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随机事件的概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
2.会求实际问题中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并能通过概率判断游戏是否公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游戏是否公平的过程,体会游戏是否公平的本质特征,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是数学现象.
3.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列举法求概率.
【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P66~69.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入一: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事件A的频率?
2.什么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并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导入二:
思考: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6的概率是多大?若点数分别是4,5呢?
2.从分别写有数字1,2,3,4,5的五张纸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你能求出“抽到偶数”“抽到奇数”这两个事件的概率吗?
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5,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其标号大于2的概率是多少?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答案,小组代表展示后,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回忆频率和概率的有关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求常见掷骰子、抽卡片及摸球事件中的概率,自然地构建新知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新知构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概率的有关概念,并能够求等可能简单事件的概率.这节课我们进一步通过求概率,看看游戏是否公平.
一起探究一
(课件展示)
小明和小亮做掷硬币游戏.
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投掷两次.如果都是正面朝上,那么小明胜;如果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那么小亮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思路一
(课件展示)
甲同学的观点:
掷两次硬币,有三种可能结果:“两次都是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两次都是反面朝上”.这三个事件的概率相等,都是.游戏是公平的.
乙同学的观点:
我做过掷两次硬币的试验,在100次重复试验中,“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的频率明显比“两次都是正面朝上”的频率大.我认为游戏不公平.
大家谈谈:
1.甲、乙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你同意谁的观点?
2.怎样才算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小组代表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归纳结论.
结论:
在机会游戏中,对于两个事件A和B,如果规定A发生,甲胜,B发生,乙胜,那么当事件A和B的概率相等时,游戏是公平的.否则,就不公平.
思路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掷两次硬币,有几种等可能的结果?你能列举出来吗?
2.你能分别求出“两次都是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的概率吗?
3.如果问题2中的两个事件的概率相等,那么该游戏是否公平?
4.某同学说:我做过掷两次硬币的试验,在100次重复试验中,“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的频率明显比“两次都是正面朝上”的频率大.我认为游戏不公平.你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5.你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师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学生质疑,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归纳结论.
结论:
在机会游戏中,对于两个事件A和B,如果规定A发生,甲胜,B发生,乙胜,那么当事件A和B的概率相等时,游戏是公平的.否则,就不公平.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得到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不是看各方获胜的次数,而是通过计算各方的概率是否相等进行判断.在解决学生感兴趣的情景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
一起探究二
(课件展示)
如图所示,掷两次硬币.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用树形图的形式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并说明这些结果是等可能的,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展示)
(1)有几种等可能的结果?
(2)P(两次正面朝上)= ;
P(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 ;
P(两次反面朝上)= ;
(3)对于小明和小亮所做的掷硬币游戏,如果游戏不公平,怎样修改游戏规则,可使其成为一个公平的游戏?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对如何修改游戏规则,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即可,教师对学生的展示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举事件的结果,为后边学习树形图求事件的概率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熟练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和步骤,并进一步理解游戏是否公平的判断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一做
(课件展示)
甲、乙两个盒子中各装有三张分别标记1,2,3的卡片,分别从甲、乙两个盒子中随机抽取一张,记录上面的数,并用(m,n)表示“甲盒中抽取的卡片上的数为m,乙盒中抽取的卡片上的数为n”这一结果.
(1)这样的“数对”共有多少种可能结果?
(2)将所有这样的“数对”的可能结果及对应的两数之和填入下表:
可能结果
两数的和
(3)P(两数之和为奇数)= ,P(两数之和为偶数)= .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小组代表展示结果,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做一做,进一步巩固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例题讲解
(课件展示)
(教材第67页例2) 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后共有52张,充分洗匀后从中任意抽取1张牌.
(1)抽到红心牌的概率是多大?
(2)抽到A牌的概率是多大?
(3)抽到红色牌的概率是多大?
教师引导分析:
1.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共有多少等可能的结果?
2.52张扑克牌中红心牌有多少张、A有几张、红色牌有多少张?
3.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红心的等可能的结果有几种?抽到A.抽到红色牌呢?
4.你能根据概率的定义分别求出以上事件的概率吗?
【师生活动】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完成,小组内合作交流答案,小组代表展示,教师点评.
(板书)
解:从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牌,共有5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到红心牌的结果有13种,抽到A牌的结果有4种,抽到红色牌(红心牌13张、方块牌13张)的结果有26种.所以:
P(抽到红心牌)==,
P(抽到A牌)==,
P(抽到红色牌)==.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进一步理解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意义,熟练应用概率的定义求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 1.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般规律,同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与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
2.在机会游戏中,判断游戏对甲、乙两人是否公平,即分别求出甲、乙两人获胜事件的概率,若两个事件的概率相等,则游戏公平,若两个事件的概率不相等,则游戏不公平.
3、课堂小结
1.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步骤.
2.如何利用概率判断游戏是否公平.
4、检测反馈
1.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买1张这种彩票一定不会中奖
B.买1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C.买100张这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D.买这种彩票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解析:中奖机会是1%,就是说中奖的概率是1%,机会较小,但也有可能发生.故选D.
2.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
A. B. C. D.
解析:∵共5球在袋中,其中3个红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故选C.
3.写有“中国”“美国”“英国”“韩国”的四张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卡片所对应的国家在亚洲的概率是 .
解析:∵有“中国”“美国”“英国”“韩国”的四张卡片,卡片所对应的国家为亚洲的有“中国”“韩国”,∴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卡片所对应的国家为亚洲的概率是=.故填.
4.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环保志愿者,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抽取1名,恰好是甲;
(2)抽取2名,甲在其中.
解:(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环保志愿者,
∴抽取1名,恰好是甲的概率为.
(2)∵抽取2名,可得:甲乙,甲丙,乙丙,共3种等可能的结果,甲在其中的有2种情况,
∴抽取2名,甲在其中的概率为.
5.小明和小华要下棋,在决定谁先下的时候,两人起了争执,都想自己先下,笑笑想了一个游戏规则:掷骰子,大于3小明先行,小于3小华先行,若恰好是3,两人不输不赢,你认为笑笑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解:掷骰子的共有6种可能结果:1,2,3,4,5,6.
大于3的有三种可能:4,5,6.小于3的有两种可能:1,2.
所以小明先行的概率为=,小华先行的概率为=,
因为≠,所以笑笑制订的游戏规则不公平.
5、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起探究一
一起探究二
做一做
例题讲解
6、布置作业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68页习题A组的1,2,3,4题.
【选做题】
教材第69页习题B组的1,2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已知抛一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连续抛一枚均匀硬币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
B.连续抛一枚均匀硬币10次都可能正面朝上
C.大量反复抛一枚均匀硬币,平均每100次出现正面朝上50次
D.通过抛一枚均匀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
2.小芳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各面分别标有1,2,3,4,5,6)连续抛了两次,朝上的数字都是“6”,则她第三次抛掷,数字“6”朝上的概率为 ( )
A. B. C.1 D.无法确定
3.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5,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其标号大于2的概率为 ( )
A. B. C. D.
4.小刚掷一枚均匀硬币,结果是一连9次都掷出正面朝上,则他第10次掷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
A.0 B.1 C. D.不确定
5.四张质地、大小、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上,正面分别画有圆、矩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四个图案.现把它们的正面向下随机摆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则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 )
A. B. C. D.1
6.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到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则黄球的个数为 ( )
A.2 B.4 C.12 D.16
7.端午节前,妈妈去超市买了大小、质量及包装均相同的粽子8个,其中火腿粽子5个,豆沙粽子3个,若小明从中任取1个,是火腿粽子的概率是 .
8.有4条线段,长度分别为3 cm,4 cm,5 cm,6 cm,从中任取3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
9.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0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5个黄球,8个黑球,7个红球.
(1)求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
(2)现从袋中取出若干个黑球,搅匀后,使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求从袋中取出黑球的个数.
10.在只有一张足球门票的情况下,两位球迷为决定谁去,进行了下面的游戏: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同时抛出,若出现一正一反,则甲胜;若出现同正或同反,则乙胜.这样的游戏对甲、乙二人是否公平?
【能力提升】
11.一儿童行走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当他随意停下时,最终停在地板上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
A. B. C. D.
12.某公司对一批某一品牌的衬衣的质量抽检结果如下表:
抽查件数
50
100
200
300
400
500
次品件数
0
4
16
19
24
30
(1)从这批衬衣中任抽1件是次品的概率约为多少?
(2)如果销售这批衬衣600件,那么至少需要准备多少件正品衬衣供买到次品的顾客调换?
【拓展探究】
13.如图所示的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8个相同的图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图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图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针指向红色;
(2)指针指向黄色或绿色.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连续抛一均匀硬币2次,有可能两次都正面朝上,也可能都反面朝上,故选项A错误;连续抛一均匀硬币次都正面朝上,是一个随机事件,10次都可能正面朝上有可能发生,故选项B正确;大量反复抛一均匀硬币,平均100次出现正面朝上50次,也有可能发生,故选项C正确;通过抛一均匀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概率均为,故选项D正确.)
2.A(解析:根据题意,每个面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所以第三次抛掷,朝上数字是“6”的概率是.)
3.C(解析: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共有5种等可能的结果,而标号大于2的有3,4,5,共3种结果,所以所求概率为.)
4.C(解析: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与投掷次数无关.)
5.B(解析:四种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2种,故P(中心对称图形)=.)
6.B(解析:设有x个黄球,故P(抽到白球)==,故x=4.)
7.(解析:∵共有8个粽子,火腿粽子有5个,∴从中任取1个,是火腿粽子的概率是.)
8.(解析:4条线段中任取3条线段,共有3,4,5;3,4,6;4,5,6;3,5,6四种情况,其中3,4,5一组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所求概率为.)
9.解:(1)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2)设从袋中取出x个黑球,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2,所以从袋中取出2个黑球.
10.解:这样的游戏对甲、乙二人公平.理由如下: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同时抛出,可能的情况为: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出现同正或同反的概率是.∴这样的游戏对甲、乙二人公平.
11.A(解析:观察这个图可知:黑色区域(3块)的面积占总面积(9块)的,故其概率为.)
12.解:(1)=0.06,即从这批衬衣中抽1件是次品的概率约为0.06.
(2)600×0.06=36(件),即至少需要准备36件正品衬衣供买到次品的顾客调换.
13.解:按颜色把8个扇形分为红1、红2、绿1、绿2、绿3、黄1、黄2、黄3.所有可能结果的总数为8.(1)指针指向红色的结果有2种,∴P(指向红色)==. (2)指针指向黄色或绿色的结果有3+3=6(种),∴P(指向黄色或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