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639837 上传时间:2025-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创境激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新的课程标准和我校开展的“335”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设计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这次课改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创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情境”创设的质量高低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探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情境的原则,重点结合教材内容探讨了趣味型问题情境、应用型问题情境、

2、活动应用型问题情境、探究型问题情境、学科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等一些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案例。同时,对情境创设更好的实施做了一些积极思考与粗浅的探索。一、创境激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目的和作用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动感情; 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数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产生惊异和欣喜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

3、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二、创境激趣的实施策略1、利用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和引用这些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案例一:例如讲随机事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

4、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另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各种问题时,可以即兴地设计用两个骰子撒出点数,用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来确定哪一小组回答问题,学生感觉很新鲜,又觉得很公平,体现事件的随机性。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这节课的情境创设随着情境慢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又创设情境,并不失时机的渗透强化随机概念,可谓边学边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

5、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2、利用数学与生活联系来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教师可引导学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现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例如:金融问题:储蓄的学问、怎样存钱本息多、买保险和存款哪一个更合算。消费购物:打折问题、打折与返券促销方式的比较。电信、网络:全球通与神州行哪个合算、上网包月卡与储值卡的比较。交通:出租车计价问题、怎样出行省时省钱。最佳方案问题:花坛设计,房屋的布局和装修,旅游租车、购票。其他问题:火柴盒的包装问题、200米赛跑起点的设置、为什么蜜蜂会

6、选择“正六边形”作为它们储藏蜂蜜的仓库截面的基本形状?等等;如果教师能够引用这些例子,使学生体会到这些问题只有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说明数学应用之广泛,感受到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数学,那么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活动应用型问题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临界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以此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7、。案例二:在学生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时,可以为学生们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情境:已知ABC,再画一个DEF,使AB=DE,AC=DF,BC=EF。.然后把DEF剪下来,看能不能与ABC完全重合。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全等判定一。 4、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创设悬念、探究型问题情境案例三:在学生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课本上举例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学贵有疑”,适当的悬念,巧布某种“卡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

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广泛学习、比较的基础上观察、试验、猜测、估计,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反驳、勇于否定的精神。5、利用教与学动态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师生互动,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探究过程,共同分享动态生成的结果,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案例四:在

9、平移教学中,可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师问:我校一矩形草地中间有一笔直的小路(如图1),为了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现计划修改为弯曲的小路(如图2)问题:这两条小路宽度都为1,哪条小路长? 哪条小路面积大?生1:曲线长。第2条小路面积大,因为曲线比直线长,而它们的宽度都为1,所以第2条小路面积大。师问:其它同学还有没有其它的观点? 生2:我认为两条小路面积一样大。 生3:我认为第二条小路面积大。 (很快同学们分成了两大阵营,说明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认知冲突)。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生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众所周知,曲线比直线长,而它们的宽度相同,所以第2

10、条小路面积大。师: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赞同他的观点吗?反思:可以看到这个情境的创设确实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在两种结论间徘徊,最后在同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下得到了结论。6、利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案例五:如在教多姿多彩的图形时,可先让学生欣赏画面和诗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在古诗的诵念中学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有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7、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表明,我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

11、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方式,就能接受65% 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情境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案例六: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同时配上音乐两只蝴蝶。随着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引导学

12、生探究轴对称定义及性质。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其他的实例.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同学们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发现了轴对称的一些基本性质,从而实现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又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境激趣的探索与实践的几点思考第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为教学目标服务,要同问题紧密结合,教学情境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偏离了教学目标,情境的创

13、设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第二、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引起思维困惑,激起疑问形成。激疑为先,讨论在后,点拨思路在最后,激疑一定不要忙着解惑,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情感,这是教学把握的关键。第三、目标实施要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情境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和谐性、实效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充分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要多给予鼓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去领会,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2010年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