输带
50m
4
4
振动筛
2m×1m
2
5
烘干机
φ800m
2
6
进料仓
2.5m×03mm
2
7
高强磁选机
2.5m×2m
4
5.2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
5.1.1、主要原材料及化学成分
本项目的主要原料为当地的锰矿石,消耗量为12.75万t/a。项目不涉及原矿的开采,项目所用原料为…..公司提供,由于矿场在fujin.因此本项目原料充足,运输距离短,成本低。项目所用的锰矿石的化学成分见表1-3。
表1-3 项目锰矿石的化学成分
项目
Mn
Si
S
P
As
含量(%)
14-15
30-40
<0.15
0.2-0.3
<0.05
5.1.2、辅助原料及动力消耗
建设项目生产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项目所用电能来自当地电网,预计电能消耗量为80k.w.h/h。项目设简易旱厕,劳动定员48人,每人每天用水0.1m3/d,生活用水量为4.8m3/d,生活污水4.8m3/d均用于厂区周围绿化,不外排。项目所通讯由当地电网提供。建设项目用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见表1-4。
表1-4 项目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序号
物料名称
单位
用量
供应来源
1
锰矿石
万t/a
12.75
2
水
m3/d
4.8
3
电
Kw·h/h
80
5.3绿化
项目场区绿化面积200㎡,绿化率4.6% 。
三、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1. 国家行业产业发展的合理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二十六、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40: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矿开发及综合利用,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 选址合理性
…………………………………………..项目用地符合有关土地利用政策。且相关环境对本项目无明显环境限制,项目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环保处理措施以及距离衰减以后,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居住造成明显影响。因此,项目选址从环保角度而言合理可行。
3. 厂区布置合理性
项目建在………………………………,项目建设各功能区的建筑物应相对集中,整齐排列。依据场地地势高低排列建筑物,并充分考虑风向影响因素。由于项目所在地.主要风向为东北方向,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现实状况,将生产区域置于项目的下风向风向,而将办公区域不与生产区域置于同一风向上,且将生产出场区域置于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生产区域设置在远离环境影响敏感点的位置,且不和办公区域临近,生产噪声经距离衰减,对周围环境噪声敏感点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办公区域不会噪声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项目布局基本合理,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
四、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 国家行业发展和。。。。。。。。场状况需要
锰矿的选矿设备及工艺一直也较落后,加上近年来由于其它原材料没有同步上涨,使得锰的深加工产品出现高额利润,对国际锰矿石资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我国的锰矿石资源已不能够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锰矿价格已经成为决定锰系铁合金价格的关键因素,换言之,锰矿资源已经是决定锰系铁合金价格的关键因素,换言之,锰矿资源已经是决定锰系铁合金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磁选工艺,生产高品位锰矿,符合国家经济政策和锰系铁合金行业发展状况。
2。。。。。。。。经济的需要
的需要。
项目原有环境问题:
本项目建设所在地主要为空地,外环境简单,基本无原有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环保局出具的环评执行标准,设定了项目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方案,本建设项目借用。。。。。。。。。。。。。。。。。建设项目监测报告。
由于本建设项目和。。。。。。。。。。。。。。。。建设项目所在地临近,相聚约为500m,由于两个项目地理位置相近,外环境关系相似。之间没有明显的气候差异,在两个项目建设的时间间隔期间,当地没有进行大型的建设影响环境质量状况,也没有剧烈的地质变化情况,因此本项目借用。。。。。。。。。。。。。。。建设项目的监测报告数据可行。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依据。。。。。。。。。。。。。。。。环境保护局出具的执行标准,设定了项目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方案,并委托站对本建设项目现场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站于。。。。。对本建设项目评价区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地表水进行了监测。监测情况如下:
监测分析方法及方法来源
表3-1 环境空气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检出限(mg/m³)
TSP
重量法
GB/T6921-1986
0.001
SO2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262-1994
0.009
NO2
Saltzman法
GB/T15435-1995
0.007
表3-2 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使用仪器
环境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AWA6218B噪声统计分析仪
表3-3 地表水监测方案及方法来源
监测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使用仪器
检出限(mg/l)
PH
玻璃电极法
GB/T6920-1986
PHS-3D型酸度计
0.01
悬浮物
重量法
GB/11901-1989
真空抽滤器
4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法
GB/T11914-1989
50ml滴定管
-
氨氮
纳氏比色法
GB/T7479-1987
UV2000分光光度计
0.025
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T7488-1987
50ml滴定管
-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法
GB/T16488-1996
红外测油仪
0.1
一、环境空气质量
本次评价共布设1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
监测点位:1#点位于项目区内;
监测项目: SO2、NO2、TSP;
监测频率:SO2、NO2每天采测4次样品送检分析。SO2、NO2采样时间段为:07:00~08:00、11:00~12:00、15:00~16:00、19:00~20:00,每次采样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TSP采样在同一张滤膜上采样,每天、次至少保证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
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4。
表3-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Nm3)
时间
项目
监测点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监测值
(GB3095-1996)二级标准
SO2
1#
0.021
0.019
0.020
0.020
0.019~0.021
0.15
NO2
1#
0.015
0.016
0.018
0.018
0.015~0.018
0.12
TSP
1#
0.179
0.179
0.30
监测结果表明: SO2、NO2、TSP 等3项指标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浓度限值。监测结果表明场址所在区域主要为林地和农田,项目周围无污染企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较好。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河流为。。。。。。。。,为了解。。。。。。。。的水质质量状况,。。。。。。。。。。。。。。。。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11月29日对。。。。。。。。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情况如下:
监测断面:Ⅰ断面为项目所在地下游约100m;
监测项目:pH、CODcr、NH3-N、SS、BOD5、石油类;
监测结果见表3-5。
表3-5 水质监测结果
评价河段
项目
断面
pH
SS
CODcr
NH3-N
BOD5
石油类
。。。。。。。。
下游100m
8.23
29.0
2.1
0.325
1.0
未检出
(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
6-9
-
15
0.5
3.0
0.05
注:pH单位无量纲,其余单位为mg/L
监测结果表明:评价水体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域标准。
三、声学环境
本次评价共布设4个声学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9月7日对。。。。。。。。。。。。。。。。建设项目评价区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布点情况如下:噪声监测点位厂界附近布设了4个,每区的厂界东面布1#点,厂界南面布2#点,厂界西面布3#点,厂界北面布4#点,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见附图3。噪声监测结果见表3-6。
表3-6 厂址周围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时间
地点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厂界
1#
44.7
40.4
2#
45.9
41.3
3#
46.5
41.8
4#
45.2
40.6
(GB3096-2008) 2类标准
60
50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址周边昼、夜间噪声测定值均低于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适用区限值,表明当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本项目生态环境状况
项目选址。。。。。。。。。。。。。。。。。。。。。。。。。。。项目所在地非基本农田,主要为荒地,项目建设不改变土地原有性质。该区域为典型的农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良好。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意识的加强和对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在加强污染控制、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同时,将继续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总占地6.5亩,位于。。。。。。。。。。。。。。。。。。。。。。。。乡。。。。。。。。村,根据本项目外环境特征和排放污染物的特点,由此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属于锰矿干式磁选项目,由于生产工艺中不涉及用水工艺流程,故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本次评价的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水质。
环境保护级别:当地地表水水质和水体功能不因项目的实施而发生变化,即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标准。Ⅱ类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2、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属于锰矿干式磁选项目,项目涉及的大气污染主要为项目营运期扬尘,因此本次评价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本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保护级别: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环境空气质量,即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声学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评价的声学环境重点保护目标确定为:项目厂界外50米内范围的声学环境质量;不因为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变化。
环境保护级别:项目周围居民敏感点环境噪声质量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域标准限值要求,做到噪声不扰民。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位于。。。。。。。。。。。。。。。。。。。。。。。。。。。。。。。。村,项目所在地非基本农田,主要为荒坡,项目建设不改变土地原有性质。项目所在地不是天然林,无珍稀植被和古、大、奇树木。区域内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无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区域内植被主要为人工景观植被。本次评价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本项目周边的生态环境。确保项目所在地山体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项目区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发生较大变化。建设项目生态现状请见图3-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7。
图 3-1 建设项目所在地生态现状
表3-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方位
厂界距离
厂房距离
保护项目
功能区类别
保护时期
。。。。。。。。
东北
20-30m
50-60m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
营运期
附近居民
南
80m
110m
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
营运期
附近居民
南
80m
110m
扬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
营运期
评价执行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根据。。。。。。。。。。。。。。。。环境保护局文件号关于。。。。。。。。。。。。。。。。。。。。。。。。锰矿磁选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本项评价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项目
SO2 (mg/m3)
NO2(mg/m3)
PM10 (mg/m3)
1小时平均
0.5
0.24
/
日平均
0.15
0.12
0.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Ⅱ类水域标准
pH
CODcr mg/L
BOD5 mg/L
NH3-N mg/L
6~9
15
3
0.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环境噪声标准dB(A)
昼间
60
夜间
5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单位(mg/L)
项目
CODcr
BOD5
SS
标准值
60
20
2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
颗粒物
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
非甲烷总烃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50
420
700
120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5.0
0 .15
0.5
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单位dB(A)
环境噪声标准
昼间
60
夜间
50
《表4-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施工阶段
土石方
打桩
结构
装修
噪声限值
Leq[dB(A)]
昼 间
75
85
70
65
夜 间
55
禁止施工
55
55
总
量
控
制
标
准
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工艺流程简述
一、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施工期工艺流程
施工期主要包括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办公楼及配套公用辅助工程建设,场区内外道路建设。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土石方阶段→基础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使用。在此过程中,工程施工将对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本项目基本施工流程产污环节见图5-1
基础工程
旱厕
建筑固废
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
投入使用
工程验收
设备安装
装饰工程
主体工程
扬尘、废气
噪 声
沉淀
规定地点堆放
循环使用
大气环境
环境噪声
农灌
图5-1 工程建设施工产污环节及治理措施
2、项目产污情况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在施工阶段主要产生污染物为噪声、施工用水、建筑垃圾、生活固废等环境污染源。
二、项目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项目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先将锰矿石由颚式破碎机破碎后,再将破碎后的锰矿石送入对辊机加工,将加工到一定粒径的锰矿经提升输送装置运送到烘干机,把剩余水分烘干,使用振动筛进行粒径的选择,将符合要求的锰矿石使用输送带传送至料仓,从料仓进入高强磁选机进行磁选,将成品高品位锰矿使用输送带运输至指定地点放置,等待出售。其生产流程及产污流程见图5-2。
颚式破碎
扬尘、机械废气、机械噪声
对辊机加工
输送带传输
烘干机烘干
不合格物料
振动筛筛分
输送带传输
磁选机磁选
图5-2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产生流程示意图
2、项目产污环节分析
2.1、颚式破碎机破碎环节
本项目使用PE400X600颚式破碎机进行原矿石粒径处理, 破碎机相关规格如下所示:
表5-1 颚式破碎机规格
型号
进料口尺寸(mm×mm)
最大进料边长(mm)
排料口调整范围(mm)
处理能力(t/h)
偏心轴转速(r/min)
电机功率(kw)
PE400×600
400×600
340
40-100
15-60
275
30
该破碎机以电动机为动力,工作方式为曲动挤压型,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驱动皮带和皮带轮,通过偏心轴使动颚上下运动,当动颚上升时肘板与动颚间夹角变大,从而推动动颚板向固定颚板接近,与其同时物料被压碎或劈碎,达到破碎的目的;当动颚下行时,肘板与动颚夹角变小,动颚板在拉杆,弹簧的作用下,离开固定颚板,此时已破碎物料从破碎腔下口排出。随着电动机连续转动而破碎机动颚作周期运动压碎和排泄物料,实现批量生产。
破碎生产环节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和扬尘,由于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因此破碎生产环节噪声声级可以控制在90dB(A)一下,另外主要污染物扬尘相对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原矿具有一定的湿度,因此在破碎加工环节的粉尘产生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不会对造成较大的影响。
2.2、对辊机加工环节
对辊破碎机是常用的辊式破碎机,破碎机构是一对互相平行水平安装在机架上的圆柱型辊子。前辊和后辊工作相向旋转,物料加入到喂料箱内,落在转辊的上面,物料在辊子表面磨擦力的作用下,被扯进转辊之间,受到辊子的挤压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备被转辊推出,向下卸落。因此,破碎是连续操作的具有强制卸料的作用,粉碎粘湿的物料也不致堵塞.对辊机主要用于对原料粒径进行精加工,出料粒径设置范围可调,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调节,本项目选用2PG-610X400型对辊机,对辊机相关规格如下所示:
表5-2 对辊机规格
规 格 型号
给料粒度(mm)
出料粒度(mm)
产量(t/h)
电机功率(kw)
机重(kg)
2PG-610X400
≤40
1--20
13-35
30
4500
对辊机加工环节,主要环境影响为机械噪声和扬尘,由于对辊机加工处于半封闭状态,因此扬尘较少,主要扬尘主要在进料口和出料口。此生产环节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影响,使用电机作为动力可以降低噪声声级。
2.3、振动筛加工环节
振动筛筛分环节主要是对初步加工的矿物进行粒径选择,将符合粒径要求的矿物选择进入下一生产环境,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矿物重新进入对辊环节进行再次粒径加工。因此本生产环节主要环境影响为加工扬尘。
2.4、磁选加工环节
磁选加工主要原理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原矿送入上料斗,经过振动电机振动布料,出料口的大小可通过手轮来精确调整给料量的大小。磁辊通过调速电机拖动,转速的快慢通过调速表来进行调节,可控制磁选机的产量和精矿品位。矿粒经输送带被送入上磁辊分选,由于锰矿粒有磁性,立即被强磁场吸附在磁辊上,而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长石,粘土类矿物等)由于没有磁性,磁辊的强磁对它不产生吸力,随着磁辊的转动,锰矿粒一直被吸在磁辊上,而脉石粒在磁辊转到前端位置时被抛出掉在隔矿板的前面(通过改变隔矿板角度的大小可调整精矿的品位),锰矿粒继续被磁辊带到脱磁区时自动掉入一选集矿斗收集为精矿成品。由于上磁辊掉下的脉石中还夹带有一些磁性更弱的锰矿粒,它们将进入下磁辊继续进行磁选,磁选后的成品锰矿粒进入二选集矿斗收集为成品,被抛出的脉石经尾矿口排出,至此磁选工序结束。
由于锰原矿中的脉石被抛弃,所以使锰矿的品位得到提高,项目所使用原矿的品位约为14%~15%,经过磁选工艺以后,选出精矿的品位约为21%~23%,磁选剩余的尾料含锰成分小于5%。
2.5、其他生产流程
在锰矿磁选过程中,各生产环节之间需要物料的连接,因此还需要使用传送装置输送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矿物可能受潮,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因此还需要使用烘干装置进行烘干,烘干使用能源为电力,主要环境影响为扬尘。
3、水量平衡分析
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等,由于本项目所采用生产工艺为干式磁选工艺,因此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基本无生产用水,生产过程中只因为设备定期维护的设备清洗水,但水量很小,可以纳入生活用水处理范围,因此本项目主要用水来自于职工生活用水,所产生废水也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
由于本生产项目在厂区不设宿舍和食堂,因此项目营运期生活污水主要来自职工清洁洗涤水、厕所冲洗水,生活用水量按每0.1m3/d计算。48人总计约4.8m3/d,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排污系数0.85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4.0m3/d。即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4.0m3/d。
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表》规定,公共设施管理业用水定额标准中绿化用水标准为2.5L/m2·d计,但是介于本项目所处地为农村生态区域环境,故本项目绿化用水率按2L/m2·d计算。项目绿化面积200平方米,经计算,项目产生污水经处理后,有0.4m³可回用于厂区公共绿化,据此可作出水平衡。
本项目水平衡图请见图5-3.
排污系数0.85
绿化用水0.4㎡方米
4.0㎡
农灌
旱厕处理3.6
生活用水4.8l/d
供水
图5-3 本项目水量平衡图(单位:m3/d)
4、物料平衡分析
该项目年处理低品位锰矿12.75万吨,将低品位锰矿石经颚式破碎机破碎,进行初步粒径处理,然后经对辊机进行粒径精细处理,变为一定粒径细粉末的锰矿石,再经过磁选变为成品高品位锰矿粉(7.5万t)。项目所使用品位约为14%~15%的低品位原矿,经过磁选工艺,选出的精矿品位约为21%~23%;尾矿中锰矿含量低于5%,项目生产过程中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尾矿产生量约为5.2万t,据此可做出物料平衡。
本项目物料平衡情况详见图5-4。
成品7.5万
粉尘量约为0.7
原矿11万
磁选
颚式破碎
筛分
对辊破碎
尾矿约5.2万
图5-4 项目物料平衡图(单位:t/a)
三、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
1. 施工期污染工序
1.1 基础工程施工
包括土方(挖方、填方)、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基础工程挖方全部用于回填,在施工阶段会不会有弃土产生;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运行时将产生噪声,同时产生扬尘。
1.2 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
将产生混凝土振捣棒、卷扬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在挖土、堆场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环境问题。
1.3 装饰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以及设备安装时,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
从上述污染工序说明可知,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扬尘、施工弃土、施工噪声、施工民工生活污水和施工生活垃圾。这些污染几乎发生于整个施工过程,但这些污染物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
2.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施工场地地势较高,地处农村环境。施工期除产生少量的废物需外运至指定地点,噪声、扬尘会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污染影响,但影响持续时间短、强度低。以下主要从基础开挖工序开始对施工期污染进行分析。
2.1大气污染
2.1.1 施工期扬尘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施工扬尘起尘量与许多因素有关。起尘量主要包括两类:挖掘机开挖起尘量和施工渣土堆场起尘量,均属无组织排放,源强不易确定,产尘点多,对局部区域影响较大,主要是通过管理来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扬尘的排放量。
施工扬尘污染物是造成大气中TSP浓度值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扬尘来源主要有:
·场地“三通一平”施工。
·基础施工、土石方挖掘及弃土运输时产生的扬尘。
·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钢材及少量的沙、石、水泥等)运输进场装、卸及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
·现场混凝土搅拌过程产生的扬尘。
各工序产生的扬尘,具有量多、点多、面广的特点,为项目施工期的主
要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施工扬尘按照建设部(2001)565号文《关于有效控制城。。。。。。。。扬尘污染的通知》要求,防止扬尘污染,减轻施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1.2 废气
施工阶段,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原材料、施工设备及器材、建筑垃圾等,排出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HC、CO、NOx等。合理选用施工设备,可有效降低机械、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2.2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运输车辆以及工程车辆等,其中大型的工程车辆以及设备施工机械为主要的噪声来源。施工机械噪声主要是不同作业的机械噪声和振动。打桩作业是采用压桩机;会产生振动和机械轰鸣噪声;浇铸水泥作业有新拆模打击木板和钢铁的电锯,水泥搅拌,捣振等,还有水泵的使用;装修作业中割锯作业,会产生明显的施工噪声,据类比调查,施工时各种机械的近场声级可达80-104dB(A),见表5-3。
表5-3 施工机械噪声强度
设备名称
近场声级(dB(A))
压桩机
85-95
切割机
90-95
搅拌机、振捣棒
90-95
材料运输汽车
60-70
水泵
60-65
空压机
85-90
2.3 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主要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产用水和生活废水,介于项目所在区域河流。。。。。。。。为二类水域,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严禁设置排污口,所有产生污水应由项目建设自己消纳,且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严格禁止弃渣下河污染环境。
2.3.1生产废水
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的冲刷、楼地及墙面的冲洗、构件与建筑材料的保潮、墙体的浸润、材料的洗刷以及桩基础施工中排出的泥浆等。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石油类。对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2.3.2施工期生活污水
根据工期安排,施工人员分批入驻工地,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30人。由于不在施工现场设住宿、食堂等生活设施,故施工期生活废水主要是粪便污水,因采取旱厕收集方式,不设水冲式厕所。工地生活用水按0.1m3/人·d计,用水量为3m3/d;排放系数以0.8计,排放量约为2.4m3/d。旱厕定时清运用作农肥,不外排。
环评要求:施工期的生产废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用作农肥;均不得外排至。。。。。。。。。
2.4固体废物
施工期会产生弃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基础工程挖土方量与回填土方量工程弃土在场内周转,就地平衡、用于绿地和道路等建设,无外运弃土。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石、石块、碎砖瓦、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施工高峰期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30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产生量约为15kg/d,统一运至收集清运至垃圾处理站处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对建筑弃渣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处理处置,严禁弃渣下河影响。。。。。。。。的水环境质量。
2.5生态影响和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区域当前生态状况为山坡和林地,少部分为耕作坡地。工程实施后,改变了这些土地的原有功能,地表原有的树木、野草和农作物将全部消失,使当地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地表植被消失后,造成场地附近土质结构松散,直接影响主要是水土流失,其危害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施工期损坏土地表面的面积越位4000㎡,可能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施工时应采取修建挡土墙、排水沟、覆盖塑料布等措施,并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弃土及时清运处置,做到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二、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项目生产工艺主要有颚式破碎、对辊破碎、筛分、磁选等,其主要污染工序如下:
1、大气污染物
1.1 生产环节
由于本项目采用干式磁选工艺,因此本项目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是粉尘,粉尘产生主要集中在颚式破碎机工段和对辊破碎以及筛分过程,在而是破碎阶段,由于颚式破碎机的密封性能有限,是工艺流程中较大的扬尘产生环节;对辊机密封性能比颚式破碎机要好,扬尘产生量相对颚式破碎机要小;筛分环节是扬尘产生的主要生产环节,但是在筛分环节做好密封飞情况下,扬尘量较小;磁选环节由于高品位锰矿于废弃矿渣的分离,具有相对运动,因此磁选环节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有烘干和输送等生产环节,这些生产过程中,在遇到流动气流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
1.2堆场粉尘
在成品和尾矿堆放场地,当地表风速较大时,会产生二次扬尘。
2、噪 声
噪声为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噪声源主要来自颚式破碎机、对辊机、振动筛和磁选机等生产设备。本项目最大噪声源为颚式破碎机,噪声值在85~90Db(A)之间,其他设备均为低噪声设备,噪声值控制在70~80dB(A)之间。
3、废 水
本项目属于锰矿干式磁选项目,由于生产工艺中不涉及用水工艺流程,故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据调查,项目主要生产经营情况及工作制度为:全年240天营运,夜间不生产。项目定员48人,其中包括管理技术人员。生活污水来自职工清洁洗涤水、厕所冲洗水,生活用水量按每0.1m3/d计算。48人总计约4.8m3/d,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排污系数0.85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m3/d。即项目产生的污水量为4.0m3/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等。
表5-4 生活污水处理前水质情况
废水性质
SS
CODcr
BOD5
NH3-N
处理前
浓度(mg/l)
250
400
250
35
4、固体废弃物
根据本项目工艺特点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原料经分选后,尾矿产生量约为5.2万t/a,本项目产生的尾矿主要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含危险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成分,且可以作为水泥、烧砖等建筑材料的原料。
另外,工作人员产生少量生活垃圾。由于项目不设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故生活垃圾产生量小,约9t/a。
项目所在区域有自然河流。。。。。。。。,在项目营运期间,应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严禁任何生活垃圾或生产弃渣下河,同时对于原料和尾矿的堆放场要做好水土保护和防止雨水冲刷的措施,防止雨水汇集,将弃渣冲刷下河,影响。。。。。。。。水质。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气污
染物
破碎、筛分
粉尘
800mg/Nm3:37t/a
15 mg/Nm3粉尘:0.7t/a
料场
扬尘
/
不外排环境
机械废气
CO、NOX
/
/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BOD5
CODCr
NH3-N
产生量:4.0m3/d
产生量:4.0m3/d
CODCr:400mg/m3
CODCr:400mg/m3
BOD5:250mg/m3
BOD5:250mg/m3
NH3-N: 35mg/m3
NH3-N: 35mg/m3
固体废物
生产固废
尾矿
5.2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